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武道三国 » 第六十五章 北海郑玄

第六十五章 北海郑玄

    张鲁正不知道该怎么向郑玄解释。

    张宁上前拜见,解围道:“宁儿见过郑师。”

    “哦?是宁儿啊。”郑玄疑惑道:“怎么,你会……”

    你会和那当官的在一起?张鲁就算用脚想也知道郑玄想说什么。

    当即尴尬而不失礼貌的笑道:“郑师,你老先把我话听完,那太守之位,只是为了保护我教众的一种权宜之计罢了。而我的真正的身份,小人不才,现在任益州青城山正一道天师。”

    “正一道?”郑玄恍然大悟,原来是道家另一个组织,那张宁和他在一起,那就可以解释了。

    张鲁拱手道:“今日路过北海,从宁儿那得知郑师在此,在下仰慕已久,才拜托宁儿带我来拜见先生的。”

    有便宜不占王八蛋,装作没看到张宁那羞怒的眼神,宁儿宁儿的直喊。

    郑玄一声大笑:“哈哈,老夫只是一平常农家而已,怎敢让一派之长拜见?还请回吧。”

    张鲁摇头,怎么能就这么没面子的走了?拱手再拜:“郑师是经学大师,受教一句在下便会收获许多,怎么能说是农家老人呢?郑师不要开玩笑啦。不过听闻,郑师不仅爱好儒学经文,还喜诗赋,今我看到老师从田中缓缓走来,徒生灵感,想出一首绝句,还请郑师点评一番。”

    郑玄不觉眼前一亮:“哦?你说来听听。”

    确实,他研究经典,发扬经学,但平时也喜和老友谈诗论赋,自然对于这后生张鲁的突然灵感,感到兴趣,想知道只是归家老人,哪有什么可作的?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张鲁一脸陶醉,终于开始了!

    他曾经幻想来到古代,将那诗圣诗仙诗鬼诗王的诗,说上两句,便会被别人惊为天人。

    而且在文人面前,还有比这更装逼的吗?有比这更能让文人推崇的吗?

    所以张鲁宁愿让他这个谦虚善良美少年,承受良心的折磨(呸!),只为能吸引招募到更多的人才,和他一起为他的伟大理想奋斗!

    郑玄不知道他的想法,要不然非得让他知道姜为啥是老的辣,此时品读着某人剽窃大诗人陶渊明的绝句,眼中颇为欣赏,点头道:“此地依海,背靠南山,写出此地方位,还描写了农人躬耕劳动的辛苦。不错,不错。”

    张鲁笑道:“郑师,这是上两句,还请品鉴我的下面的下文。”

    “哦?愿闻其详。”

    本来没做多少期待的郑玄,听到前两句,不由对他另眼相看,也更加期待张鲁接下来的诗句。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郑玄看到衣角两旁,被露水沾湿,不由抚须哑然失笑。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好诗,好诗……”郑玄听到这后两句,吟读两遍,不觉陷入沉思。

    张鲁拱手道:“郑师看清东汉腐败,不愿接受那些贪官污吏的接济,与之同流合污。自愿归隐农田,坚持操守,还在不断的发扬完善经学。正如这衣服,就算沾湿了,也心甘情愿,无怨无悔。对于真善美理想的执着追求,实在是我辈的楷模。还请,受学生一拜!”

    郑玄凝视他半响,最终欣慰的叹息一声,双手用力的扶住张鲁的双臂,将他扶起:“了不起,了不起,后生可畏啊!随口成章,如此佳句,就不要说什么点评,来埋汰我老人家了。来,还请随我到屋内小坐,畅聊一番,顺便把这首诗写下来,让我那老朋友欣赏一番。”

    “那学生叨扰了。”

    张鲁心中暗爽,这简直就是典型的投石问路啊,不仅和郑玄交好了关系,郑玄的老友想必也都不是简单的人物。

    让护卫守在门口,张鲁这才跟上郑玄,走进小院。

    房屋虽然略显破旧,可看到那满屋经文,也会让人不觉对这位儒学大家,感到尊敬。

    郑玄点了烛灯,走到书桌旁,拿出一张宣纸铺好在桌面上。

    放水,就要磨起石墨,张鲁前世也只是学过简单的书法,练了些楷书而已。

    当下自然不敢献丑,恭敬道:“学生写的不好,还请郑师代为。”

    恭敬拿起小研石,开始努力磨墨。

    郑玄早已发现他那尴尬而不失礼貌的神色,知道这小家伙或许确实文笔不好,也就不再强求,拿起毛笔,想着刚才诗句,不由沉思半刻。

    忽而笔如惊龙,似乎在笔画间倾注他那放弃荣华富贵,归隐田园潜心研究学问的心中志向。

    半响,笔锋停顿,带着郑玄真心的体会,字如其诗。

    张鲁拍手笑道:“郑师,好字啊。”

    郑玄摇头笑道:“只是一雕虫小技而已,倒是能为贤侄的绝句代笔,真是荣幸之至。”

    ‘刚刚出世’的名诗,在他的第一次写在纸上,对于文人,何其光荣。也让郑玄,不由对张鲁好感大增。

    拉着张鲁的手,坐到茶几旁边,畅聊起来。

    郑玄对于张鲁的诗才,赞叹不已,不过聊了三两句儒家话题时,也知道了这家伙确实不甚精通,甚至可以说是只知皮毛。

    那是当然咯,前世也没精读儒家经典,肚子里那点货也就是九年义务制教育里那经典名句罢了。

    不过这不妨碍郑玄对于张鲁的越加欣赏,不仅是偶尔的超时代名言飙出,一语惊人,让他颇有感悟。

    还是对于他关于现在政府的调侃失望之情,对四周其他民族的虎视之意,以及对于华夏民族之崛起的信念。

    就在爷俩聊得畅快时,小院外传来稍些动静。

    郑玄放下茶杯,笑道:“看来是我的学生来了。”

    安静再旁为他俩奉茶的张宁,听到外面的声音,眼睛不由一亮,在张鲁幽怨的眼神下,一脸欢喜:“国渊大哥回来了?”

    郑玄点头微笑,看到张宁眼中期待的眼神,郑玄自然知道她心中所想:“嗯,刚来不久,你去迎迎吧。”

    “是,郑师。”

    看着迫不及待就要冲出小屋的张宁。

    张鲁的心,错综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