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红楼贵女 » 第059回 六礼束脩

第059回 六礼束脩

    宝玉的话音刚落,只见鸳鸯从贾母的房里走了出来,抬眼从小书房的窗子里看见了宝玉,便向里边喊道:“宝二爷,大小姐在房里吗?”

    元春正在检查宝玉的功课,听到鸳鸯的声音,就知道贾母叫自己有事呢,连忙起身站到窗口,向鸳鸯问道:“在呢!鸳鸯,老太太那里有什么事儿吗?”

    鸳鸯在窗外的抄手游廊里屈身向元春施了一礼,道:“老爷和太太来了呢,说是要商量明儿个去李大人家里拜访的事情,老太太请大小姐这就过去。”

    元春点头应道:“知道了,鸳鸯,你先去回老太太,说我安排好宝玉的功课之后就马上过去,让老爷、太太和老太太先商量着吧!”

    “是!”鸳鸯在窗答应着,转身进老太太房里回话去了。

    这里元春向宝玉道:“今儿个呢,你把韩愈的这篇《师说》背一背,然后,用小楷抄写五遍。”

    宝玉点点头,拿着书坐到书案的一旁背书去了。

    史湘云瞪着一双黑黝黝的大眼睛,一副小大人的模样,向元春问道:“大姐,那,我呢?”

    元春弯腰把史湘云抱到书案后边的椅子上,道:“云儿,你今儿个,就临摹王羲之的字帖,能写多少是多少,不要求多,只要求写得好,好吗?你看见二哥哥背完书,就和他一起玩儿一会儿子,写得累了,就让二哥哥教你读一首唐诗,可好?”

    “好!”史湘云奶声奶气地应着,一反玩耍时的刁钻顽皮。

    元春安排好宝玉和史湘云的功课,便起身向贾母房里走去。

    跨进门槛,看见屋子中间一排溜儿六个丫头,手里托着各色物品,王夫人正一件件地拿给贾母瞧着。

    元春看了,便知道这是给自己准备的拜师礼了,于是向前,一一行过礼后,走到贾母的身后站着,听着王夫人的介绍。

    王夫人声音柔和,不急不躁地向贾母徐徐说道:“老祖宗您看,这是刚刚准备好的六礼束脩。”她一边说着,一边从丫头们手里的托盘里一一拿给贾母看着。

    “这是一把碧绿的芹菜,寓意也很好,希望咱们的春哥儿,以后更加勤奋好学,古人不是说,‘业精于勤’嘛。”

    王夫人放下芹菜,走到下一个丫头的面前,只见托盘上放着的,是几个精致的盒子,王夫人将盖子打开看时,原来是四样吉祥物品:莲子、红豆、红枣和桂圆。

    王夫人伸手轻轻抓了一些在手中,只见莲子洁白饱满,犹如珍珠一般颗颗莹润,中间的莲心更是碧绿似翡翠一般,令人赏心悦目,王夫人笑道:“这是咱们自家的荷塘去年收的莲子,经过精挑细选的,也就得了这么九十九颗,一直存着不舍得用呢。”

    贾母笑道:“也难为你有心了。”

    王夫人委婉笑道:“这还不是媳妇份内的事吗?”说着放下莲子,有抓起几颗红豆到贾母的面前,看时,只见红艳欲滴,犹如红宝石一般,令人爱不释手。

    贾母满意地点点头,又看了红枣和桂圆,以及数十条干肉,都是绝好的精品。于是笑道:“这些个东西,也就是取其美好的寓意罢了,谁还真拿这些去做饭吃去不成?”

    王夫人道:“咱们这样的人家,自然要讲究一些,宁可多备一些,也不能失了礼数。”

    贾母点头满意。

    王夫人又指着托盘里的黄金和放在地上打开着盖子的一箱白银,笑道:“春哥儿刚被皇上召见之后的第二天,李大人就命人送来了丰厚的贺礼,并且和老爷谈得也很融洽,这足以说明,李大人也是有心和咱们府上交好的,媳妇儿想着,咱们不如,也借着这次送春哥儿去李大人家的机会,顺便给李大人表示一下咱们的心情才是,所以呢,又多备了这两百两黄金和一千两银子,老祖宗看着,这些礼品可还得当?”

    贾母凝眉片刻,道:“你想的很是,这些金子和银子呢,依着你的意思安排,也就是了,另外,还是再派人去古董库房里找找,看有什么文房四宝之类的古董,挑上一件好的送给李大人吧,读书人嘛,都喜欢这些的。”

    王夫人听了,含笑应道:“还是老太太想得周全呢,媳妇而是再也想不到这上面去的。”

    说完,又忙命身边的丫头叫了周瑞家的来,王夫人吩咐了一番后,周瑞家的便领着两个小丫头子去古董库房去找东西去了。

    元春见状,连忙起身向贾母和王夫人笑道:“她们哪懂得这些个?还是,孙女儿随着她们一起去看看吧。”

    贾母点头应允,元春便向贾母、贾政、王夫人行礼告退,然后,和周瑞家的一起匆匆出去了。

    这里,王夫人便命丫头们细细地将各色礼品一一包装好了,又命鸳鸯暂且保管着,等着元春找了古董来,明儿个好用。

    贾政一边喝着茶,一边又和贾母王夫人讨论着元春去国子监读书的琐事,不过两盏茶的功夫,元春便和周瑞家的一起捧着一个木质的笔筒进来了。

    贾母见了笑道:“还是咱们春哥儿眼光毒啊,上去就找出这么一件宝贝来了。”

    王夫人听了,笑道:“老太太,她一个小孩子家不懂这些古董,您快给看看,可使得吗?”

    贾母接过元春手中的楠木笔筒,端详了片刻,然后走到门口的阳光底下,又仔细瞧了一会儿,这才向王夫人和贾政点头赞道:“咱们春哥儿的眼光,还是不错的嘛,瞧瞧,居然把这个金丝楠木的笔筒给挑了出来,真是难得呢。”

    元春站在贾母的身旁笑道:“老祖宗,听人说这楠木是四大名木之一呢,可是我始终也弄不明白,这楠木到底好在哪里,您快给讲讲吧,孙女儿也长些见识。”

    贾母满眼欢喜地望着元春,笑道:“今儿个,你可好好听着,只怕这件东西送出去,以后再想见到这么好的楠木,怕是不太容易了呢。”

    接着又道:“这楠木啊,自古以来就是一种稀有的珍贵木材,分金丝楠木、香楠和水楠三种,其中呢,又以金丝楠木最为珍贵,几乎和黄金是一个价了呢,咱们的这个笔筒,便是金丝楠木。”

    元春听了,不觉惊讶道:“真的呀?老祖宗,孙女儿平时,只知道这楠木珍贵,可是没想到就这么贵重,居然和黄金是一个价呢。”

    贾母拍了一下元春的肩膀,笑道:“春哥儿,你知道吗?说它和黄金一个价,只是就它的重量而言呢,其实,如果再加上它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的话,价值就远在黄金之上了呢,你看......”

    贾母一边说着,一边将手中的金丝楠木笔筒放在阳光下,元春抬眼望去,只见,那笔筒被阳光一照,果然金丝闪烁,光亮璀璨,精美异常。

    贾母继续说道:“这金丝楠木啊,出自川蜀之地的深山之中,数量稀少,生长缓慢,一般一棵成材的金丝楠木,要经过两百多年以上的时间才能长成,所以呢,十分贵重,能工巧匠们用这些珍贵的木材做成家具,其奢华贵重无以伦比,如今啊,真正的金丝楠木都已经被皇家垄断,所以又叫‘皇帝木’。”

    “皇帝木?”元春听得入迷,不觉问道:“老祖宗,去年舅舅过生日的时候,我随太太去舅舅家里贺寿,他们家的客厅里还摆着一套这样的家具呢。”

    贾母听了呵呵一笑,道:“如今啊,即便是再显贵的人家,大件的楠木家具,大都是水楠和香楠了,真正的金丝楠木,能够找到一个小件的,就已经十分难得了呢,虽然这‘金丝楠木’和‘香楠’、‘水楠’只有两字之差,但是它们的质地和纹理,可是相差得远了去了。”

    元春听了,心中顿时紧张起来,连忙向贾母问道:“老祖宗,您快看看,咱们的这件楠木笔筒,到底是水楠?香楠?还是真正的金丝楠木?”

    贾母呵呵一笑,将笔筒递到元春的手中,道:“春哥儿你听好了,辨别金丝楠木,只有把握好这几点就没有问题了,这一,就是‘闻’,你瞧,真正的金丝楠木会散发出特有的、非常天然的幽香,这种幽香若有若无,闻时令人心旷神怡,而假的金丝楠木则没有这些香气,即便有,也是一股樟脑的气味,不但刺鼻,而且难闻得很,你闻闻看。”

    元春按照贾母说的方法,将手中的金丝楠木笔筒放在自己的鼻子下面,轻轻地嗅着,果然,一股淡淡的幽香慢慢地弥散入鼻端,这香味,如花似兰,十分好闻。

    贾政本来坐在椅子上喝茶,但见贾母讲得用心,元春听得专心,王夫人及一帮丫头们又十分好奇地围着贾母和元春凑热闹,不觉自己的好奇心也萌动起来。

    于是起身踱到贾母身边,笑问道:“老太太,这金丝楠木的鉴别方法,一是靠闻,那第二呢?”

    贾母抬眼望了贾政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