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春黛锁明台 » 第67章 玉卿往事(2)

第67章 玉卿往事(2)

    “我和明文是知己,是单纯的知己!我懂得他在那个位子上的无奈。他的后宫,想要的只是无尽恩宠的富贵,为自己的家族争利益;他的臣子,不以国事为重,反而沉浸空发议论博虚名。在后宫闷,在朝廷乏,你们知道他在那里有多寂寞吗?他也就只能到我这里,至少还能聊诗词歌赋聊人生呀!我是从小便被家人卖到南院身不由己,他是坐上到位置要去承担自己没法承担的重任,我们两个都是孤独的人。”

    了尘大师喃喃自语到,浑浊的眼睛变得更加空洞茫然,他仿佛陷入到无尽的回忆中。

    “当时在南院,明文君常来,有时他在我这留夜久了,就会有呼吸喘急之症,有时咳得太厉害,跟着他身旁的一位翰林学士顾雍就会给在服用一粒黑色药丸,那药丸就是玉魂膏做的。刚开始还好,但是后来,随着明文君喘急症频发,甚至还出现癫狂现象。有次我路过徐中堂的房间,听到他正和那顾雍密谈,本来我不想偷听,但听到他们谈话有提及到明文君,我就在那听了一嘴。”

    “因为明文君在朝时,重用马子澄、黄泰等三人,顾雍不满那三人的主政建议,作为翰林学士且是太子的老师,他竟然与当时的皇后马氏,偷偷给明文君服用玉魂膏。”

    “玉魂膏?这膏方我好像在《仙踪录》听说过”姜黛说到:“《仙踪录》上说仙人冰肌玉骨延年益寿,吃的正是这个。”姜黛说到。

    “呵呵,仙人是不是吃这个,老衲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会要人命。”

    “那玉魂膏是什么?”朱浅风追问到。

    “那膏方初服用时,你脑门上会涌起一团热气,眼前一片光怪陆离,身上燥热异常,心口一股股疼袭来,但是全身筋骨却软绵绵,久服让人上瘾。”了尘大师说到。

    “这玉魂膏制作十分复杂,用朱砂、钟乳、白英、紫英、珊瑚、琥珀、金箔磨成粉,混上深山石斛、天山雪莲、三两重人参、百二十年首乌、花甲之茯苓、万年老树野灵芝、海底珍珠、冬虫夏草、戈壁苁蓉,春熬煮七七四十九天,夏火烧天九蒸九晒,秋落雨捣八十一下,冬蕴藏一整个阴天,最后才制成此物,在第二年第一个月圆夜,用金银罐密封一年后,此膏才真正完成。”姜黛说到。

    “玉魂膏能不能延年益寿不清楚,但是催命倒是很绝。元朝东世王吃了这个,刚开始的确容光焕发,后面到院子里都要七八个佣人扶着,最后竟然背长烂疮,痛绝而亡;还有好几个达官显贵的世子,吃了这个后面癫狂不已,看到人就拿刀砍杀,甚是恐怖。而且吃了这个,男子长久下来纤柔无力。”了尘大师说着。

    “以前我也听爹说过这玉魂膏,说元朝时,这玉魂膏大多都流传在宫廷或者高门大族之间,后来因为这膏方能使人发狂,所以在本朝,这个玉魂膏是被禁的,王公子弟或是军中将士有服食此物的,一律剥夺爵位和头衔。”姜黛说到。

    “顾雍既然给明文吃玉魂膏,应该不是想要明文君的命,而是让明文君无力主持朝政,这样他就能把持当时的小太子,再加上皇后马氏的支持,这样他就能在朝堂上完成他的政治主张了。”朱浅风慢悠悠地说到。

    “是的,王爷说的不错,可是当时的陈玉卿不清楚,只是单纯觉得这药丸甚是阴毒,本是救人的方子,怎么最后会让人心智迷失?后来玉容公子告诉我,之前他在服侍一位游医的时候,也听过玉魂膏,北周皇帝如果想赐死那位妃子或官员,会把这玉魂膏赐给他们,这玉魂膏会慢慢腐蚀他们的五脏六腑,然后痛苦地死去。”

    “当时我的想法只是要救明文君。背地里我偷偷地查看医书,终于在一本《千草方》的古籍里查到,硫石对玉魂膏中的毒性有抑制作用。后来我通过玉容公子,找到那位游医,并跟那位游医学了些医术。捻指不觉过了一年光景,因为你祖父打到了金陵,大家逃的逃,散的散,当时跟明文君有关联的不是被杀就是被捕,吓得我逃出了京城,但是有传言明文君扮做僧侣逃往南洋,所以逃出京城后,我就往南洋走。”了尘大师慢悠悠地说到。

    “那大师是如何进入太医院的?”朱浅风接着问到。

    “茫茫人海,要寻明文君他们如大海捞针,再加上当时全国都在海捕明文旧党,我当时风声鹤唳,想如果要活着,就不能以陈玉卿身份示人。当时逃至梅州,岭南多瘴,我在一村落得了痢疾,虽然命被村里一位赤脚大夫捡回来,但形销骨立。”

    “这时我想起《战国策》范睢说秦昭王时,引用殷商时纣王叔父箕子,因不满纣的昏庸无道漆身为厉以避杀身之祸的故事。我就用铅石敷面,让脸上长满了风癣,病,又再用铅石敷面,如此反复三四次,肌肤粗糙如老树。明文君曾说陈玉卿的脸是天赐之物,在脸上看不到忧伤,帝王之家不懂人间疾苦,那是因为把忧伤藏在心里,那种伤,才是最痛的。”

    “我就这样村里跟那位赤脚大夫学医,有一天我在他家找到一本《燊奎论》,里面有记载硫石的各妙用,但并无治疗玉魂膏详要。后来有一日,村里来了一位操着北方口音的男子,他刚来就得了痢疾,我就对他进行救治。”

    “那位男子自称姓胡名濙,在康复疗养期间,虽然他说自己是走南闯北的商人,但是从他谈吐举止,却像饱读诗书之士。而且他对宫中掌故十分清楚,对当初明文君在京城的事情非常了解,所以我觉得他有可能是宫中派出的暗探,可能跟我一样,也是为了寻找明文君下落。”

    “有一日在闲聊,胡濙跟我说他要回京,要回去给大掌柜复命。我猜想他或许有明文君的消息,要跟他回京,说不定我还能见到明文君。后来他跟我提及宫里的太医院准备扩招,我当时计上心头,就跟他一同来到金陵,然后我就报名参加了太医院选拔。”

    “后来我通过层层考试,终于进入太医院。在太医院期间,我心无旁骛,脑海里只想精进医术,如果来生还能遇见明文君,我定要为他尽一份绵薄之力。三年下来,我从医官即将升任御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