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红楼贵女 » 第015回 静谧时光

第015回 静谧时光

    贾母正在担心着宝玉,却见贾珠从外边进来了。

    贾政见贾珠来得匆忙,又说有事情要回禀,心不由悬了起来,这几天,发生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他担心着老太太的身体,偌大年纪的人了,她能受得了这一桩桩的刺激吗?

    心中想着,便向贾珠暗暗递了一个眼色,希望他避重就轻,不要吓着了老太太才好。

    贾珠自然明白父亲的意思,只不过,他来回禀的事情只能让太太更加放心,于是,便从从容容地向贾母和父亲行礼。

    元春等哥哥行过礼后,迫不及待地问道:“哥哥,又发生什么事情了?”

    她这么急着问,不是她不担心贾母的感受,而是在她的心目中,贾母才是整个荣国府的靠山,甚至包括宁国府在内,有好多的大事情也是需要这位老人家来拿主意的,这次收留郡主的事情就是个很好的例证。

    按理说呢,作为宁国府一家之主的贾敬,是完全有资格解决这件事情的,可是他的意见却得不到儿子贾珍的认可,还是到了老太太跟前才算是有了一个了结的办法。

    所以,她推断出来,贾母虽然年事已高,可是几十年来丰富的阅历,使得老太太有着超越众人之上的见识和胸襟。

    听到元春的问话,又看看老太太满脸急切的表情,贾珠简明扼要回道:“还请老太太放心,郡主已经安排妥当了。”

    听了贾珠的话,众人这才放下心来。

    这事儿发生的时候,哥哥好像是不在场的呀,可是,现在怎么是他来回的话呢?珍大哥和宝玉在哪里呢?

    元春满肚子的好奇,向贾珠道:“哎!哥哥,这事儿,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贾珠实在口渴,接过鸳鸯手中递过来的茶盏,一饮而尽,然后,才向元春做了解释。

    “一个时辰前,我正要去父亲的书房,却看见珍大哥和宝玉急急忙忙地出去了,我想着,这么晚了出去,一定是有重要的事情,我就跟了他们去,后来,我们一起将郡主送到了积善堂,一切都安顿好后,珍大哥还是不放心,说要留在那里陪着郡主,就让我和宝玉先回来了。”

    “宝玉呢?”元春和贾母同声问道。

    “你们不要着急。”贾珠连忙解释道:“宝玉在路上划破了衣服,先回房里换衣服去了,我担心老太太着急,就先过来回明了,也好让大家放心。”

    “还是珠儿办事周到!”贾母赞道。

    元春听到宝玉已经回来了,这才放下心来,向贾珠宛然一笑,道:“哥哥快喝口茶润润吧,这一路上一定是很劳累的。”

    贾珠已经回明了情况,见老太太、父亲和妹妹都放心下来,这才重新端起茶盏,轻轻地啜着茶。

    “宝玉见过老太太、老爷、哥哥、姐姐。”

    众人正在感叹着义忠亲王府的事情,只见宝玉急匆匆跑了进来,行过礼后,便一头扎在贾母的怀里撒娇。

    贾母一把抱过宝玉,一边爱怜地揉搓着,一边心肝宝贝地叫着,片刻之后,才从怀中放开了,命他在身边坐着好好喝茶。

    元春向贾政问道:“义忠亲王老千岁一向是最敬重当今皇上了,怎么会说反就反了呢?”

    “唉!”贾政摇头叹息道:“事情恐怕没有这么简单,虽然,义忠亲王老千岁是皇上唯一的亲弟弟,而且,老千岁也一向最受皇上的信赖,可是,这皇家的事情,谁又能说得准呢?”

    元春在心中叹道:真是瞬息荣华无限,瞬息大难临头,全在皇上的一念之间啊。

    可是,自己最终的归宿却是在皇宫里,只想想,都觉得胆战心惊呢。

    贾母轻轻地拍了拍元春的肩膀,露出一脸慈祥的笑容,道:“春哥儿啊,你年龄还小,哪知道这其中的厉害,还是不要问的好。”

    “是!”元春低声回道。

    元春心中自然明白,贾母这是教导她,皇家的事情,还是少打听的好。

    是啊,祸从口出啊,还是谨言慎行比较好。

    她在心里边,还是感到很庆幸的,有这么一个阅历丰富的老祖母在身边提醒着,即便以后入了宫,想来也能闯过一次次的风险吧,毕竟,元春最后还是加封了贤德妃的。

    “姐姐,你想什么呢?怎么也不说话?”宝玉拉着元春的手,问道。

    “哦!”元春从沉思中抬起头来,向宝玉笑道:“我在想着,用个什么借口将郡主接回府里来呢,毕竟,郡主一向养尊处优惯了,一直待在积善堂里也不是长久之计呢。”

    贾母向拍着元春的肩膀笑道:“春哥儿,你小小年纪的,怎么这么健忘呢?你父亲不是说过,要让他的属下领回家养着呢。”

    元春原本只是那这句话为自己做过掩护,没想到被贾母说了出来,于是微微一笑,道:“可能我今日有些累了,竟这样健忘起来。”

    贾政听元春这么一说,也没有多想,抬头看见贾母也略有困意,便起身向贾母行礼,道:“天儿也不早了,老太太也该休息着了。”

    说着带了贾珠、元春和宝玉辞了贾母出来,各自回房去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倒也闲暇无事,宝玉自带着迎春、惜春、及一众的丫头们制作薛涛笺。

    宝玉一帮人只顾着忙碌,将一些五彩斑斓的花儿朵儿摆得满院子都是,倒是给贾母的庭院又增添了几分春色。

    贾母看着宝玉天天摆弄花儿朵儿,又听抱琴说了,这是在帮元春制作薛涛笺,老人家见姐弟俩如此亲密,眼里看着心中也更加欢喜。

    一日午后,贾母午觉醒来,见天气晴好,便命鸳鸯在院中的景泰蓝圆桌上摆了茶和点心,坐在院中,一边晒着太阳喝茶,一边看着孙儿孙女们忙碌,心中甚感惬意。

    元春手里拿着一个青花瓷的龙穿牡丹品茗杯,慢慢地喝着茶,向贾母道:“我喝着今年的茶叶,不似往年的好了,老太太觉着怎么样?”

    贾母满眼慈爱地看着元春,笑道:“扳着手指头算起来,去年冬天也只下了两场小雪,这茶树吸收不到足够的养分,又怎能生长得好呢?”

    元春笑道:“还是老祖宗知识丰富,孙女儿是在想不到的,只知道这茶叶不如往年的好,却没有想到,原来是这茶树收了委屈了呢。”

    一句话逗得贾母哈哈大笑起来。

    两人正在笑着,只见宝玉急急忙忙跑了过来,向元春道:“是谁让姐姐受了委屈?说给宝玉听听,宝玉一定让他好看。”

    “呵呵呵......”

    贾母拉了宝玉的手,细细地为他擦着粘在脸上的红红的花的汁液,一边笑道:“有你这么一个护着姐姐的弟弟,谁还敢给她委屈受呢?”

    元春看着宝玉笑了笑,心想,现在还真有一个人在找着自己的麻烦呢,这委屈可向谁说去呢?

    每天要誊写上十首宋词,才能完成太子给她下的任务呢,可是现在,自己拼尽了全身的力气,占用了几乎所有的时间,每天最多也不过誊写七八首的样子。

    何况,近日事多,自己的心总也静不下来,有时候一天下来,也只誊写四五首,到了时间,叫不出来可怎么办呢?

    元春心中想着为太子誊抄宋词的事情,也只陪着贾母喝了一盏老君眉,便起身告辞,回到自己的小书房里,誊抄宋词去了。

    午后的阳光,从霞影纱中细细地筛了进来,听琴又焚了一炉檀香放在书案上,元春的心情一下子平静了许多。

    抱琴立在元春的身旁,悄悄地研着墨,好闻的徽州墨的清香盈满室内,晕染着静美的午后时光。

    元春沉浸在这静谧时光里,神思在宋词和书法中遨游,一朵朵墨色的梅花在她的笔端绽放,一缕缕墨香盈满鼻端,令人醉迷其间、流连忘返。

    “真好看!”

    抱琴将元春誊写好的诗笺一张张地排列在书案上,等着晾干了笔墨再小心地收起来。

    听琴看见元春停下了笔,连忙捧上茶来。

    元春接了茶,用盖子慢慢地撇着茶盏里的茶叶,向抱琴道:“你去将誊写好的诗笺都整理一下,看看这些天写了多少?”

    抱琴也不去整理诗笺,却转到元春的身后,轻轻地为她揉着肩,笑道:“小姐,已经有三十六首了,还有二百六十四首就完成任务了,我天天都为小姐数着呢。”

    元春听闻,忙放下手中的茶盏,向抱琴吩咐道:“快,再研些墨来,再抓紧时间写几首出来。”

    抱琴劝道:“小姐歇一会儿吧,都写了快一个时辰了呢。”

    “唉!”元春叹了口,道:“这都六七天的时间过去了,才只有了三十六首,不抓紧一点能行吗?”

    抱琴愤愤道:“也不知道太子是怎么想的,给小姐出了这么大的一个难题,也真是的,堂堂的一个太子殿下,怎么就没有一点做太子的风度,小姐也就是没有叫他‘殿下’而已,也至于罚得这么重吗?”

    元春敲了一下抱琴的头,笑道:“小蹄子,我还没嫌累呢,你就想偷起懒来了?”

    抱琴噘着嘴道:“我哪里是自己想偷懒,我是心疼小姐您呢,瞧瞧,手指头上都磨茧子了。”

    两人正在说着,只见听琴推门进来,向元春道:“小姐,外头的小厮进来传话,说是宫里又派人来了,要小姐您进宫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