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皇太孙 » 第三十七章 宁国府秘闻

第三十七章 宁国府秘闻

    朱逢春?!

    在听到这个名字后,冯紫英等三人,齐刷刷盯在朱逢春那略显稚嫩的脸上。

    自从中秋过后,神京勋贵圈内,暗地里最常议论的就是皇太孙朱逢春。

    不仅是因为朱逢春得了“龙凤斗”第一那么简单,而是因为一个被掩藏多年的太孙,忽然出现,所折射出来的意义。

    随后,一应朝中任免,正好又在验证。而像冯紫英等勋贵子弟,内心自是难掩好奇。

    这次初见朱逢春后,又看到旁边宦官,心中确定,才有一刹那的愣神,但三人很快反应过来,忙齐齐施礼道:“见过太孙殿下!!”

    朱逢春迅速切换成刘皇叔模式,从冯紫英开始,一一扶起道:“不用多礼!足下就是紫英兄吧?前番中秋佳节,我有幸见过神武将军,今日一见,紫英兄果然是将门虎子、人中龙凤!乃我大明栋梁,我见紫英,将来之前程,当如太祖身边的魏国公!”

    朱逢春说的“魏国公”,正是大位列开国六王之首,大明第一功臣徐达!

    徐达跟随老朱建立皇明,立下了赫赫战功,他还有一个女婿,便是燕王朱棣。

    冯紫英出身将门,自然知道魏国公徐达之名,一见皇太孙将他比作魏国公,顿时有些汗颜。

    就在昨儿,他爹在府上,还说他不学无术。怎么今天,就有大明魏国公之姿了?

    在冯紫英旁边,胖一点的叫王进元,瘦一点的叫柳如是。

    一个出身金陵王家,乃京营节度使王子腾嫡次子,一个来自国公府。

    三少年时常玩在一起,知道冯紫英平时有任侠之风,喜欢打抱不平。但还是第一次有人这么夸赞的,莫不忍着笑,脖子都红了。

    “足下是……”

    朱逢春倒没在意,自来熟地拉着冯紫英的手,说了两句后,没有忘记其他人。

    冯紫英开始在一旁主动介绍道:“这是王兄,也是京营节度使王公爱子!”

    原来是王子腾之子,也是元春的母家表兄。

    朱逢春来了精神,大赞道:“我观王兄头角峥嵘,当有佐世之才,真乃王家麒麟也!”

    朱逢春此言,让王进元顿时噎住了,侧眸一瞧,冯紫英和柳如是嘴角都在抽搐。

    一时,王进元也开始抢着介绍起了柳如是,“太孙谬赞!这位是我和紫英之友,乃理国公爱子!”

    理国公柳彪同属于四王八公之一,乃是当朝显贵!

    朱逢春目光放在柳如是脸上,洋溢着笑容,握着手道:“柳兄雄姿英发,同为大明俊杰耳!”

    这边厢,互相介绍认识后,朱逢春索性跟着冯紫英等人,围坐在一起,拿出干粮,就火烤着分食。

    先是聊着宫外事,后面就说到了此次狩猎。

    峪口处于通州境内,设有兴隆营、南营、西营、胡家营,共四营,负责拱卫京师安宁。

    今次往峪口冬狩,地方官吏早准备了数月,沿线都有重兵把守,除了途中耽搁,狩猎一共会持续五天。至于弓箭、火枪,皆由本地驻军提供。

    天色不早,明日卯时就要启程,朱逢春又跟冯紫英三人聊了一会儿,就带着小魏子,为兵士护卫,回到了龙帐不远处的帐舍休息。

    他心里却是有些舒坦,原本白日的一些担忧都散了很多。

    冯紫英等人,同他年龄相差不大,看性情也是开朗之辈,实可交为友人,再缓缓拉到他的阵营里。进而,铺开宫外之局。

    却说朱逢春一离开,起身相送的冯紫英三人,就重新围在了篝火旁。

    王进元收敛了笑容,摸着冒起的胡须,道:“紫英,还有如是,你们觉得太孙如何?”

    作为王子腾之子,王进元自幼在王家饱读诗书,三人内,他最为聪慧成熟。而像冯紫英,长相虽是英武过人,性情豪爽,但不善思虑,跟谨慎多谋的神武将军冯唐,完全不一样。柳如是年纪最小,平日做事跟冯紫英很像,不拘小节,换句话说,有些毛毛躁躁,大嘴巴。

    闻此,冯紫英手里拿着火棍,往火堆里戳了戳,道:“跟传闻,还有想象中的不一样,太孙开朗,知道的也多,尤其是关乎南洋之事,方才与我等所言,讲的头头是道!”

    说到这里,冯紫英忽然重重叹了口气,“一旬前,家父说,咱们大明的水师跟红毛人的船只,在南洋交锋,似乎吃了亏,把咱大明的商船都截获了!狗日的,总有一天,咱们大明要找回场子!”

    柳如是颔首道:“紫英说得对,当年武宗安定天下之后,把这些红毛人给揍得满地找牙,在吕宋岛还建立了水师,护佑我海外明人!没必要到了咱们这一代,就如此不堪了!就像那书里说的,我等未长,壮则有变!”

    “说起书,这段时间爆火的《西游记》,你们都看了没,那孙猴子真厉害,一个筋斗云就能上天,啥时候咱们也能上天!”

    王进元听着二友话题跑偏,柳如是讲起这段时间,神京城内,大街小巷都在传颂的《西游记》,小嘴巴啦啦停不下来,想到父亲王子腾所讲的宫廷事,他心里愁思愈浓。

    等各回营舍的时候,王进元眸光一扫朱逢春刚才进去的大帐,轻叹道:“紫英、如是,这次冬狩啊,只怕不会太平……”

    可惜王进元这句话,冯紫英和柳如是,却没有放在心上。

    又一日半,浩浩荡荡的狩猎人马,护卫着大明天子御驾,终于是到了峪口目的地。

    朱逢春方从马车上下来,就直寻到了冯紫英等人。

    行途中,每次只要停下休息,他都会借机同三人加深关系,有时候会聊到南洋,有时候会聊到西洋,还有大明西北战事等等。

    朱逢春广阔的见识,让冯紫英、王进元、柳如是皆是服气,暗叹不愧是太孙!

    实际上,神京城里成年出阁后的皇家子弟,他们见得多了,除了四皇子雍王在内的寥寥数人,哪一个不是混吃等死,寻花问柳之人?

    朱逢春年纪小,但从学识、待人做事,都有种超乎年龄的稳态,让人信服。

    到达冬狩的安置营地后,正好是午后,跟随御驾的皇亲国戚,公侯臣僚也全都露了头,莫不三五成群交谈。

    朱逢春在同冯紫英等人碰面后,看向前方一些人,面上带着新奇道:“我久处宫内,这还是第一次出宫,不知三位,能否帮我介绍一二!”

    “殿下有令,自是可以!”冯紫英畅然一笑,先指向了左前方一个中年人,道:“那是治国公之子,那位是燕平王……”

    哦?

    燕王朱棣之后?

    大侄子朱仲良他爹?

    可惜朱仲良这次没出现在冬狩队伍里,怪想念的。

    朱逢春转头望了眼,发现这燕平王正好看了过来,向他含笑点头。

    “至于这位,乃是荣国公之孙,一等将军,荣国府赦老爷!”

    冯紫英交友广泛,对神京各府,那是如数家珍。

    听到荣国府的时候,朱逢春顺着冯紫英目光方向看去,正是一个年有五旬的华衣男子,隐约有些眼熟,于中秋日见过。

    这就是荣府大老爷,贾琏之父,凤辣子的公公了!

    没想到贾赦年纪这么大了,也混在里面。

    朱逢春等着冯紫英介绍完,道:“我听闻贾家有宁荣二府,怎么不见宁国府呢?”

    柳如是忽然靠近,看了眼冯紫英和王进元,低声道:“这事嘛,神京圈子里,都传疯了,王兄和冯兄肯定也知道,好告知殿下,其中涉及了宁国府的秘闻……”

    见朱逢春目中试问之色,柳如是论起了八卦:“那宁府珍大爷据说命根子不知道怎么坏了,还将儿子贾蓉给打了个半死,那敬老爷又在观里……这样一来,宁府之男丁,哪里还有心思来参加冬狩?”

    柳如是一言后,朱逢春心里暗赞了一声。

    红楼里,这贾珍就是个禽兽,命根子坏得好!

    唉,唯一可惜的是,那还年纪轻轻的尤氏要独守空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