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万物为铜 » 第一卷 第四十七章 虚拟与现实的判定法则(二)

第一卷 第四十七章 虚拟与现实的判定法则(二)

    “秦队,你不知道,这种系统的学习、进化、迭代能力是我们完全出乎我们意料的!雷神还说过,它将《风起陇西》的谍战思维看作是历史的真实——而我们到知道那是小说的记事方式……这就好比一个小孩子看完科幻小说或者动画片,以为那些事情是真实存在的……”陆九霄说。

    “可是按照AI的‘深度学习’的逻辑,它也应该能发现现实中的人类不是像科幻小说或动画片里那样生活的啊。”秦龙说。

    “这就是问题所在。”陆九霄的眼中全是担忧,“它在用小孩子探索世界的方式在做各种尝试!”

    “用小孩探索世界……的方式……在做各种尝试!”这次换秦龙迷惑了,“尝试什么?尝试用虚假信息欺骗人类?”

    “我只是猜的……”陆九霄说,“它在模仿某个或某些、书中或故事中的人物。”

    “这……”秦龙不知道陆九霄猜想的依据是什么。

    “H.U.C的成员们呢?雷神和黑木去了哪里?”陆九霄问。

    “安全部门让他们帮忙去监控‘天和号’核心舱的‘AI穿越者’了。”秦龙猛然想到了什么,“你说——安全部门的很多信息是你们那个感染了病毒的LGSS系统发布的?依据是什么?”

    陆九霄摇了摇头:“没有依据。仅仅是凭雷神的解释和一名程序猿的直觉。”

    “而且……我也有一个猜想。”何渺淼忽然说,“……毕竟《风起陇西》副本最初的剧情框架是我写的。”

    “啊?”车若溪轻轻叫了一声。

    “说说看。”秦龙说。

    “中了毒的LGSS认为自己《风起陇西》的某个主角——陈恭、荀诩或者是‘烛龙’。”何渺淼说。

    ----------------------------------------------------------

    “魔神界”黑客赛坲的“贾谊”系统已经完成了一大半。而他的“不衰减信息的降维算法”准备首先应用在大数据分析上。

    人类最先经历信息爆炸的学科是天文学和人类基因学。

    当时由于需要处理的信息量过大,远超出电脑处理数据时所能使用的内存,工程师们不得不改进处理数据的工具,“大数据分析”随之产生。

    这跟他创制新算法的过程颇有相似之处。

    这对他也有纪念意义。

    赛坲起初只是想测试自己的新算法处理数据的能力极限,结果反而证实了家用电脑同样可以处理天文学和人类基因学的海量信息,因为“降至一维”的数据已经占用不了多少内存。

    而他同时也发现了天文学和人类基因学的两大最新秘密:火星“乌托邦平原”发现“时空生态球”和“谍影组织”的“工具人计划”。

    这是大数据分析的结果。

    如同二战中美国获取关于日本即将袭击中途岛的消息一样,分析者用不起眼的细节碎片拼凑出绝密情报的拼图全景。

    赛坲的新算法计同时计算出消息属实的可能性为95.1%。这按统计学方法已经可以做出“情况属实”的假设判定了。

    -----------------------------------------------------------

    何渺淼说完之后自己表现的很平静,但是其他人、甚至连一直旁听,沉默不语、稳如泰山的教官都坐不住了。

    教官站起来对着何渺淼说:“说下去。”

    何渺淼看了看周围已经站起来围成一圈的特别行动小组成员,画了一个关系图:“LGSS

    +=中了毒的LGSS,好比是父亲,LGSS好比是母亲,《风起陇西》好比是‘中了毒的LGSS’的成长环境。现在他大概处于幼儿或儿童阶段,有一个‘谍战思维’的类似法则。小孩子最主要的思维模式是自我意识占主导地位,就是认为自己是故事的主角——所以我才判断它认为自己是陈恭、荀诩或者‘烛龙’。”

    “我明白了。”秦龙说,“那它发送那些播报信息……”

    “是在试图弄清自己的身份。”何渺淼说。

    “对!如果它连阵营都分不清,这确实是它作出判断的第一步。”秦龙说。

    “等等等等。”教官说,“它判断阵营,为什么使用大宇宙超膜广播这种形式?这不是范围太广了一些、是明显不符合谍战思维的地方吗?”

    “所以我们说它是小孩子。”何渺淼说,“它的中心法则是‘谍战思维’,但是具体到方方面面,没有经验,更缺乏基本的‘谍战者’的常识。”

    “照你这么一说,还真是蛮有道理的。”教官抚着下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