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仙境异闻录 » 第十九章 退藏于密7

第十九章 退藏于密7

    赤日看着月白也跟了上去,急的抓耳挠腮,憋的满脸通红,大喝一声跟了上去,铁索上虽铺了木板,但两侧无遮无拦,脚下山谷幽深,赤日两股战战,进得亭中,只有一个顶和四根柱子,四面空空荡荡,云雾笼罩,风声骤起,纱帘卷扬,一时竟不知身在何处。只见自家公子揣着手,眯着眼贪婪的吸着空气,满脸都是陶醉,赤日不禁暗自腹诽文人怪癖。

    月白指挥着几人来回搬送东西,安置起居,童臻从怀中取出图递给赤日:“明日一早,你亲自带人去寻此物,玉甑峰中有数十个石棱层列、洁白如玉的石钟乳溶洞,在一个白玉洞天内,生长着这种翠绿如玉的茶苗,形状像人握起的手掌,找到后只可采摘一半,你身形沉重,不喜根基不稳之处,今夜就同他们一起在峰顶扎营吧。”

    “是,公子早些休息,我先告退了。”头皮发麻的赤日强作镇定,转身飞快走过铁索,只待脚踏上山石心才落了下来。

    凌霄亭内卧榻已安置好,童臻侧卧榻上,月白端上玉杯:“山中寒凉,公子饮些热茶吧,不知什么茶苗要亲自前来这样大费周章,比这碗碧涧明月还要好吗?”

    “要作为礼物赠与清穹,你说好不好,此茶苗名为仙人掌,煮起来气味清香浓烈,有清洗血脉的奇效,可使人容颜红润、返老还童,清穹人喜好歌舞,做派风雅,对容貌极为在意,这礼再适合不过。”

    “这么好,”月白双眼发亮,“公子,采回来我们留一些自己喝吧?”

    童臻淡淡瞟他一眼:“你以为那是漫天遍野等你采?赤日即使能找到,也必然很少很珍贵,而且昆夷人的资质实在没有补的必要。”

    月白看着眼前面似冠玉,鲜眉亮眼的公子,心中嗫嚅:“您从头到脚真的没有一个地方像昆夷人啊。”

    次日一早,天气阴沉沉的,亭下的人都散出去寻找茶苗,月白盯着侍从在一旁煲汤,汤煲了三四个时辰,外面忽然闷雷滚过,豆大的雨点落了下来,童臻放下手中金简,起身立于檐下,雨势瞬间变大,仿佛从天边倾泄而下,雷声在山涧四处冲撞,狂风呼啸,凌霄亭如同秋千般在山谷间摇摆起来,铁索发出吱嘎的摩擦声,侍从窝在柱下浑身战栗,童臻高举着双臂迎向风雨,墨发白衫在风中鼓荡,潇洒少年笑声朗朗。

    “人生需当快意,当下意境,几人有此机缘尝试!此情此景,当以清商曲相伴。”

    月白手脚利落取出乐器乐谱,童臻甩掉外袍坐于玉案之前。

    电闪雷鸣,倾盆大雨,万丈高空的绝壁山崖间,扬起了一阵悠长圆润的萧声,音韵悠游飘转,宛若朱雀轻鸣,盘旋飞升,刺向苍穹。

    风雨停歇,一曲终了,月白小心翼翼拿起案上轻薄书册收于金盒内:“这便是中容的纸书?果然是好东西。”

    “没出息,珍贵的不是这纸书,而是其上内容,这清商曲是八圣子所作,堪为神曲。”童臻侧眼看看月白,一把抢过书册揽入怀中,“你想干吗,告诉你,别打这本书的主意。”

    月白看着案上随意堆放的金简,苦笑道:“公子,我若是想偷,也该打这案上金简的主意吧,这些可是一族通典。”

    童臻哼了一声,低头摩挲着书册,月白看公子有了新的心头好,无奈收整起金简,嘴里念叨着:“公子,通典如此重要,日后还是不要随意示于人前的好。”

    “我放你眼前你看得懂吗?”

    “……”

    黄昏时分,派出的人陆续归来,赤日踏入凌霄亭呈上茶苗,因雨势太大,有两名侍从失足坠入山崖,童臻听闻只淡淡应了一声,只说山中阴凉,待着不甚舒爽,命第二日返程。

    回程本是七日路程,不想刚出了山踏上陇右道,童臻突然病倒,山中阴凉,大道酷热,再加上舟车劳顿,一时间寒热交攻,病势凶猛陷入昏迷,月白不敢再走,命原地扎营,调来最近的西北守卫营护卫,召集当地巫医先行诊治,赤日跑死了三匹马,急行于两日内回到帝都,向帝王禀报病情,帝王闻听大惊失色,命犀甲护送医女火速前去,自己随后更要亲自前往,被狴犴劝住。

    发病第三日的黄昏,医女到了营地,踏进大帐,月白正拔剑而立,账内贴满了草叶符咒,地上散落着桃木刀剑,几个全身涂满油彩的巫医跪在一旁瑟瑟发抖。医女上前一番探查,吩咐备下热水,随后针灸、按摩、汤液、热敷四管齐下,整个营地彻夜烛火通明,第一缕晨光照向大地时,账中终于传出公子苏醒的好消息,犀甲将消息第一时间传回帝都,焦急不已的帝王终于松了口气,攻离堡的手诏紧随而至。

    “月白自幼在身边侍奉,赤日更是本王亲选之人,今日却也险些酿出大祸,恐公子换人用不顺手,暂且留你们一命,日后若再有如此凶险之事,金玉殿上下尽数斩首!”

    二人接过手诏,已是浑身汗透,双脚发软,赤日看四下无人,小声道:“公子……会不会是帝王的……帝王的私生子?”

    月白瞪过来,赤日缩了缩脑袋。

    月白冷哼:“帝王天性凉薄,即便有子嗣,也不可能这般荣宠。你胆子真是大的可以,刚捡回一条命,这么快就能胡思乱想了,收起好奇,方能活得长久。”

    月白端着药碗踏入大帐,只见医女守在床边正用棉布擦拭童臻的脖颈,动作细心轻柔,说起这位医女,也有些来历,她并非昆夷族人,仙境六族中,中容和寸泓两族皆擅长医术,但森林草药种类繁多,寸泓医术更高一筹,元瑶的父母是族中优秀的医者,她自小耳濡目染,六岁便可行医,被称神童,各族互通后,昆夷和寸泓两族来往频繁,昆夷向寸泓赠送大量铁石,寸泓礼尚往来,于四年前将这位族内有名的医女送到昆夷,帝王在攻离堡附近为她建起宽阔府邸,足见器重。

    童臻得医女精心调养,很快轻爽了许多,虽已是夏末秋初,但天气仍然炽热,大帐内摆着帝都送来的珍贵冰鉴,童臻一身薄衫躺在榻上百无聊赖,欲读金简,月白不肯,童臻看看一旁元瑶,开口道:“医女是寸泓使者,我向来对异族颇为好奇,可有什么趣事说于我听听。”

    元瑶抬眼笑笑:“公子生在实力雄厚的昆夷,身份尊贵,所见所闻不同凡俗,而寸泓风貌蛮荒用度匮乏,族人愚昧守旧,怕是没有能让公子入耳之事。”

    童臻颇为意外看了她一眼,正了正身子:“医女谈吐间颇有见地,又能得帝王信任,可看不出半点愚昧守旧,想来是被我昆夷风水浸染所故。”

    “元瑶不是环绕父母膝下的无志之人,来到昆夷才知天下之大,若有可能,希望一辈子待在昆夷为帝王和公子效力。”

    “哦?寸泓地处仙境森林,花草繁盛景色优美,医女却想留在昆夷这漫山灰岩、寸草不生的地方?”

    “寸泓人就是喜欢摆弄些花草,所以庸庸碌碌毫无作为,不像昆夷,有遍地坚硬的铁石和珍贵宝玉,是创世神为志向远大的帝王和强悍勇猛的族人准备的。”

    “医女志向,果然不凡。”

    元瑶微微倾身,纤纤玉指搭上童臻的手腕,眼波荡漾,语气柔糯:“帝王十分紧张公子,元瑶不敢丝毫懈怠,再为公子请个脉吧。”

    童臻收回手,整了整衣袖:“医女可能不知,我对医术也略有研究,既已恢复神智,就不劳烦了,医女应速速返回帝都,效力于帝王身侧。”

    月白端着药碗走了进来,与元瑶擦身而过,疑惑道:“医女可有不适,怎的面色通红?”

    “肖想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确是病得不轻。”

    岭南道旁有一家不起眼的兵器铺子,刀枪剑戟,斧钺钩叉,混着锄头铁锹,挂着的倚着的,凌乱不堪,后院大石瓮中盛满了浑浊臭水,旁边三个炉子燃着烈火,热的人无法近身,院中小屋内,一驼背老头将桌凳擦了又擦,童臻皱着眉坐下,将包袱放在桌上,摆了摆手:“罢了罢了,你这儿再收拾也干净不到哪去,说正事,我要制成人礼刀。”

    老头吃了一惊:“哎呦,公子成人已有四年,始终没有制刀,难道寻到了什么了不得的宝贝?老头我今日可要开眼了。”

    童臻打开包袱,将其中三件东西摆了出来,用扇柄一样样指过去:“镔铁,族内开出的新矿,自带花纹,用金丝矾擦拭,铁面上的芝麻雪花会随之渐渐清晰,这还是其次,关键是此铁的硬度远胜于现在族内所有的铁质;黑檀木,一可目赏,木纹变化莫测,似名山大川,又如行云流水,二可手抚,木质细腻,油脂厚重,打磨后手感润滑,像摸丝缎;最后这一样,猫儿眼,形状与颜色酷似猫眼,宝石里面有一线光,如同猫眼中的瞳孔一样,且始终指向北方,可做罗盘。镔铁制刀刃,黑檀木制刀柄,再嵌上这猫儿眼,便是我童臻独一无二的成人礼刀。”

    老头盯着直叹:“这族内新矿向来第一个到公子手中,老头见怪不怪了,檀树对生长环境极为挑剔,既要高热,又要足够潮湿,加上生长非常缓慢,千金难寻啊,前两样虽然难得,还在想象中,但这猫儿眼,就如同上古神话一般的存在了,只是传说,无人见过。”

    “你都这么惊讶,看来我没白费功夫了,这三样东西,配得上你的手艺吧!”

    “配得上,配得上,”老头连声道,“知道公子身份不同凡响,手中过的都是好东西,哪一日公子捧着天上的月亮来此,老朽也不会吃惊。”

    童臻轻摇金扇:“你才见过多少好东西,这檀木在昆夷千金难换,可在寸泓一文不值,那里有片方圆百里的檀木林,更有南渊族中一种黑色龙尾石,性质温润,质地坚硬,敲击声清亮悠扬,是制砚的精品,中容一种羚羊的角能破金刚石,据说应手而碎,这些好东西我早晚要一一见过!”

    “听公子所言,像听天书一般。”

    “不聊了,做好后送去攻离堡,将你那猝火的水换换。”童臻摆摆手,出门上马,风驰电掣般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