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韬略 » 第219章 长孙无忌的人生

第219章 长孙无忌的人生

    武媚娘和李治来到长孙府的时候,丁瑜洲也恰好赶到长孙府。

    长孙无忌的府邸位于长安城中富人的聚集区。距离皇宫的距离并不是太远,所

    以皇帝和武昭仪的车驾很快就到达了。

    倒是丁瑜洲从南城到国子监一直马不停蹄才算赶到了长孙府,着实把他累得气

    喘吁吁。

    丁瑜洲见到皇帝和武媚娘之后,行了君臣相见的礼仪,专门向皇帝道了一声

    谢,感谢皇帝李治的赏识和重用,并表明了自己的决心。

    这些就不再一一赘述。

    武媚娘和丁瑜洲保持着极度的默契,两人虽然没有言语的交流,但是眼神里却

    彼此传达着各自的心思。

    丁瑜洲心里很是清楚,也很是明白,有了武媚娘从中斡旋,他才可以顺利进入

    到朝廷内部,直接参与朝廷军国大事,让他有幸能够一睹即将要发生的皇帝给他舅

    舅长孙无忌送礼的整个事件的全过程。

    长孙府庄严肃穆,透露着世家大族的威严,正门前有两尊石狮子,石狮子也甚

    是高大威猛,诉说着整个家族的荣耀。正门高耸入云,气势恢宏,虽然无法企及皇

    宫大门,却是一般人家难以企及的。

    正门的上方有先皇撰写的长孙府三个金字匾额悬挂其上,更是显示了长孙家族

    的无上荣耀。

    此时,长孙府的正门大开,因为事先已经得到了宫里传来的消息。

    家里的奴仆都纷纷跪立在两侧,迎候皇帝大驾。

    长孙无忌率领着他的诸多儿孙,按照辈分大小,则直接跪立在正门的门檐下,

    迎接皇帝和武昭仪。

    长孙无忌跪在人群的最前方,毕竟他是这个家族的族长。

    只见他依旧红光满面,虽然年逾六旬,却依旧精神矍铄,脸上始终是那种精干

    果断的表情。

    对于皇帝的到来,深感意外,又觉得属必然,他早料到皇帝肯定会来为那件事

    征求自己的意见。

    他个子不高,头发明显白了许多,那一根根的银发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明

    朗,无形之中诉说着那无穷无尽的政治智慧和坎坎坷坷的经历。

    他昔日跟随高祖李渊和太宗李世民出生入死,打下这万里江山。后来又在朝中

    宦海沉浮多年,历经玄武门之变,辅佐太宗皇帝,再到力主李治登上大宝,这些一

    件件大事,他都一一参与其中。

    这些便是他人生的财富,更是他人生的经验,大风大浪他都走过,更何况眼前

    朝中这复杂的局面,这些对外人而言或许有些棘手,可是在他看来,完全九牛一

    毛,小菜一碟。

    长孙无忌见李治和武媚娘走到身旁,便率领着众位家人忙山呼万岁。

    “舅舅快快请起,朕这时前来看望舅舅,不用按照君臣之礼。”

    李治甚是客气,对长孙无忌表现出极其尊敬的语气,其实李治在心中也格外感

    念长孙无忌对自己的恩情。

    当年自己的母亲长孙皇后仙逝之后,是自己的舅舅向太宗皇帝力主推荐,让自

    己在李承乾和李泰的互相争斗中脱颖而出。否则自己根本没有继承皇位的可能性。

    长孙无忌也觉得李治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所以对他也是格外的尽心尽力,只

    是他有的时候错把这种亲情看的太重了,毕竟君臣之间往往在权力的影响下会发生

    扭曲,导致亲密的心理会发生变化。

    长孙无忌听到李治对自己甚是客气,忙感谢道:

    “谢皇上,谢陛下,陛下驾临蓬荜生辉。”

    李治和武媚娘双双走入长孙府。

    丁瑜洲随着李治和武媚娘走了进去。

    长孙无忌在前引导,随后众位家人纷纷散去。奴仆们各自回到各自的岗位,做

    好各自本分的工作,同时整个长孙府被侍卫们严密地包围了起来,确保着皇帝和武

    昭仪的绝对安全。

    长孙无忌引领着李治和武媚娘来到正房里落座,按照长幼有序的位份和尊卑贵

    贱的次序,众人纷纷落座。

    长孙府的正房装饰很是简单,是大唐平民家庭中最常见的布局。

    正对房门的地方悬挂着一幅长孙无忌自己绘制的一幅山水画,两旁是楹联,也

    是长孙无忌自己手写的。字和画立意深远,清新自然,恢弘的气势中隐约藏着恭谨

    严肃的脾气。

    字画下方便是条案,条案上放着极为普通的白釉花瓶。

    条案两侧是桌椅、茶杯、果品等物。

    皇帝和武媚娘一左一右坐在椅子上,长孙无忌则坐在皇帝下首的位置。丁瑜洲

    则是坐在长孙无忌的对面,武媚娘的下首位置。毕竟他此时的地位在这四个人当中

    是最低的。

    正房内的各类陈设器物也都是极为普通的器皿。家具更是最为普通的日常家

    具,没有一些能够让人眼前一亮,不由得佩服的陈设器物。这着实让丁瑜洲感到惊

    讶和意外,让丁瑜洲觉得有些与他们这偌大的家族格格不入。

    丁瑜洲抬头看了一圈正房内的环境,唯一让他觉得与众不同的地方是,这间正

    房里摆放有各种各样的花花草草盆栽。

    其中亭亭玉立的兰花最多,也衬托出长孙无忌的品德高尚和德行兼备。

    丁瑜洲暗暗敬佩长孙无忌的两袖清风,虽然他身处要职,身居宰相之位,百官

    之首,却能够保持如此清正廉洁,生活如此拮据,确实是大唐百官的榜样和楷模,

    也难怪能够深受太宗皇帝李世民的信赖。

    长孙无忌这个人,确确实实是品行高尚,清正廉洁的官员。本身他就是中国传

    统的士大夫,想着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求得国家的繁荣富强,有时候甚至愿意舍身

    而取义,同时他作为大唐的皇亲国戚,积极践行着自己的妹妹长孙皇后的遗言,一

    生奉行勤俭的观念,在治理家族事务的时候,也是完全遵守礼法,绝不作出任何出

    格的事情。

    这一点,丁瑜洲作为研究历史的研究生,他是清楚的,对于长孙无忌也是全然

    了解。

    不过丁瑜洲也发现了长孙无忌的一个弱点。就是在奉行这种近乎苛刻严格的生

    活作风下,自然就会让长孙无忌的观念一直保持着传统道义。

    从心底里是难以接受新生事物的出现,所以,久而久之,就会让他形成一种极

    其保守的思想观念。

    这对于李治此行的目的,无形之中是最强大的阻碍。

    还在找"大唐韬略"免费小说?

    百度直接搜索:""看小说很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