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韬略 » 第566章 躲避在狗洞

第566章 躲避在狗洞

    就在朝廷官兵全国通缉丁瑜洲的时候,丁瑜洲他们三人正走在前往终南山的路上。

    出了北城门之后,他们思虑再三,按照之前所商定的策略,沿着城墙绕过长安

    城折返向南,或往苏杭一带去,或直奔蜀地而去。

    毕竟此时的苏杭和蜀地气候适宜,物产丰盈,与风沙漫天的西域和突厥相比,

    更适合他们逃突厥沙漠人烟稀少,地势开阔,不利于隐藏,如果一旦被都护府的官

    兵发现,那就没有逃命生存的机会了。

    地形优势,对他们来说是非常好的一个选择,但是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如若

    前往苏杭或蜀地南诏,需要走很远的路,而这一路上,纷纷扰扰,恐怕多有不测。

    因为最危险的地方往往也是最安全的地方,所以他们决定了最终的逃亡地点,

    就在长安。

    于是乎他们决定不进入长安城内,却在长安郊外寻找一处隐蔽居所,静观事态

    发展变化。

    故而当他们走出了城,辗转向南走时,不知不觉间就走到了终南山。

    丁瑜洲想起终南山自古以来皆是神仙居所,终南山位于长安之南,比如寿比南

    山、终南捷径等典故都发生在这里。

    最重要的是终南山山谷众多,极易便于隐藏,这才是让丁瑜洲他们停留在终南

    山的根本原因。

    一方面丁瑜洲之前到过终南山考察,对于终南山的山川地形道路皆为熟悉,加

    上终南山本身地形险阻,道路崎岖,大小山谷无数,山势连绵数百里。

    《左传》记载终南山为“九州之险”,《史记》记载终南山为秦岭的“天下之阻”,整

    体山势呈现北仰南俯,山大沟深,山岭与河谷、台地相间,地貌特征极其丰富,正

    是因为如此丰富的地貌才有利于丁瑜洲他们的隐藏。

    终南山的主峰是太乙山。王维有诗曰:“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太乙山高

    耸入云,接天连海,盛产各种药材,被称作是草药王国,至今当地还流传有“太乙

    山遍地宝,有病不用愁,上山扯把草”的歌谣。

    如此空灵之山,如此秀丽之山,所以对于丁瑜洲而言,这里便是最好的隐藏之

    地,除了这自然景观之外,人文景观也不少,比如上善池、说经台、仰天池等与道

    教文化有关的古迹,这些地方相传为当年老子炼丹所用。其中楼观台更是终南山里

    头最为风景绝佳之地。

    丁瑜洲漫步在终南山的绿水青山间,思绪翻飞,一会在天上,一会在地上,遐

    想万千。

    他想到钟馗财神寿星等仙人皆出自终南山,终南山被称作是仙洞,道观佛寺更

    是林立其间。

    在逃亡的路上,丁瑜洲一度希望自己能幸运地遇到神仙,期盼自己能够获得神

    仙的帮助。

    他希望这里会是他的幸运地,终南山是一座名山,更是一座集天地灵气的秀丽

    大山,这里是历朝历代的隐士隐居之地。

    如此一来,让丁瑜洲越发觉得这里就是他们避祸的桃花源,便同长孙浩然和阿

    元商定就在此好好躲避一番。

    阿元他们二人觉得大哥此番筹谋很贴合实际,确实符合他们当前的状况。

    如果前往南方之地势必千里迢迢,这一路上恐怕没到就被官兵抓住了,因为朝

    廷通缉已全国下达,到时候躲躲藏藏危险更多,而如果在终南山躲避,少了路途的

    遥远,同时这终南山又有着天然地理优势,因为他们在终南山曾经建有仓库,没有

    受到任何的破坏,可以当做粮草储备地。

    家中有粮,心中不慌。

    丁瑜洲三人在终南山的一座山洞处修建起了草棚,并借助地理优势,慢慢建立

    了自己的居所,以便用作长期躲避之用。

    虽然找到了躲避之所,但是当他们在终南山过的第一晚却让他们记忆犹新,刻

    骨铭心。

    那晚天公不作美,傍晚就下起了一场大雨,大雨倾盆而下,极有力道地持续了

    整个晚上。

    大雨瓢泼,雨水飞溅,导致丁瑜洲他们身上的衣衫全部被打湿,也幸好有提前

    带着的干净衣衫,要不然就得裹着湿衣服过一夜了。

    他们被淋成了落汤鸡,虽然雨势大,但是他们也不敢到其他道观佛寺避雨,毕

    竟皇帝的诏令迟早会下到这里,他们担心被人察看行踪被揭发检举,所以尽量去人

    少之地躲避。

    他们费劲心力才找到了搭建草棚的这个山洞,山洞虽然不大,但是勉强可以让

    三个人挤在一起互相取暖,同时还能够躲避这倾盆大雨。

    在洞内生上一堆柴火,借着微弱的火光,他们三人看着外面的雨势,心里头有

    一种无助的凄凉,不过幸好三人一起,彼此给彼此安慰,倒也算是能够打消掉心里

    的悲剧的惆怅和不安。

    如今这件事对他们来说已经到了极其危险的境地,他们三个人已经成了一条绳

    上的蚂蚱,既然选择了逃离,既然选择了离开长安,那就一辈子这三个人的命数拴

    在一起了。

    无论是生是死,他们三个人都将在一起。

    不过,就算是继续逃亡,继续过着颠沛流离的苦日子,他们都食之如甘,甘之

    如饴,丝毫没有任何的苦味。

    雨哗哗地下个不停,一股激流顺着山坡流下,险些流入山洞,幸好山洞是斜插

    入山坡的那种,所以还算干燥,偶尔有几滴雨滴进入山洞,但也算是调皮的精灵慰

    藉他们不安的心理。

    他们三个人互相靠着坐在一起,几乎没有说话。

    阿元疲乏地坐在丁瑜洲旁边,长孙浩然脸色苍白地也坐在丁瑜洲的旁边,丁瑜

    洲居中而坐。

    三人心情沉闷,起初没有任何话题可说,只是看着洞外的天色,听着巨大的雨

    水声,担心着漫天大雨永远都不会停止。

    夜色深沉,偶尔都能够听到周围野兽的呼喊之声,那狼嚎鬼叫更加透露着山间

    阴森的恐怖。

    外面大雨漂泊,山顶积水越来越多,雨水顺着山势的沟壑流淌下来,在他们躲

    避的山洞前形成一个巨大的水帘,不由得让丁瑜洲想起了花果山水帘洞孙悟空的老家。

    人家孙悟空的水帘洞之后那可是四季如春的桃花源之地,里面不缺吃的不缺喝

    的,更是气候适宜适合在其中生活,那是神仙府第。

    可这里只是一个狭小的山洞,阴暗潮湿不说,还有瑟瑟发抖的冰冷异常。

    也幸好此时的天气是夏日,若是秋冬两季恐怕根本就难以在里面住。

    幸好此时的气候算是清凉,要不然冰天雪地,寒风凛冽,恐怕早就被冻死了,

    不把他们冻得麻木,那也得丢了半条性命,所以丁瑜洲竟然感激起此时的天气。

    虽然下着漂泊大雨,但是好在盛夏时节,淋点雨受点凉也是无妨。

    虽然这样想,虽然如此乐观,丁瑜洲始终无法笑出来,也始终无法与阿元和长

    孙浩然他们那样像谈笑风生,赏雨景赏山景,因为此时此刻他们的处境就犹如丧家

    之犬一样坐在这一个不大不小的狗洞里,去担心着外面的纷纷扰扰。

    还在找"大唐韬略"免费小说?

    百度直接搜索:""看小说很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