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掌门的养成 » 第二十八章 拜师4

第二十八章 拜师4

    儒学大师朱参商和医师李伊莲是一对夫妻。两人的学馆开在一处三进的独立院子里。第一进分成儒学堂和医学堂两个单独开门的并列院落,两个院子之间有一个隐蔽的角门相通,第二进是两位先生的书房和会客室,第三进是居所,同时还有一间温室,里面培育了一些稀有的药材。这和其他师父的起居有所不同。其他师父和家人一起住在书院外专门开的住宅区里。朱先生和李先生因为两人都在书院教学,而且李先生需要时常照看草药苗圃,就在青峰书院内部开了个工作起居两用的小宅院。

    程宜武一行人来的时候,朱先生正在书房给学生讲课。“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朱先生一口气背诵了《大学》第一篇。

    “大学第一篇乃少年学习启蒙之篇,今日重读是为了温故而知新。同样一段话,同样一本书在人生不同阶段或者经历的事情有所不同或者心中所想的目的道路有所不同的情况下会有不同的理解,这也就是为什么经典可以常读常新。牧儿他日若要治国,必须记住要常常警惕修身。人居位越高,修身所面临的阻力越大,因为敢于向你直言不足的人会越来越少,阿谀奉承的人会越来越多,从而让你对自己的认识越来越偏离。你可理解?”朱先生又说到。

    “是,先生,学生明白。不知先生对于知止有什么看法?知止好像是一切的前提。此知止是止于至善的止么?那知止是说知道以至善为目标么?因为知道自己的目标,所以内心平静下来,平静之后可以心安,心安之后可仔细思考,而思考之后可以获得收获。是这个意思么?如果是,那至善又是什么呢?”李牧问道。

    说话间,程宜武带领众人已经来到儒学堂的正堂中。他看屋中无人,伸手牵了牵正堂匾额下的铃铛,一边高声说到“朱先生在么?打扰了。”朱先生这边也就听了铃声。于是他对李牧说“这是个好问题。外面来客人了,咱们下次再讨论知止和至善的问题。你先跟我一起见见新来的后生吧。”于是,朱参商带着李牧来到了前院大堂之中。

    “虽然您这几年不收学生,但是因为您会再儒学馆开几堂公开课程,所以我带学生来拜访一下您。”程宜武看到朱先生之后迎上去说到。“程先生客气了,吾愿效仿夫子有教无类,而若有幸遇一二贤才则吾更加深感欣慰。”朱先生回答到。说话间朱先生也和各位学子颔首示意。

    与前几位师父道骨仙风有所不同,朱先生长得心宽体胖,有些富态儒雅之风。“像是传说中子贡的气质?不过若是子贡的秉性应游于商旅或奔走于朝堂,不会隐居于书院”林枫儿看着师父默默想着。“李牧见过程先生。”李牧这时站出来给程宜武打招呼。程宜武冲他点点头,算是还礼。朱老先生的小弟子,他还是认识的。

    “啊,原来是他。”林枫儿看到李牧瞬间感觉儒学堂的陌生感降了许多,脸上露出放松的微笑,如雪霁初晴,阳光乍现。李牧这时正好向她看来,也扯起嘴角笑了。所以说,笑容是会传染的,就像哈欠和坏情绪会传染一样。他们就透过这传染的笑容心照不宣的打了招呼。

    李牧的笑是冲林枫儿的,但是却也吸引了别人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