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盛唐神录 » 第15章 人生际遇

第15章 人生际遇

    此时的杭州城,远没有后世看起来的那种5A风景名胜地的感觉。

    没有白居易筑起的白堤,也没有苏轼建起的苏堤,更不要说很久之后的杨公堤了。

    西湖那就是年年泛滥成灾的大灾区。

    不是什么穷苦人家,是不会往那头住的。

    虽然经由著名风水堪舆家称,那是块风水宝地。

    但风水再好,它也住不了人啊!

    那一带,还是很荒芜的。

    直到再往后数年,特别是李泌来了,才从杭州城的居民用水着手,逐步对杭州城进行改变。

    此时的杭州城,唯有山,还有一条奔涌的钱塘江,可为之一观。

    是以李白的诗中才会写到“观涛憩樟楼”。

    樟楼是当时观潮胜地,于樟楼上观赏钱塘江,是为当时人的一大乐事。

    每当钱塘江潮水退去,滩涂上的潮沟,就会浮现出如同大地之树般的自然景观。

    李白在樟楼停留数时,见到了潮沟形成的景象,自然大为赞赏,诗兴大发。

    又有深幽山中,秋风徐来的天竺寺锦上添花。

    更叫他再次钦佩于杭州城的风景。

    此时的天竺寺,便是李祜穿越前杭州的下天竺,法镜讲寺。

    不过老杭州人忌讳下这个字,统一叫做三天竺。

    李祜反复诵读着这首诗,心中的澎湃之意,仿若身处其中。

    见李白之所见,观李白之所观。

    唯有蕴含其中的傲意与狂气,他没那个胆子去体会。

    李祜觉得,自己应该做个很苟的人。

    能在将来的战乱中,苟活下来就行。

    不是都说,“唯愿我儿愚且鲁,无病无灾到公卿”吗?

    他已经是公卿,愚不愚,鲁不鲁,都没关系。

    无病无灾就成了。

    至于狂与傲,也都不是什么好事。

    凡事过犹不及。

    李祜觉得,自己现在这样平平凡凡的,就很好。

    但李良不这么看。

    难得鼎鼎大名的从叔李白前往杭州城来探望自己,怎么说,他也得多多少少拿出点东西来,显摆显摆不是?

    至少证明,自己虽然在长安寂寂无名。

    可在这杭州城内,还是很有地位权势的。

    若要叫李祜知道他耶耶心里乱七八糟瞎想这些,保不准一顿小拳头把人给砸清醒。

    李良令仆从自杭州城的酒肆中,挑选了两名姿色颇佳的妓子,得意地领到李白面前。

    “从叔久不至江南,如今得闲,不如同我一道同去会稽。”

    会稽是西施故里,也是有名的出美人的地方。

    李白好酒,自然也好美人。

    只远观,不亵玩,纯欣赏的那种。

    是以他名气大,绯闻却不多。

    李白听闻要去会稽,痛快答应。

    二人携着妓子,同坐五马大车,自杭州城出发一路南下。

    到了会稽的东山,马车停下。

    李良左一个小娇桃,右一个小芳李。

    左拥右抱,真是好不快活。

    两位妓子也颇会来事儿。知道这次邀请自己的,乃是杭州城的使君,殷勤备至。

    她们倒也不图李良会给自己赎身买回家。

    只盼着结束后,能多得些银钱,也好让自己过上几天好日子。

    李白自东山远眺,群山连绵。

    又见李良携妓游戏。

    两位娇桃芳李的妓子在草地上打闹,穿着又鲜艳。

    宛如绿镜之中的亮色。

    李白见此,不由吟哦道:“携妓东山去,春光半道催。遥看若桃李,双入镜中开。”

    李良耳朵一动,听得这首诗,不由心中又是一番大喜。

    这是从叔给自己的第二首诗了。

    他本人平庸,无甚才能。

    可也存着日后能青史留名的心思。

    有从叔李白这两首诗在,往后史书中,人们就不难见到自己的影子了。

    李良赶紧撇下身侧的两位娇艳妓子,朝李白大拜。

    “多谢从叔赐诗。”

    李白挥挥手,“不过是偶然来了诗兴,算不得相赠。且作几首小诗玩乐一番罢了。”

    他指了指李良,“倒是你,这个杭州使君,过得颇是逍遥自在啊。”

    李良自嘲:“左右就要回长安了,再不逍遥快活几日,等到了长安,哪里还会有平康坊的人瞧得上我?”

    他叹了口气,“也就是在这里,还有人把我当回事。”

    李白无言。

    他去平康坊,从来都是很受欢迎的。

    唯独在自己最向往的朝堂上,屡屡受挫。

    从某种角度而言,李白认为自己也算是个失意者。

    不过那天李祜的那番话,倒是有些动了他的心弦。

    做人,不一定要做官。

    那么自己可以做些什么呢?

    李白有些迷惑。

    他自幼通读书经,长成后,游览各地,隐居山林,吟诵各类经书。

    此时却无法得到一个真正的答案。

    他内心真正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是万人敬仰吗?

    不,他已经做到了。

    李白觉得,自己似乎因为李祜的那番话,陷入了魔障中。

    他内心自嘲地笑了笑,看来此番离开江南东道后,需得寻个僻静之处,好生再研读经书才是。

    两名妓子被撇下冷落,不由撅起小嘴,上前闹腾李良。

    李良乐得被如此殷勤对待,简直乐不思蜀。

    回什么杭州城呀!

    一回去就要和各种公文、应酬打交道。

    他又不是什么人精,哪里争得过那些老狐狸们。

    还是这样好,与美人相伴同游。

    观美景,赏美色。

    恰在此时,远处的马蹄声由远及近。

    马奔得极快,顷刻间,便到了他们跟前。

    李良脸色顿时垮了下来。

    莫非又是什么要紧公文,要自己回去处理?

    这样看来,还是早早回长安的好。

    杭州城的琐事太多,打扰自己兴致。

    可来者却不是寻李良的。

    乃是李白的家仆。

    那家仆见了李白,纳头就拜。

    “郎君,娘子于安陆重病,盼着郎君赶紧些家去。”

    李白不由脸色大变。

    许氏竟然病了?!

    许氏乃是唐高宗时期的宰相许圉师的孙女。

    她与李白经孟浩然撮合,成了一对。

    乃李白的元妻,与他育有一子二女。

    可惜一女幼时早夭。

    是以当日宴席时,李白担忧李祜身体,正是因为自己经历过丧女之痛。

    如今本与自己要相携一生的许氏,竟然也要离开自己了吗?

    李白眼眶不由些许湿润起来。

    他朝李良匆匆拜别,骑上家仆骑来的马,一路朝着码头的方向去。

    回安陆,还是水路要来的快些。

    至于行李,自然有李良会打包好,沿途替他送回去。

    李白用力挥动着马鞭,腰间的佩剑有节奏地敲打着马鞍,铛铛作响。

    你可千万要好好儿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