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张家父子 » 第十四章 狗与猫(一)

第十四章 狗与猫(一)

    农家人喜欢养些家禽或者家畜。这在农村是很稀松平常的事情。

    有些人家会养些鸡、鸭、鹅等家禽,或散养,或圈养。但毕竟都是以家为单位来饲养,小户人家养的也就不多。一方面是为了下蛋自己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可以养大了卖掉换钱。

    张励小时候经常被灌输“遇到鸡、鹅,一定要离得远远的,不然会被咬”的思想,因而不知不觉间,在张励的潜意识中就留下了一种错觉,一种看见鸡和鹅就要被“咬”的错觉。

    虽然从未被咬到过,但是张励被追的四处乱跑的场景却在村子里经常上演。

    随着年龄的增长,张励的胆子也在慢慢变大。

    为了避免与它们正面冲突,每次看到鸡或者鹅,张励总会选择绕道。

    实在绕不过去,张励就会从旁边搜罗一下顺手的小树枝或者小石子之类的拿在手里,脚步放轻,假装不经意并镇定地经过它们,然后一路不回头地快速跑回家。

    推门,转身,关门,落锁,一气呵成。

    张少坤盯着跑地上气不接下气的张励,疑惑问道,“跑那么快干啥?后头有狗撵你啊?”

    “不是,我怕大鹅拧我!”

    “出息!”

    张励健康的体格,也随之从小就打下了基础。

    家禽养到一定的程度后总是要卖掉的,不然等到自然死亡就不值钱了。

    家禽被卖掉的渠道比较简单,或是由主人家自己逮住带到集市上去卖掉,或者是有小贩上门收购。

    村里经常会有专门的收鸡或收鸭子的小贩前来。即便现在,张励回家的时候,也能在村子里遇见一两次。

    小贩骑着自行车,在后车座的右边挂着一个铁筐,筐里放着捕家禽用的网。仿佛是标配般,每个前来收购家禽的小贩,都是如此的打扮。

    小贩围着村子一遍一遍的吆喝,嗓音洪亮,穿透力也很强,以致于张励躺在自家的炕上也能清晰的听到他们的声音,甚至还能通过声音分辨出这个小贩来自哪个村子。

    若是谁家要卖掉家禽,主人家无需四处去“围堵”小贩,只需站在门口等着即可。小贩吆喝到门口时,主人家便会上前拦下。双方商量好价格后,主人家便会协助小贩一起把鸡、鸭或者鹅用网逮住,放在铁筐内,而后由小贩骑上自行车带走,最终的归宿无人知晓。

    除了养家禽,规模再大一些的,若是人家手里的钱富裕,会专门在村子里买下一块空地,盖个小些的厂房,养上一群羊或者猪,全家以此为生。

    张励上初中时,经常在上学或者放学的路上,遇到放羊的“大部队”。主人家拿着一根长鞭子在后面,前面赶着一群羊。

    唯一的道路被羊占满,张励每次骑车到附近的时候,总会将自行车停到路边,让羊群先过。

    主人家也明事理,看到有人过来,便会抬起手中的鞭子,朝羊群的最前方猛的挥一下空鞭,口里还振振有词。

    这时羊群就会主动给张励让出一条小路,顺着小路,张励穿过羊群顺利回家。

    张励小时候,鸡、鸭、羊、猪,家里都曾养过。没错,就是没有养过鹅。不要问为什么,张励也并不想说。

    对于这些养过的家畜,张励印象最深的要数猪和羊了。

    张励的小学是在本村就读的,那个时候,附近村庄的同龄少年都会来这所小学上学。张励家和学校距离很近。

    近到什么程度呢?毫不夸张的说,一个课间十分钟,张励能在家和学校之间跑上一个来回。

    上学时,张励若是发现课本忘在家里了,下节课还着急用。一个课间,张励就能顺利的从家里把课本拿回学校,还能顺便拿上一个苹果回学校吃。

    偶尔张少坤在家碰上张励回来,以为张励逃课,怒气值立马上升,“不好好上课,回来干啥?”

    “拿东西!”张励说完,匆匆跑到屋里拿起落在炕上的课本,立马又百米冲刺般的往外冲,一点都不停歇。

    “上个学丢三落四的,你咋不把你自己丢了呢!”张少坤话说出三秒,得不到回应。再看张励,早就跑远了。

    咳,扯远了,继续说回猪。

    90年代的时候,张少坤在家附近垒了一个猪圈,养了两头猪,从小猪仔一点一点的养起。

    那个年代的猪,也没有饲料这一说,基本上吃的都是家里每次吃饭剩下的饭菜。张家同样如此。

    理所当然地,“倒剩菜”这个重任,就落在了张励的肩上。

    刚开始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张励感觉很新鲜。给猪倒食嘛,又不难,还能借机逃脱刷锅的“命运”,张励心里的小算盘噼啪乱响。

    给猪倒饭菜的地方比较高,张励每次给猪倒食,都要在脚下垫上两三块砖头,踮着脚往里倒。即便这样,张励也毫无抱怨,甚至吃完饭抢着要去给猪倒食。

    张少坤和张瑜的饭碗一放,张励立马起身开始收拾桌子,把吃剩的饭菜连同汤饭全都倒在一个盆里,端着盆就开始往外走。

    这一走,半小时都不见人影。

    第一次的时候,张少坤左瞅右瞅不见张励回来,心里还奇怪:这猪圈离家也不远呐!半小时了,爬都该爬回来了?

    心里放心不下,张少坤于是出门去寻张励,只见张励把给猪倒完食的盆放在一边,自个儿趴在猪圈的边沿上,看猪吃食。

    “猪吃食有什么好看的!赶紧给我回家,半小时了,还以为你丢了呢!”张少坤一边大声喊着,一边朝张励摆手。

    这个时候,张励才回头拿起盆,不情不愿的往家的方向走去。

    一次、两次......次数多了,后来张少坤也懒得去寻了。半大小子了,反正早晚自己能回来。

    除了家外的猪,张少坤的院子里还养过一只小羊。张励对于这只羊最深的印象,大概就是下崽了。

    小羊产崽的时候,张少坤自己忙不过来,于是叫上周围邻居一起给羊“接生”。众人围观,里三层外三层,不知道的还以为要“杀羊”呢!

    大人们有条不紊的忙碌,小张励插不上手,也无法近前,于是就站在一边,攥着拳给自家的羊“加油”,

    “嘿哟!嘿哟!嘿哟!”

    张励一本正经给羊“助威”的模样,逗笑了前来帮忙的邻居。这个事情也成为了后来张励每次被邻居们提起时,总会出现在邻居口中的趣事儿!

    张励上初中后,家里就把养的这些羊啊,猪啊之类的全都卖掉了,之后再没养过。

    除了张少坤开始爱干净之外,另一个原因就是活计太多,而张励学业又开始加重,家里实在忙不过来,索性就全都卖掉,一心一意铺在家里的地块儿上。

    从那之后,张少坤家只养两种动物---狗和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