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苟出个千秋万代 » 第一章 名士出山

第一章 名士出山

    燕京城中,一片素缟,哭声震天。

    一代雄主薨殒,临终任命三位顾命大臣扶持小公子即位。

    朝中诸位大学士仅商议片刻,便决定将燕王谥号定为“宣”。

    对此,满朝文武无一人质疑。

    百年前燕国内忧外患,宗室暗弱,世家把持朝政,外有北蛮虎视眈眈。

    宣王乃先王诸子中最不起眼的一位,被朝中大臣强行推上王位,幼年继位,名为王上实为傀儡,手上一兵一卒也没有。

    只得以懦弱示人,朝上不发一言,暗地里分化拉拢,仅数年便将国内实力分为几派。

    趁几派明争暗斗之时默默收拢权力,暗地里拉拢禁军,培养宗室。等几位大佬反应过来时,宣王的王位已稳如泰山,主动权易手后便开始高歌猛。

    建学堂,立暗卫,整顿边军,将朝堂诸公压得喘不过气,更是举全国之力重新打造腐化孱弱的四大强军,分别以“青龙”“白虎”“玄武”“朱雀”命名。

    宣王50年,一道旨意下达,禁军血洗燕京,四大军团游走各州,几乎将毒瘤般的世家一扫而空。

    宣王70年,暗卫更名为麟卫,从地下势力正式进入朝堂,开始打击江湖帮派。

    宣王80年,燕军悍然攻入北蛮,将与燕国相邻的最大部落一举打残。

    宣王85年,宣王感应到自己大限将至,便想将在齐国为质的长公子召回接掌大位。

    毕竟长公子幼年命运多舛,深知百姓疾苦,且母族势弱,无外戚隐患。但与齐国交涉数年未果,长公子依旧无法回国,麟卫策划十几次行动均以失败告终。宣王寿元将尽也不敢轻启战端。

    思前想后,宣王于弥留之际,索性立了母族最强的幼子姬瑄。

    姬瑄的母妃乃是丞相周勃的幼女,进宫没多久便怀上了姬瑄。

    宣王并不担心周家图谋不轨,反而姬瑄长大后可以轻易掌控周家。

    毕竟如今局势与他即位时已完全不同。宗室已经成长为庞然大物,四大军团也只认燕王。

    殡天前立留下一道旨意,立幼子为王,周贵妃为后,丞相周勃、太尉林立,御史大夫姜韬监国。

    三人中,姜韬与他相交于危难之际,是第一个向他表忠心的官员。

    周勃与林立皆是他提拔的寒门子弟。

    他已经把能做的做到了最好,至于以后会如何,只能交给时间安排了。他已经很累了,只想永远的睡下去……

    宣王共在位88年,享年104岁,在这个世界属于绝对的短寿,毕竟整日里在案牍中操劳,几乎没有修炼过。

    将风雨飘摇中的帝国拉回来注定是要付出代价的。

    牺牲一人,造福燕国数十亿百姓,其中得失,不足为外人道也。

    灵柩前,年仅二十的周贵妃抱着襁褓中的小公子不住抽泣,看不出几份真心几分假意。

    殿下,三位顾命大臣对望一眼,最终丞相,亦是国丈的周勃上前几步。

    看着自己刚进宫一年便成了寡妇的女儿,长叹一声,但目光转向女儿怀中的外孙,哪怕沉稳如他也忍不住一阵激动,以后燕王室就有他周家一半血脉!

    但经历数十年宦海沉浮,心中想法自然不会轻易露在脸上。

    当即面带悲痛的对女儿躬身道:“贵妃娘娘切莫过度悲伤,国不可一日无主,当下应尊先王遗诏,尽快扶持公子登基。”

    周贵妃看了眼亲手把自己送进宫的父亲,没有说话,默默点了点头……

    ……

    燕京城外,一架极其奢华的马车正在缓缓向前,车夫赫然是极其少见的八品武夫。

    车内坐着大名鼎鼎的文豪王逸,和他的一众徒子徒孙。

    王逸出身落魄世家,幼时便以早慧名动四方,及冠后周游列国,诸国王室皆奉为座上宾,各国共主周王更是盛赞其文采天下无人能出其右。

    虽说如今各国战争不断,武道昌盛,但治理天下却是粗鄙武夫做不来的,似王逸这等文豪,是列国争相抢夺的。

    是以,归国后燕宣王许以高官厚禄,然而王逸无心权势,婉言拒绝。

    时任郎中令的姜家族长姜韬看中王逸文道巨擘的身份,不惜以幼女拉拢,期望王逸入朝为官,与姜家守望相助。

    王逸见过姜家小姐后欣然应允,姜韬欣喜若狂。

    三书六礼,拜过天地之后,亲眼看着二人步入洞房。心中对这个文采斐然的女婿极为满意。

    然而第二天却被下人告知,新婚夫妇二人留下一封书信连夜逃向了封州。

    知道最疼爱的小女儿被女婿在洞房花烛夜拐走,气的姜韬三尸神暴跳,连忙遣人去追,却被姜小姐喝退,姜韬气急,却又无可奈何。

    王逸夫妇回到老家封州后安心生儿育女,教导族中后辈,又建立商队,如今已是一方巨富。

    几个孩子中,长子王珣武道天资不凡,又生性好斗,少年时离家闯荡,不但领回来个漂亮媳妇,还在江湖中打出了赫赫威名。

    虽说儿媳是个江湖儿女,但他王大儒自认不是迂腐之人,欣然接纳,邀来亲家风光大办了一场婚礼,如今已完婚一年有余。

    但不久前自家好大儿因为混迹江湖时的不俗战绩,居然上了大燕的幼麟榜!自此来王家挑战之人络绎不绝,无数人想拿儿子人头扬名立万,刺杀下毒无所不用其极,甚至还有老家伙不顾面皮以大欺小!

    幼麟榜乃是大燕官方所出,含金量极高,上榜等于被朝廷认可,杀了王珣登榜后可以向大燕求官。

    王家虽是老牌世家,但没落已久,族中并没有人在朝为官,只有个旁系在边军做了个镇守。王逸崛起后有不少武道强者追随,但朝中无人,便镇不住江湖上那些亡命之徒,况且儿媳身怀六甲,生产在即,哪里能整日担惊受怕。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眼看挑事的人实力越来越高,王逸终于坐不住,待孙儿出生后只看了一眼便起身前往京都。

    于封州养望数十年,著书立说,声势不降反增,被好事者吹捧为诸国文道领袖。

    凭自身名望,进京求个官做不难,只要成了自己人,自家儿子的麻烦自然迎刃而解。

    “老爷,京城到了。”

    王逸闻言整了整衣冠,下车注视着燕京高耸入云的城墙,轻叹了一口气,为自己入京后的命运担忧。岳丈大人姜韬如今已贵为三公,又受先王托孤,已是位极人臣。前些年虽有矛盾,但两家从没断了书信来往,逢年过节还会送些礼物。

    他自然不会不担心岳丈记仇,毕竟过几天老妻也会入京,夫妻二人去说些好听话也就是了,一家人没什么过不去的仇。

    但如今新王即位,京城风云变幻。

    子弱母壮,焉能不起争端?

    自己如今却要主动踏入这旋涡中心。

    时耶!命耶!

    也不上马车,徒步向前走去,车上几个弟子也赶紧下车跟在后面,一行人一架车,缓缓走向大燕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