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武道三国 » 第二百六十九章 立法院和科举

第二百六十九章 立法院和科举

    “你们,是想保住那刘氏血脉还是想让大汉永远昌盛?”

    大厅再次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被他的话,惊住了。

    实在是这话,太过大逆不道,甚至有几个忠皇派,甚至露出了狰狞的眼神。

    张鲁毫不在意:“这个问题,待会回答,现在我想先为大家介绍一些,小知识。”

    拍了拍手,向门外喊道:“表哥,请将我准备的地图拿来吧。”

    “是!”

    一个巨大的木板被张范兄弟架了进来。

    吸引住了所有人的目光。

    杨赐凝眉,看到了那一处写着中国名称的小块,眼中闪过一丝惊奇,以及不敢相信,咽了咽口水:“鲁侄,这是什么?”

    张鲁结果指挥棒,点头笑道,印证了他心中的那恐怖想法:“这便是世界地图。”

    这时,随着张鲁的指点,所有人都下意识的看到了那处写着中国的地方。

    和大汉地图却有几分神似。

    难道,他泱泱大国,只有……

    这么一点?

    没错,张鲁看到了他们那惊骇的眼神,心中暗笑,指着那处地方:“这便是大汉领土。”

    在座大华,纷纷不敢置信:“怎么可能?”

    张鲁微微皱眉:“在我讲时,请不要喧哗,你不知道,只能说你无知,但,我告诉你,你还不去听,便是夜郎自大,朽木不可雕也。”

    那几个惊呼的人,顿时脸色难看,不在言语。

    张鲁也不在乎得罪那几个人,摇头一笑,指向大汉领土上方并不比大汉小多少的国土:“这便是鲜卑各部,而我们引以为敌的,南匈奴,嗯,就是这么打点。”

    众人讶然,相比鲜卑各部,这南匈奴只有十分之一大小而已。

    但已经是大汉心腹大患。

    张鲁笑道:“我赞成大汉统一复兴的原因,便是,如果大汉战乱,必定如战国一般,十不存一,五千万大汉子民,到时最多不超千万,面对虎视眈眈的鲜卑各族,可想而知。这点,我并不是吓唬你们,接下来我将派出斥候主要侦探各部,你们家族有兴趣的可以派人加入进来。”

    看张鲁说的如此确凿,众人不由皱眉。

    但是,身为大汉子民,对于那边荒蛮民还是心存蔑视。

    这不足以为怪,毕竟炎黄子孙的这点傲骨还是有的。

    张鲁想了想,是有必要介绍他们的战力,揉了揉下巴:“各位大人,觉得我天刀卫实力如何?介绍下我部实力,具是二流巅峰势力,马下军师百里挑一好马。”

    各族情报自然知道张鲁凭借三百天刀卫在徐州战场的闯出来的威名。

    皇甫嵩凝神看来:“当属大汉一流强军。”

    张鲁耸了耸肩膀,笑道:“多谢夸奖,我想说的是,鲜卑族足有十万二**锐骑士,胯下之骑并不比我天刀卫坐骑要差。”

    众人脸色终于大变。

    竟然有如此实力。

    张鲁说的还不过瘾,再添一把火:“而且鲜卑各族全民皆兵,人人都是骑士。”

    皇甫嵩拍桌而起,惊骇道:“鲁侄此话当真?”

    作为东汉顶级战将,自然知道如此大敌,对于大汉来说是多么危险。

    张鲁点头笑道:“自然当真,千真万确。不过嘛,那面地处寒冷,蛮性未灭,加起来,也不足千万人口,年龄上满足可战之士,理应不会超过三百万。”

    众人不由舒心的时候,张鲁笑道:“众人可是因为,我大汉千万人口对于这百万还不是轻而易举,但是请各位别忘了,照大汉如此局势下去,乱局以出,如果真是进入战乱,战士大量损失,我敢保证,不出百年,汉民大祸便会由此而生。”

    三番两次,说大汉将乱,让几个愚忠之士愤然看来。

    不过,张鲁会怕他?

    这可是张府,张家的地盘。

    张延更是,绝不会让人在这儿,触犯到张鲁。

    而张鲁大不了,回答益州做山头王,努力保存实力呗。

    杨赐大手一挥,阻止了那几个人的‘热血’发言,看着张鲁沉默片刻,沉吟道:“鲁侄请接着说。”

    张鲁笑道:“好嘞。”指向地图右上角:“这儿便是夫余,高句丽,百济,想来大家也是熟悉,那便一直人荒马乱,土匪成群,一群夜郎自大的人,老是想打辽东的主意。刘璋兄,你可要提醒你老爸多注意一点。”

    坐在下手的幽州代表,刘璋同学拱手应是。

    指挥棒一动,指向左上方:“这儿便是西域长史府往上便是乌孙,被我们汉武帝赶到西方北匈奴,这边就是我们知道的最北面。”

    向下指去:“北匈奴下面数十国,最西是安息是我们知道的最远的地方,不过,在他的西面还有一个不弱于我的伟大帝国,波斯,上面还有罗马等帝国。知道你们有的不相信,毕竟眼界低嘛,就如井底之蛙,如何知道外面的地有多大?所以,请不要露出怀疑的眼神,毕竟,只有实践才是真实的,而这些是我正一道先辈留下来的遗产,都是他们一步一步走下来的,千真万确。”

    张鲁停下来,眼中闪过一丝奇异的颜色,他决定添油加醋的毁谤一番,来唤醒他们的意识:“但是,最让人恐怖的是,不同于我们的大同理想,这遥远的国度,有着极度的排斥异族的习惯,他们认为他们是最高等的,所有不同于他们肤色,眼睛以及毛发的民族,都是劣等民族,采取灭族政策。”

    轩然大波,怎么会有如此邪恶,粗陋,乃至充满血腥的民族?

    “我习惯成我们这块大陆为亚洲,而上角过了地中海,便是欧洲,而下面这块比亚洲稍小一点的便是非洲,我们下面的这块我称之为澳洲,我们海对面我称之为美洲。正如各位大人所看,我们大汉,嗯,其实在帝国里已经算是不错的了,但是在世界中,我们不过是一处小小的地方。”

    这场信息的冲击波,对他们来说,还是太难以接受,太恐怖了。

    就像你跟了一个现代人说,其实太阳真他喵的是外姓人的基地。

    就算这是个既定事实,反正一个正常的现代人是不会相信的。

    但是,听到他说的如此确定,在座大臣不由沉默下来,毕竟除了在远方的他们从未听说过的未知国度,张鲁说的这几处地方,确实存在。

    只是,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大一些。

    其中,有过和外族人有过接触的大臣,眼中闪过异芒,如此说来,那些异族所说的话,便没有夸大地方。

    这样一来,正好印证了张鲁所说的话,已经极限的靠近了事实。

    相比太阳是外星人基地这件事,外面这些域外国家还算是有所耳闻,确实有外族前来的事实,让在座人也更好的可以接受。

    张鲁等到下面窃窃私语,暂时停歇。

    有些接受他的话后。

    嘴角得意的笑了笑:“我已经和东溟派接触,他们将按照我的要求,走下面澳洲太平洋群岛,直到美洲,获取几种作物,并‘请来’几位客人与众人认识。”

    王允皱了皱眉,听到他着重咬牙说出的几种作物,不由好奇:“不知鲁侄所说三种作物为何?”

    张鲁笑道:“玉米,红薯,地豆,花生以及辣椒等作物。”

    看出他们脸上好奇之色:“玉米,亩产五百,红薯,亩产六百,地豆和红薯差不多,花生产量也是极高,最重要的是,除了玉米,其余几个在荒地,山地具可以种植,可以大亮增加产量。”

    杨赐眼光一闪:“真有如此产量?”

    张鲁拱手笑道:“只要种子运来,我会率先在益州试种,诸位大人到时便会清楚。”

    耸了耸肩,叹了口气:“不过,现在大汉饥民遍地,其实也不是作物问题,就算沙谷河滩之最烂之地,民也可以生存下去。只是现在贪官污吏太多,苛捐杂税太狠,以至于,民已经活不下去,才造成起义四起,难民成片。”

    看到在座终于大汉之臣,不由露出的痛心疾首的表情。

    张鲁很是欣慰的点了点头,不错,只要还希望大汉复兴,就总有和他一路的人。

    “我先讲着地图,只是想让各位大人,不要夜郎自大,也不要将这中国当成世界中心,我们不过是世界数百个国家中的一个,甚至随时都有可能被人入侵。”

    张鲁再指鲜卑各部:“比如,现在我们的邻居,就已经虎视眈眈我们这块极适合生存的大地。我们方圆数千里,土地肥沃,确实如天国上土,这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也是我们的福分。但是,如果有人想来抢我们这份家产,我们该怎么办呢?”

    张范很是配合的大喊道:“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

    张鲁赞许的看了他一眼,打了个响指:“没错,任何想侵犯我大汉的我们的回答只有一个,便是决不妥协,死战到底。”

    虽然,以我国这种传统而强大的包容性,让这个国度从来没有真正的断过传承,甚至一直在吸收。

    也早就了后世,我们民族大融合的国度。

    不过,现在还是危言耸听比较好一些。

    “但是,现在一个最危险的时刻摆在我们面前,如果大汉大乱,群雄并起,势必血流成河,死伤无数,那给那虎视眈眈的异族,一个绝好的机会。如果是我,我也绝不会放弃的。”张鲁眼神冰冷,诉说着众人不愿意去想的话题。

    “那怎么办?!”

    张鲁很是赞赏的看了一眼那忍不住发话的家伙,咦,好像刚才也是他反抗他所说的话最激烈来着。

    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张鲁大笑:“这位仁兄问的好,想必也问出了大家的心声,这也是我刚开始想问大家,到底是想保住刘氏血脉,还是大汉永远昌盛!”

    张范遥遥呐喊:“自然是大汉永远昌盛!”说了大家想说又不敢说的话题。

    表演开始了。

    隐秘的对着这大表哥眨了眨眼睛。

    张鲁问道:“为何宦官猖狂?”

    自然不能说皇帝没有作为,虽然这是事实,但是与张鲁所想的不符,张范回到:“法管不到他们,他们说话便是王法。”

    张鲁问道:“为何外戚作威作福,甚至王莽建立新朝?”

    张范回到:“自然是法可以改,大权任用,随意废除法令,独任丞相,他说一便是一,说三是一那三便是一。”

    张鲁问道:“那豪门士族,为何侵占如此多的土地,占有如此多的财产?”

    张范回到:“法不严明,举士不当,世代为官。”

    嘿,这下可把在座也得罪不少,不过幸亏在座的大多都是新兴阶级,也没有太多反感。

    张鲁一笑:“没错,法不严明,仁士不能上位,这是大害,所以,刚才大人问我,如何让大汉复兴,那只有改制一图。一,便是竖立法令标准,设置法典,就连皇帝都不可违反,由立法院投票设置。”

    杨赐眼中一震:“立法院?”

    张鲁点头:“这便是西方特有之制度,我觉得很好,便是各位家族各出一人,成立立法院,设一法令,过半数便可通过,不过半便要废除。”

    咽了咽口水,众人相视而骇。

    张范很是精明的大声‘惊讶’道:“那岂不是,立法院便是这大汉最高权力机构,甚至比……”

    张鲁嘿嘿一笑:“皇帝只有一人,但并不是谁都和开国皇帝一样开明,所以,总有昏庸之辈,从夏朝开始,都是如此。但是,当不是一个人执掌时,那错误的概率就会好很多。”

    王允眼中一亮:“不过,家族众多……”

    张鲁笑道:“规定,千口以上家族或者大学士家族才可派其代表参加。”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必定群众选举,实在是没法实行。

    看到众位眼中疑惑,张鲁笑道:“这第二点,便是开课选举,以考试方式,考察儒家六艺,择其优者为大学士,这是为官基础,那自此以后,便不会出现庸才,祸国殃民之局了。”

    虽然,学了儒家的败类也很多。

    不过,这可不为是提高社会学习氛围的极好方法。

    知识才是力量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