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张家父子 » 第二十七章 串亲戚(一)

第二十七章 串亲戚(一)

    腊八一过,过了腊八就是年,年味越来越浓了。

    年前大概是各个集市货物最充足的时候了。对联、碗筷、杯子、笤帚......很多人家都要买新的,以迎接新年的到来。

    每年腊月都是每家每户最忙的时候。

    这个月份,不仅要做腊八饭、腊八蒜、包饺子、蒸包子、蒸馒头,还要扫房、采购各种年货、串亲戚等等。

    虽说平时过节也会串亲戚,比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但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视而又庄重的节日。哪怕中秋、端午有走不到的地方,在春节这个节日里,也必须要去到每个亲戚家。

    农家的串亲戚,是要各个长辈家都去一次。哪怕一年都见不到一次面,也要拎着大包小包的上门拜访。以免有礼数不到的地方,让人家挑礼儿。

    国人对于礼数,十分讲究。礼数不到,是要被人看不起的。

    今年照旧是张励开车带着张少坤,外出去各个姑奶奶以及舅爷等长辈家去送礼。二姑奶奶喜欢吃红薯,那就装上一麻袋红薯给带着;三姑奶奶喜欢吃面包,那就买上两大袋面包给捎着;四舅爷喜欢喝个小酒,那就买上两瓶白酒放在后备箱......

    这么多年串下来,张励基本摸清了每家长辈的喜好,买的东西也是深得老人的喜欢。就这么装来装去,也能装满一后备箱。

    有时候,除了买的礼品,张少坤也要给长辈们带点自家种的蔬菜。一人给带上一袋,平均分配,每家都能尝上一些。

    而长辈们收到张少坤送的绿色蔬菜,也甚是开心。毕竟自家产的,天然无污染,吃着也是放心。

    别看张少坤和张励每年送的次数不多,但这么一圈串下来,即便是开车,也要3、4天才能完事儿。

    串亲戚,是张家一直以来的传统。听张瑜讲,80年代的时候,张少坤都是独自一人过年出门串亲戚,张瑜则是留在家里接待随时前来拜访的亲戚。

    那个时候的张少坤年轻力壮,多年的下地生活,磨练了张少坤的体力。

    外出串亲戚,张少坤骑着自行车,二八大梁,长腿一跨就上车了。礼品则是放在后车座或者是后面的斜挎筐里,满满的几大包裹,一颠一颠的,挨家挨户去送。

    三姑奶奶是张少坤的三姑,从小看着张少坤长大的。每次去看张励爷爷的时候,都要给张少坤买些零食,也是打心眼里疼张少坤。

    三姑奶奶看他这么远还来送礼,每次都拉着他不让他走,非要留在自家吃顿午饭再回。张少坤则推脱还有很多亲戚没去,若是留下来吃饭,则就要耽搁送礼了,婉言谢绝了姑奶奶的好意。出门骑上自行车,又继续奔波。

    若是碰上大雪天,张少坤也不闲着。自行车骑不了,那就走路去,也不去远地方,先紧着临近村庄里的亲戚送,也能节省点送礼的时间。

    但若是某年赶上送礼晚,再加上亲戚多,张少坤常常每天天刚亮就早早地出门,直到天黑才回家。有些亲戚离得远,距离张家将近40里地,张少坤一来一回就是一天,也是着实辛苦。

    后来随着家里慢慢的有了些家底儿,张少坤则花“重金”买了一辆摩托车。

    有了摩托之后,张少坤便每次都带着张励出去串亲戚。毕竟男孩子嘛,若有一天张少坤“退居二线”,张励势必是要自己去串亲戚的。提前熟悉一下路线及礼节,也是很有必要的。

    再后来,家里有了第一辆汽车。

    汽车相对于摩托和自行车来说,风不吹日不晒,速度还快。张励开车带着张少坤出去,有时还能留在姑奶奶家吃顿饭再回,也算遂了姑奶奶这么多年的好意。

    张少坤感叹时代的发展,日子真的是越过越好了。

    长辈家基本上串的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张少坤的一些表姐弟了。

    这天晚上,张励和张少坤一商量,决定先去张励的二伯家,给他家送点红薯。这么长时间没见了,顺便在他家坐一坐,聊聊天。

    到了二伯家,正好碰见他家的小儿子也在家。若是往常这个时间,他家的小儿子总是要出去学武术的。张励疑惑的问了下,原来是今天教练有事,歇息一天。

    三人坐在沙发上,一句接一句的聊着。

    “小昊,别玩了,给你伯伯和哥哥倒杯水喝。”二伯转头对着歪倒在沙发上的小昊说道。

    小昊一边玩手机一边回道,“哦,知道了。”

    “唉,别麻烦了,又坐不长,我俩一会儿就回了。倒啥水,不渴。”张少坤笑着推辞道。

    “那就吃点儿水果。”二伯又扭头对着小昊说道,“小昊,别玩了,有耳朵吗?赶紧的,去厨房里把你姐前天买的苹果和橘子提过来。”

    “哎呀,知道啦!”小昊不耐烦的回答。

    “知道了还不快去!整天就知道玩手机,一回家就没别的事儿,天天抱着手机玩儿,早晚把眼睛玩瞎了!”二伯指着小昊怒气冲冲地骂道。

    “哎呀,烦死了!”小昊把手机往沙发一扔,不情不愿的去往厨房间拿水果。

    将袋子里的水果往茶几上一放,小昊刚想拿起手机,只听二伯说道,“洗呀!你这水果洗了吗?赶紧洗去!”

    小昊只得放下手机,拎起水果袋子又去往厨房间。

    “哎呀,麻烦啥呀,快别让孩子洗了,这大冷天的,吃啥水果!”张少坤劝道,说着就想起身把小昊拽回来。

    “你别管,让他活动活动,天天就知道抱着个手机玩,真不知道那手机有啥好的!来来来,先吃点瓜子!”

    二伯将茶几上的瓜子端给张少坤和张励,招呼道:“吃点瓜子,别客气!”

    “哎,哎!”张少坤应着,继续和二伯聊起来。小昊洗好水果,用果盘装好,放在了客厅内的茶几上,继而又拿起手机玩起了游戏。

    话说到一半,二伯突然起身接了个电话。

    “明天不想让他去,今天都比完赛了,明天还去干吗?”二伯在这边说道。

    “不行!我要去!”坐在沙发上的小昊突然发起脾气来。

    二伯电话没挂,冲着小昊开始嚷:“你明天去干吗?都没你什么事了,你去有什么用!明天给我去上学!”

    “我不!我就去!”

    “不行!明天老实去上学!都已经耽误一天的课程了!明天必须去!”

    “我不!”小昊将手机仍在沙发上,索性站起身和二伯对峙。

    “明天不让他去,让他上学去,行,就这样,挂了!”二伯挂断电话,对着小昊又是一顿吼,“还管不了你了!你明天必须去上学,眼见着都初三了,明年就中考了,还一门心思在武术上!我看就是惯坏你了!”

    “我不去上学!”

    “说这没用!你瞅瞅你妈给你惯的!”

    看着这父子俩的火气一个比一个旺,张家父子也劝不了,说了没三句话就起身出门了。

    灭不了火,只能远离“战场”,以免被“误伤”。

    关上门,屋内二人的争吵声透过大门隐隐地传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