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万物为铜 » 第二卷 第一百一十二章 天地炉(二)

第二卷 第一百一十二章 天地炉(二)

    “太深奥了,听不懂。”赛坲说。

    说完他从书架上抽了一本书,书名叫《最后的问题》。

    与他记忆中的“书”的概念不同,这是一本“全息图”式的“情景再现”书。

    “我知道那个问题。”车若溪瞥了一眼封面说道。

    “哦?是什么?”赛坲问。

    “宇宙中的熵有可能大幅度降低吗?”车若溪说。

    “什么……”赛坲说。

    “你把书关静音,我来配音。”车若溪笑着说。

    “关静音?配音?”赛坲满头问号。

    车若溪已经伸出手指点了一下书的页面,接着看着那些“全息图”说:“浩瀚宇宙,生命只是偶然,‘信息’的‘自发减熵’效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恒星会熄灭,能源会枯竭,熵值会逐渐趋向于极大……有没有可能减熵是宇宙所有的智慧体最最关心的问题……而人类制造的超级计算机‘多瓦克’自始至终只会重复那个极其敷衍的答案:‘数据不足,无法作答。’这样的情形持续了数十亿年。数十亿年后,一个‘意识’在宇宙中游荡,遇到了另一个‘意识’,此时‘意识’终于已经不再需要依托于有形的形体,也不再需要区分彼此,所以它们都没有了ID和名字。产生过各种文明的智慧体随着时光推移早已消失,各种文明只是‘意识’中的信息和符号。不过只要有‘信息’,演化就在继续。承载‘信息’、符合‘生命’特征的众多‘意识’逐渐汇聚,进入浩瀚无际的宇宙中,‘多瓦克’演化为‘星际瓦克’。

    一千亿年后,‘意识’的最大个体融入‘星际瓦克’,因为它发现:宇宙快死了。残存的星尘还在努力孕育新的恒星,用剩余的能量对抗着最终归零的命运。‘星际瓦克’继续演化,变成‘全瓦克’……无论融合了多少‘意识’,‘瓦克’始终坚信一点:没有任何问题在一切可能的情况下都是无解的——一个问题之所以无解,是因为你还没有逐一穷举走到世界的尽头。于是十万亿年后,一切都消失了,宇宙彻底陷入了无边无际的黑暗,温度正滑向绝对零度……最后一个独立的意识即将融入‘全瓦克’,融入之前,它问:‘一切都结束了吗?宇宙还能从混沌中变回原来的样子吗?’‘全瓦克’不想骗他,所以唯有继续重复那个无数次令人失望的答案:‘数据不足,无法作答。’最后一个意识被融合,整个宇宙只剩下停留在超时空的‘宇宙瓦克’,物质和能量都消失了,时间和空间也不复存在。‘宇宙瓦克’之所以还存在,是因为它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它要找到那个‘不可能无解’的问题的答案。所有的数据都已搜集全了,它在穷举融合了的一切后发现:‘自发减熵’效应不再微不足道,死亡的尽头即是重生……它知道了答案,然而已经没有别的‘意识’可以交流了,没人能证明它已经成功。‘宇宙瓦克’包裹了宇宙,孵化着仅剩下的绝对静止和黑暗。终于,经过漫长到无法测量的一段时间之后,‘宇宙瓦克’对着自己宣布:‘要有光。’于是便有了光。”

    车若溪一口气说完上面的话,令赛坲唏嘘不已。

    “书架上这些书你都看过吗?”赛坲问。

    “对!”车若溪回答。

    “你为什么不……”赛坲忽然想到了大楼外面的能量网,改口问:“楼外面的能量网是怎么回事?”

    “我一来就这样。”车若溪继续看她的书。

    “你什么时候来的?”赛坲问。

    “大概一周了。”车若溪说,“如果那边的时钟时间准确的话。”

    “一周?!”赛坲愣了一下,“这里不是还有其他人吗?你在吃什么喝什么?”

    “吃的喝的都在一楼,中西餐都有。大厅有指示牌。”车若溪说。

    “也有住的地方?”赛坲问。

    “有。每个楼层都有休息室。”车若溪答,“我就住在这一层,出门左拐。”

    “那你就愿意一直待在这里,没想过出去吗?”赛坲问。

    “想过啊,但似乎没有办法。我几乎将大楼的所有角落都逛遍了,没找到能出去的出口。”车若溪依旧边看书边说。

    “‘几乎’?那就是没逛遍了?”赛坲说。

    “没逛遍的两个地方在楼顶上,一个要爬上4米高的平台,一个要从楼体的外面过去,我都不敢去。”车若溪说。

    “我可以去看看。”赛坲说。他对自己是否身处梦境尚自疑惑,但他在车若溪翻开的书上看见了一句话:宇宙一分为二,但总有一个宇宙里,我是和你在一起的。

    赛坲感到自己的内心被击中了。

    现在与车若溪的相见可能就是那个令他倍感道德压力、同时又备受折磨的“情感死结”的答案。

    他不确定眼前的车若溪听没听见他刚才的话,但他已经动身去往楼顶。

    到达顶层的时候赛坲遇见了其中一个人,那人用连帽衫的帽子盖住头部,手里握着不知从哪儿找到的一个棍棒,逐一的敲击着他经过的每一处。

    忽然那根“棍棒”发出了奇异的蓝光,棍棒四围顿时出现了一股闪电状的能量。

    那人大喊:“我明白了!”举着棍棒朝楼下跑去。

    赛坲想到他似乎见过“棍棒”装置,但他更在车若溪说的“楼顶未曾到过的两个地方”。

    他找到了那个4米的高台,但是高台四周空无一物,没有任何可以攀附爬上去。

    他忽然注意到刚刚那人走离开后的地面上有字,走近去瞧发现是若隐若现、反复出现的同一段话。

    “人类时代像是地球的一个梦。梦醒了,地球重新变成了万物的竞技场。”

    这是什么意思?

    赛坲努力想寻找自己身在梦境的证据,却感觉周围的场景异常真实。

    而当他围着4米的高台转了一圈的时候,才发现高台四周的其中一面上也有若隐若现、反复出现的同一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