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嬉 » 第四章 谋划

第四章 谋划

    吃过回门宴之后,一家人又聊了会家常,期间贾珠声色并茂地说了几个符合这个时代的笑话,听得李母和李纨笑声连连,就连一向端庄的李守中也忍不住摇了几回头,对这个女婿有些另眼相看。没想到贾珠有这一面,这个时代的男人,尤其是读书的,很少有放下身段做这种事,一家有这么一个人,想来日子过的不会太闷。

    到了分别的时候,李纨母女两个人都依依不舍,红了眼眶。回去的马车上,李纨已经知道李守中夫妇要回江南老家的消息,整个人忍不住依在贾珠怀里抽泣。贾珠大手环着媳妇柳腰,轻轻抱住,安慰道:“这不是还有些日子吗,你要是想念岳父岳母我亲自带你过来看望就是,再说金陵也不算远,又有不少亲朋故交在那里,日后我寻机会带你下一趟就是。”

    这个时代的女子嫁了人轻易不能回娘家,再加上李纨也知道李守中辞官是因为身体不太好,此次回金陵养老,下次再见恐怕.......

    生离死别之事总是让人伤心,也难怪李纨如此难过。

    贾珠多活一世,对这些看淡了些,珍惜好当下,日后无愧于心就是。

    边安抚着李纨,贾珠的脑中也飘到了江南之地,想了很多事情,他有预感日后必要下江南一遭。

    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大本营便在金陵,贾家虽搬到了京都,但那里还有十二房族人。薛家祖上虽然是紫薇舍人,但薛姨妈的丈夫已死,薛家日落西山也就难免,不过此时薛姨妈家还没上京投靠贾家,想来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一事尚未发生。王家的王子腾现在在京都为官,任京营节度使。史家因为贾母的关系和贾家还有些联络,和其他两家已经貌合神离了,不复当初一荣俱荣之貌。

    另外,荣府嫡女贾敏和巡盐御史林如海之女,金陵十二钗正策双首之一,绛珠仙草转生的林黛玉还在扬州。

    虽然记忆中好多事还没拉开帷幕,但贾珠得未雨绸缪了,岳父李守中那番提点贾珠虽然大多知道,但话说出来也加深了贾珠的危机感。

    贾珠必须尽快在贾家拥有话事权,做上贾家这艘船的掌舵人。不让它再往前世的死路驶去。

    要做到这些权力是必不可少的,贾珠先打算考取功名,今年的秋闱大比若能中试,原则上即获得了选官的资格,到时就容易操作了。

    还有,贾家的经济危机问题,虽然此时离前世的开篇时间还有些时日,但贾家的入不敷出早有端倪,还能撑这么多年,不过是仗着烂船还有三根钉。

    前世王夫人把管家大权交给贾家大房媳妇兼侄女王熙凤,开始吃斋念佛。这里面固然有贾珠死去,元春被送入宫,王夫人失去一双儿女心灰意冷的原因,但王夫人管家这么多年,不可能看不出贾家存在的财政问题。

    以致后来到了王熙凤管家,竟为了些许银子去做插手诉讼,放印子钱等一系列勾当.......

    最后落到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的结局。

    贾珠其实也想过找些穿越者前辈做过的勾当来赚些银子,但暂时没有好方法,权力固然重要,但没钱也寸步难行啊。

    想到家里那些海外番人进贡带来的西洋钟和玻璃镜,还有贾母戴的老花镜,贾珠心里一阵唏嘘,也不知道现在大洋彼岸是什么样子,内忧外患皆有啊。

    贾珠迫切拥有力量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他现在所处的这个朝代叫做大楚,前世没存在过的国家,明朝以前和前世大体相同,也就一些细枝末节发生了变化。

    转折点是崇祯十七年,李鸿基起义军攻陷京都,这时边关又有外族趁机作乱,全国上下乱做一团,民不聊生,崇祯帝在煤山自缢。明宗室和文武大臣大多逃亡南方,起义军彻底占领京都后,快速南下,江南多地相继沦陷。

    本朝太祖张玄著时任南明兵部尚书,与钱肃乐等人举旗起兵讨伐逆贼,联络十三股农民军,并与东南乘势崛起的郑森配合,亲率部队连下江南二十余城,收复扬州金陵等地,又奉鲁王监国,随后与众将领北伐征战多年,终于平定天下大乱,收复汉家万里河山。

    中途鲁王因病逝去,并无后人,众将领便拥张玄著为帝,建立大楚,定都神京。

    随后太祖大赏有功之臣,四王八公便由此而来,贾家先祖贾演贾源功勋卓著得封宁国公,荣国公。

    贾珠虽然记得前世红楼梦中比较重大的事情,但经过这些时日的观察,发现不少事情发生的时间和人物的年龄都和原来有不小偏差,贾珠对此也只能看一步走一步。

    在贾珠思考这些事情的时候,马车已经回到了宁荣街,在经过西廊的时候,一个衣着朴素饥黄面瘦的半大小子看到周瑞亲自赶着马车,犹豫了下还是跑着上前行礼道:“不知是哪位长辈出行,贾芸在此有礼了。”

    周瑞被贾珠敲打一番,内心不由自主地积了一些怨气,本来无处可泄,此时冷不丁地吓了一跳,看清楚说话的人后,骂道:“贾芸,好好的你拦什么路了,还叫这么大声,随后又换上恭敬的语调,这是西府的珠大爷.....

    周瑞还想接着说话,被里面听到动静的贾珠打断了,贾珠先对身旁恢复正常的李纨说道:“先坐一会,等我处理些事情。”随即下了马车。

    看到面前这个明显营养不良的少年,贾珠叹了叹,开口道:“你就是五嫂家的贾芸吗,你爹的后事都料理完了吗。”

    贾芸看着面前这个衣着光鲜亮丽,身份地位也和他天差地别的族叔,越发低了头,恭敬回话道:“劳珠大叔牵挂,父亲的后事舅舅帮忙料理好了。”

    贾珠正色道:“抬起头说话,身为贾家子孙你并不比别人差,只要你肯努力,这些以后你都会有的。”

    说完又对旁边的周瑞说:“跟太太说,从我月俸上支四十两银子给五嫂家的。”

    然后又接着对贾芸说:“叫五嫂多做些好吃的给你补补身子,正是长个头的年纪,然后去族学里交份束脩,也不求你读出个什么,先把字认全了,今后不想读书了,也有的事让你做。对了,你家的田产我会找你舅舅讨回来的。”

    贾芸闻言感动的痛哭流涕,多日的委屈爆发出来,少年丧父,加上家里过得贫困,整个人都很自卑,本以为有个亲舅舅帮忙,谁知这个舅舅借机料理丧事,把家中为数不多的田产等财物据为己有,让本就雪上加霜的家庭更加困难。

    贾芸感觉在贾珠面前无所遁形,这个族叔一下子看破了他的心思,还帮他讨回公道,改善生活,还帮他安排好了人生道路,这怎么不让人感动呢。

    贾家虽有不少族人在京,但对孤儿寡母俩都不怎么在乎,不来欺负就不错了。

    贾珠见状拍了拍贾芸的肩膀,心里想到前世贾家抄家后贾芸的义举,好好努力吧,少年!

    回到了荣府之后,贾珠心里还在想着事,以后得多找些人才帮忙啊,不然日后这么多事自己总不能亲力亲为,这贾家也是时候换下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