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韬略 » 第一百零八章 长安宵禁

第一百零八章 长安宵禁

    与此同时,丁瑜洲知道历史发展动向,随着武媚娘的离开,感业寺也不再是他

    体验历史的重心了,他的研究重点也将随着武媚娘的离去而转移到长安城的皇宫了。

    在长安城将发生更多的血雨腥风,其惨烈凶险的程度要比之前在感业寺所经历

    的那些重得多的多。

    对这些未来已知或未知的危险,丁瑜洲丝毫不怕,他觉得越惊险刺激,越有意

    思,越有韵味,越能衬托出他穿越人生的富丽堂皇。

    当夜,丁瑜洲失眠了,因为明天他和阿元面临的将是又一个完全陌生的新环境。

    第二日,天蒙蒙亮,丁瑜洲黑着眼圈,在阿元的催促下,起了个大早,起身收

    拾行囊,整装待发。

    丁瑜洲和阿元先前赚钱多的时候,都从感业寺赎了身,从原来的感业寺私产变

    作感业寺的职员,现在他们只是受雇佣在感业寺工作,并不是感业寺的人,所以他

    们可以随时离开。

    对于丁瑜洲的离开,妙半住持再三挽留,毕竟丁瑜洲在感业寺打工可以为感业

    寺带来大量额外收入,如今他一走,恐怕整个感业寺都要勒紧裤腰带,过苦日子了。

    不光妙半不忍心让他们离开,就连寺中的大小师父和杂役等人,大家都不愿意

    让丁瑜洲离开,都说:

    “那么热心肠的人走了,我们以后可怎么办呢?”

    虽然感业寺上下透露着万分的不舍,但是丁瑜洲丝毫没有改变意志,只依依不

    舍地对前来送别的人道:

    “此番离开是为了更好的重聚,我和阿元去城里闯荡,如果混的好,到时候再

    来与大家一起共富贵,如果混差了,我们还是会回来的,可不要嫌弃我们哦。”

    话虽然这样说,但是丁瑜洲心中早就抱定了必胜的信心。倘若他混差了,他是

    绝对没有脸面再回来的。

    和普天下的美男子一样,丁瑜洲是一个要面子的帅哥。

    众人知道留不住,纷纷与丁瑜洲挥手告别。

    刘大、黑二这些壮汉都因为不舍而泪流满面,离别场面一度伤感万分。

    毕竟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终究是要告别,人生也是。

    ……

    丁瑜洲和阿元背着行囊,雇了一辆马车,一路上潇潇洒洒有说有笑地进了长安城。

    触目所及,眼看着周围的环境越来越繁华,不再有感业寺周边那些纯粹的自然

    风光,越来越多的人文景观印入眼帘,异国风情,西域胡风等等,这都是京城繁华

    的标志。

    丁瑜洲觉得此时他和阿元像极了从小地方奔向“北上广”的北漂一族。

    为了梦想逃离小地方,哪怕遍体鳞伤,也要坚持飘荡下去。

    一进长安城,首先摆在他们面前的最大现实问题是住宿。偌大的长安城是当时

    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可以容纳100万的人口,却没有丁瑜洲他们的一处立足之地。

    丁瑜洲和阿元漫无目的地游荡在长安城。

    虽然来长安城逛街的次数不多,屈指可数,但是丁瑜洲曾专门研究过唐长安城

    的整体和局部,他对每一处地标性建筑和各处的布局都极为熟悉,对每一处位置都

    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丁瑜洲带着阿元这里走走,那里转转,把阿元惊讶地瞠目结舌,连连问他:

    “大哥,你是不是来过长安城很多次,绕来绕去,我都分不清方向了,你怎么

    一点也不迷路,还能准确地说出每个坊的名字?”

    丁瑜洲颇为自得,他对长安城的熟悉度甚至要比得上住过几十年的“老长安”。

    虽然之前没有来过很多次,如今一一走过,却犹如到了自己家,每一个地方都很熟悉。

    按照考古遗址发掘,唐长安城类似于明清北京城,确切得说是明清都城延续了

    长安城中轴对称的格局,全城以南北方向的朱雀大街作为中轴线,东西两侧像棋盘

    一样,整齐排列着数目与面积相对称的坊和市。

    其中坊类似于现代的居民小区,各坊之间筑有高墙,自成独立整体。市就是市

    场,有东西两个,独立于坊之外。东市与西市如同两翼整齐地排布在对立面。整个

    长安城的东西向与南北向大街成网格状交叉,布局整齐,规制严密。

    长安城源于隋朝的大兴城,是隋文帝下令修建的,大设计家宇文恺设计,整个

    建筑布局严格遵循风水原理,紧密按照《易经》中“乾卦六爻”的说法,合理规划建设

    有皇宫、皇城和居民区、寺塔等。

    皇宫位于长安城的最北端,譬如北辰,众星拱之,往南是皇城,各衙门部署办

    公室所在的区域,再往南是极为规整的居民小区坊等等。

    穿过似乎都一样的居民坊,丁瑜洲和阿元来到长安最大的日用商品批发市场——

    西市。

    炎炎夏日,暑气颇盛,此时已接近戊时初刻,下午五六点钟,丁瑜洲和阿元行

    行走走已经汗流浃背。

    西市中午开门,下午六点前关门,因为酒肆饭馆快要关门歇业,所以西市街道

    上的行人并不多,稀稀疏疏,三三两两。

    此时街道上的行人大多是外来找旅馆投宿的外地人,当然也有一些有家不回想

    在外面快活消遣的长安城里人。

    丁瑜洲和阿元自进入长安城就辞掉了马车,两人用脚丈量土地,结伴穿梭在长

    安城中,也算是一种接地气的游历。

    丁瑜洲和阿元之所以如此节约选择步行,是因为他们不舍得多花钱,想多攒一

    些钱好用来做生意。按照丁瑜洲的设想,他们打算用仅有的一千两百一拾一文钱做

    一个小买卖。

    至于什么买卖,还没有考察好!

    原本阿元也有些私房钱存着的,昨晚也全都拿了出来与丁瑜洲的钱放在一起,

    准备和大哥好好干一场。

    为了保证身上带着的这一千多文钱安全,丁瑜洲特意将这些钱分散为六个钱袋

    子装着,两人各自保存三个,以防碰到飞贼,尽量减少损失。

    这是大唐,没有纸币,也没有支付宝微信等快捷支付,出门在外带这么多钱确

    实不容易。

    丁瑜洲心里直抱怨古代商品交易的麻烦,直直怀念现代社会的便利和快捷。

    在西市晃悠,没有归宿的感觉是凄凉的,虽然此时天气闷热,可心里仍有种凉

    嗖嗖的感觉,丁瑜洲想考察西市的运营现状,只可惜此时西市快要关了,他们不得

    不作罢。

    这时候,不光远大理想没有着落,而且肚子开始咕咕直叫,下一步该怎么办啊?

    还在找"大唐韬略"免费小说?

    百度直接搜索:""看小说很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