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仙境异闻录 » 第十二章 惠风和畅3

第十二章 惠风和畅3

    春和日丽,万紫千红,阳光明媚的晌午,白蘑菇外的木台子上摆满了枸橼,稚子熟练的翻捡着果子,虎牙百无聊赖,把元珊家的木梯当成了滑梯,坐在梯把上上下下玩的不亦乐乎,元珊看的有趣,跟在他后面上了楼梯也想玩,迎面飞来一只蜜蜂,前面的虎牙不耐烦的挥挥手:“走开。”蜜蜂摇摇晃晃绕开了他向后面的元珊飞了过来,元珊惊慌中学着虎牙的样子摆手:“走开走开!”没想到那蜜蜂直直冲向了她的脑门,元珊只觉额头刺痛,“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虎牙挠着头手足无措,稚子知道元珊家里有药,急忙拉着她进了屋,附近的邻居听到动静,三三两两的凑过来,跟着进了元珊的屋子,看到元珊红肿的额头,七嘴八舌的出着主意,见稚子在那里找药上药缠纱布,有人开了口:“这小姑娘是元珊的朋友吧,手脚真利落,也是医女吧。”

    “不是不是,我上次问过。”又是那个热心大婶的声音。

    见稚子背对着她不言语,大婶疑惑的伸头看看她的脸:“小姑娘怎么不说话,你是住在这附近吧?”

    稚子收好药,叮嘱了元珊两句,转身向屋外走去,这下大婶不乐意了,侧头向旁边人道:“这小姑娘真奇怪,怎么不理人啊!”

    察觉到众人目光纷纷落在自己身上,稚子双颊涨红,加快了脚步,出了屋还听到身后大婶声音:“这性格不好,我认识的小姑娘都是活泼开朗的,像元珊这个样子多讨人喜欢。”

    “兴许胆小没见过世面,算了。”旁人劝道。

    稚子径直回到蘑菇屋,关上门后长长呼了口气,上了阁楼坐到桌边拿起木简,这一读就到了傍晚,屋内昏暗的实在看不清字了才抬起头,桌上的桐油灯被点燃,屋内瞬间雪亮,角落那堆落满尘土的木简映入眼帘,视线在小小的空间里避无可避,稚子觉得胸口憋闷,赌气般起身跑下了楼。

    森林的夏季并不十分炎热,清漳溪从林木间蜿蜒穿过,玉带般盈盈一握,但在寸泓人眼中仍似河流般宽阔。正午阳光下,水面波光粼粼,溪中的光滑卵石清晰可见,水流击打着石块发出叮咚的欢快音律,让人心神愉悦,虎牙从溪水中拖出渔网,里面两三条肥鱼蹦跳的厉害,按稚子的主意,只留一条装入竹篓,其他放回水中,随后三人围坐在树下整理起渔网。

    “还是稚子聪明,用粗麻编出渔网,如今我们捕鱼方便多了,我爹他们那些狩猎人还要冒险下到溪水中插木栅帘,或用石击,捕到的鱼不多,不像现在网撒下去就捕上三条。”虎牙道。

    “仙境草原上河流纵横,中容族人捕鱼的法子很多,这渔网就是其中一种,我也是从中容古书中偷师学来的,但用粗麻编织很是费力,又极易腐烂,用不长久,况且族中向来不许族人向森林过多索取,所以我们不要声张,偶尔捕一条即可。”稚子道。

    “听我娘说,你祖辈都是族中学者,帮族长处理异族事务,真是家学渊源,稚子也懂异族古文。”虎牙道。

    “四百年前六圣子创仙境文,之后各族古文都废弃不用了,如今各族都说仙境话,写仙境字,古文连本族人都没几个认识,我也是感兴趣罢了,家里许多祖辈收集的异族书简,我译着解闷的。”

    “可有什么有趣的讲给我们听听。”元珊道。

    “很多是没有意义的记事或祷文,也有些正经的史记和民间鬼怪传说,有时知道的越多,脑中的问题就越多,我刚才看着这溪水,就有一事想不明白,书简中描述河流溪水,总是依仗地势获取流动的力量,高处向地处,主流向支流,这是自然常理,可清漳溪是一个闭合的圆环形,森林地形也没有明显的高低倾斜,那溪水因何流动,而且流速不慢,很是不解。”

    虎牙耸耸肩:“真不亏是稚子,千年来这溪水都是这个样子,有几个人会去想它为何流动,以稚子的眼界和本事,应该去为族中效力的。

    稚子笑着摇摇头,看向元珊:“听说异族往来越加频繁了,你姐姐最近可曾来信?”

    “信从昆夷发出,要经中容再到寸泓,想必十分繁琐,所以姐姐很少写信,我和爹娘十分挂念她,都盼着五年之期快点到呢。”

    “没错,五年到了你们一家就能团聚了,你姐姐刚成年就被选为使者去了昆夷,是很大的荣耀,听说昆夷玉石成山,珠宝遍地,定然比我们寸泓生活富足,你姐姐带着森林中许多珍贵药材去治病救人、传授医术,昆夷定会好好待她。”

    元珊笑道:“没错,谁说我们稚子不善言谈,我最喜欢听稚子说话。”

    “你的医术也不错,若是有一天要你去做使者呢?”虎牙道。

    “我才不去,异族我呆不惯,我要一辈子和你们在一起。”

    耳边听着两个小伙伴叽叽喳喳的笑闹声,眼前是川流不息的溪水,一旁的稚子弯弯嘴角,这样的日子真的很好。

    渔网整理好,三人收拾东西踏上了回家的路,森林中草棘藩茂,群兽蛇虫出没其间,寸泓人习惯手持木棒出行,可以探路、辟草、投击蛇兽、御盗劫,也能作手杖,沿途看到一些拦截的木桩,这是族中开始伐木了,高大树木倾倒时因为视线遮蔽会十分危险,木桩起到警示的作用,三人绕过木桩向前走去,刚踏上一个草丘,走在前面的元珊忽然停住了脚,低呼一声,原来对面坡下立着一只野驴。

    这种动物虽体型大,但一般不会伤害族人,只是在这里突然近距离对峙,三人一时手足无措。

    “怎……怎么办?”元珊拉住了稚子的手。

    虎牙鼓了鼓胸膛,撑起一副无畏的样子:“不就是个野驴嘛,我还跟着我爸爸打过黑熊呢,不要看它的眼睛,从边上慢慢走下去。”

    三个人低垂着眼帘,手拉着手缓缓向坡底挪动,余光中野驴站在坡底一动不动,三人挪到一半,野驴突然腾起蹄子飞奔而来。

    “啊!”最胆大的虎牙也吓的大叫起来,三个人掉头就跑,还没跑出几步野驴就追上来了,在他们身边却没有停下,一直冲到了坡顶,又掉转头看着三人,三人惊慌失措返身往坡底跑去,野驴又撒蹄子追来,在他们之前冲到坡底,就这样将三个孩子堵在路上。

    这时不远处的伐木人听到动静,吼了一嗓子,浑厚的嗓音赶走了野驴,三个孩子手拉着手一口气跑回了家,进了门,气喘吁吁的三人对视一眼,笑弯了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