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十步一杀 » 第二十九章 生不如死的匈奴大军

第二十九章 生不如死的匈奴大军

    “这伙秦人突袭的蹊跷,非兵非将,又有远超江湖侠客的身手,到是何来路?”

    察罕尔带着大军一路狂奔,才安顿下来,便思索起子婴等人的来路。

    他们这场仗打得稀里糊涂,又十分憋屈。

    先不说身经百战的主将,就是这些千骑将,哪个不是与秦军交手多年,什么样的战争没有经历过?

    可是此次连对方的身份还未搞清,就溃败十里之外,又折损千余兵将,任谁也难以接受。

    剩下的九位千将,面对着主将的问话,个个面面相觑,实在搞不清楚,这伙人到底是从哪里钻出来的。

    “一群废物!”

    察罕尔见麾下部将的模样,心中怒火勃然而起,正要训斥一番时,突然其中一名千将小声地说道:

    “大人,那伙人的头领,不光刀枪不入,浑身似乎又有使不完力气,莫非是和漠北云岭山的仙人洞,有着同样的来历。”

    “你是说...领头之人是传说中的仙人?”

    察罕尔受到提醒后,心中一动,低头沉吟。

    他感觉对方应该不是,可是又无法解释对方手段的奇异。

    如果真是仙人的话,自己区区万人军队,恐怕都不够对方一个仙术所灭。

    匈奴世代居住的地方,分为漠南大草原和漠北沙海。

    在大漠沙海的最北处,有一座云岭山。

    山高万丈,峰顶探入云端,险峻异常。

    单于大人每隔数年,便会带上一些珍稀之物,只身深入其中,从不带随从,说是仙人不喜生人打扰。

    到底云岭山有无仙人,却从无人见过。

    时间长了,谣言四起。

    说是山中有妖,迷惑了单于。

    匈奴军中曾有一名勇冠三军的勇士,闻知此事后,便想仗着自身武艺超绝,欲前去一探究竟。

    谁知连半山腰还未爬上,便被一团迷雾所困,无法走出。

    他整整七天,不光食米未进,又弄得自身精神恍惚。

    就在快要绝望之时,一道金光闪过,迷雾突然自行散开,这才放其离去。

    这位勇士狼狈地逃离后,大病了数日,瘦得皮包骨头。

    此后,任谁前来探问,却始终支支吾吾,不肯透露一句当时情形。

    从此,再无人敢前去亵渎云岭山中的仙人,从此山下膜拜者络绎不绝。

    “休得乱吾军心,那人不可能是仙人,只是一群会奇门异术的江湖人而已。”

    “极有可能是路过此地,临时起意。”

    察罕尔先是摇了摇头否定道,接着又说了通安慰性的话语,至于部下能否相信不得而知,反正他是不信。

    “好了,你们每人率队间隔轮番守夜,营地周围设好拒马,暗藏强弓,休要再让秦贼杀进来。”

    他按排好了防备之策后,这才转身回到了帅帐中休息。

    深夜里,空旷的荒原上,寒风凛冽。

    子婴御剑当空,衣袍飒飒,冰冷的目光,俯视着下方陷入沉寂中的营寨。

    只见,他空中一挥手。

    十条人影手持寒光四射的宝剑,如幽灵般越过木栅栏,直扑营地而去。

    数声凄厉地惨叫过后,营地上一片火光闪烁。

    匈奴终于发现了异况。

    “有敌袭!”

    呜呜呜......

    紧急之下,匈奴人用来战争的号角被再次吹响。

    平地上,风助火势,火烧连营。

    火光映射下,匈奴兵在睡梦中惊醒,来不及穿戴和拿上兵器,赤条条如鼠般乱窜逃出营帐。

    有逃得慢的,在惨嚎声中被火焰顷刻间吞噬。

    就连马厩也深受火势波及,它们拼命的挣脱缰绳,在嘶鸣中奔入幽暗的荒原,不见踪影。

    “杀!”

    子婴眉梢一挑,身形如鹰般从空中直扑而下,杀向团团乱转的敌人。

    匈奴将领们大声吼着,各自整顿兵马准备应敌。

    谁知营地里彻底乱了起来,秦人此次来得人数少,每每发现敌踪的匈奴人,还未来得及叫喊,便已经倒在了血泊之中。

    根本找寻不到秦人的身影。

    匈奴的千骑将们,挥刀砍杀了一些不听命令的部下后,好不容易将各自兵马召集在一起,却没了子婴等人的踪迹。

    “有本事,你们给老子出来,刀对刀的打上一场,暗中偷袭算什么本事?”

    气急败坏的百骑将,看着化为灰烬的营地,还有数百具躺在地上的尸首,入眼处皆是一片狼藉,再也忍不住地发疯吼道。

    没有人回答,留给他的只是空旷中隆隆的回音。

    这名匈奴百骑将刚想再骂几声痛快一下,却听见身后传来一道阴森的声音:

    “你在骂我吗?”

    百骑将闻声,身体吓得一哆嗦,兵刃掉在了地上,就差没跪在地上。

    “是什么人?”

    附近大群的匈奴骑兵陆续朝此地赶来。

    百骑将见状,刚想捡起地上的兵器,谁知眼前红光一闪,发现自己飞了起来。

    他往下一看,发现地上有一具熟悉的无头身体,颈处正喷溅着鲜血。

    接着一股剧痛传来,眼前一黑,顿时没了意识。

    没多久,匈奴的大军清点完人数,又追回了少许的军马,在主将察罕尔的要求下,又后撤了三十里。

    匈奴人只剩下了三分之一的帐篷,显然只能分配给军中有地位的人使用。

    荒凉没有遮挡的大地,秋风犹胜寒冬。

    一堆堆篝火旁。

    匈奴骑兵们赤果果地相拥在一起取暖,有的紧靠着战马而卧。

    他们在瑟瑟发抖中,诅咒着无能的将领和该死的秦人。

    “大人,我们已经被杀掉一千五百儿郎,现在敌人的影子都摸不着,不如就此撤军吧!”

    “如今士气低迷,勇士们连三人都分不上一匹马合乘,大多衣物又被烧毁,无法遮挡风寒,明日总不能光着身子去袭城吧?”

    千骑将们坐不住了,都挤到察罕尔营帐中请求退兵。

    “回去?怎么回去?”

    “连狄道城和敌人长什么样都未看清呢,就损兵折将如此惨重,让我如何跟单于大人去说?”

    “你们不如杀了直接砍了我得了!老子不退,明天誓死也要攻城,我要屠城!我要狄道城中鸡犬不存!”

    数次的莫中惨败,已经让冷静著称的察罕尔失了分寸,更失了心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