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佑明荣光 » 第四百五十章:面圣

第四百五十章:面圣

    齐林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怎么度过这十天时间的。

    签订完协议以后,齐林被送到了一间居住条件上佳的房间内。

    此后一整天的时间,齐林吃到了很多以往他根本就难以想象的美味佳肴。不光如此,甚至还有东厂番子亲自送来了一位据说是北京城内小有名气的佳人。

    虽说是青楼女子,但依照齐林这样,活了二十多年见过的女人除了自己家里边的女性亲属之外,就是江湖上那些粗粗咧咧的女汉子的标准单身狗来说,体贴柔弱又长相秀美的俏佳人,足以让他手忙脚乱。

    原本齐林还并不知道这一份安排的原因,直到第二天,当齐林从床上起来以后,就被告知终极测试即将开始。

    “记住,若是感觉自己受不了,可以提前退出,但考核视为失败。”

    在齐林进入到房间之前,带他过来的士兵转过头一脸认真的看着齐林说道。

    再然后,齐林就被扔到了一个一丁点光芒都没有的房间中度过了整整十天时间。

    这十天内,除了门口定时定点的会有饭食送进来之外,剩下的时间跟本就没有任何一丁点动静。

    齐林能够感觉门口应该是有人一直在守卫着的,但不论他弄出来什么样的动静,都没有任何一个人应和他。

    十天以后,近乎于崩溃的齐林总算是从小屋当中被放了出来。

    放出来以后,由于今天是崔爱明考核策论的日子,所以齐林在接受了一会军队中专门负责对从小黑屋出来的士兵进行精神治疗的军医的治疗以后,便跑过来跟崔爱明一同来到了午门前。

    “我走了!”

    崔爱明这时候也听到午门前念到了他自己的名字,知道是时候该入场了。

    “好好考!别到时候真跑我手底下当兵,hhh”

    齐林再次大笑了两声,引来一旁的太监怒目相视。

    “咳。”

    被怒视了一番后,齐林也意识到自己的举动确实不妥,所以他收敛了起来,准备回崔爱明租赁的宅院内等待。

    这可不是后世的高考什么的,一门课程也就考一个来小时两个来小时就完事。

    在策论上,规定的时间是整整一天一夜。

    具体的规则其实跟科举没什么两样,只不过比科举的时间更短,也没有跟科举一样严格的格式规定。

    毕竟从根本上来讲,参加这一次武举的都是一群大老粗。

    其中能够出来一些懂得策论,识字的人就已经算得上是罕见了,你要是再要求他们做八股文还能做出来一些花......这是不是就有点过分了?

    一天一夜之后,策论结束。

    “总算是结束了。”

    崔爱明将手中的卷子交了上去以后,走出隔间,伸了伸懒腰,一脸的解脱。

    “崔爱明是吧?”

    就在这时候,一名太监悄无声息的走到了他身边。

    “啊!......是。”

    崔爱明被这突然出现的太监吓了一跳。

    “跟咱家来。陛下要见你。”

    太监扔下来的这句话让崔爱明受到了比之前太监突然间蹦出来更加严重的惊吓。

    “是!”

    稍微平复了一下心情,崔爱明怀着一种朝圣一般的心态,跟在太监后边朝着乾清宫走去。

    “见陛下之前,咱家还是要跟你好好说一些规矩......”

    这也基本上是一种流程了。

    每一次有人即将第一次面见皇帝的时候,都会有宫中的人来负责教那人一些面圣时候的规矩。这最主要的还是为了防止这些第一次见到皇帝的人失态,从而有一些惹得皇帝不快的举动。

    不过由于崇祯的性格偏向于随和,在崇祯面前,一些繁文缛节并不需要遵守,所以教导起来也会省不少的事。

    这也是太监一边带着崔爱明往乾清宫走一边说着注意事项的原因。

    若是换成那些事逼皇帝,都得提前很长时间进行教导,甚至还要先演练好几遍才能带过去见皇帝。

    “草民崔爱明,见过陛下!”

    “草民?朝鲜一等勋爵之孙,可算不上什么草民啊。”

    这句话当然没有在太监来时的叮嘱范畴之内。

    不过还好,崔爱明怀着一番对大明的拳拳之心,几乎是下意识的回答道

    “回陛下!草民虽出身于朝鲜权贵家庭当中,但现如今已经自愿加入天朝,成为天朝百姓。既然已是天朝百姓,在陛下面前,自然便是草民。”

    “呵呵。”

    崇祯听了崔爱明的话以后笑了两声,具体他是怎么想的,谁知道呢?

    “来人,赐座。”

    下面的小太监搬过来一个凳子,崔爱明谢恩以后在凳子上面坐了下来。

    随后崇祯没有跟崔爱明有任何的交流。

    他翻看着太监送上来的崔爱明的试卷,貌似看的十分用心。

    崔爱明当然知道皇帝现在在干什么,心里面不由得开始紧张了起来。

    整个武举的考题,基本上都是崇祯跟孙承宗、朱纯臣三个人翻遍了历史上的各种战役,从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一批作为范例让学生们分析。

    比如说崇祯现在正在看的这一道题。

    “安史之乱中,睢阳城守卫战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若睢阳城沦陷过快,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随着题目,还附赠了安史之乱的背景,以及一幅地图。地图上便是睢阳城的背景。

    这绝对是经典战役中的经典。

    若是说到安史之乱,睢阳城是根本绕不过去的点。

    仅仅六千八百名唐军,在十二万叛军的围攻下,坚守睢阳城十个月,大小战役四百余,最终杀敌十万。

    当然,相比其战略地位,在后世最为出名的或许就是睢阳城一战当中,六个月以后,城中断粮,城内百姓自愿充当军粮,在四个月以后睢阳城陷落,城中三万余百姓无一幸免的事情。

    他翻看着太监送上来的崔爱明的试卷,貌似看的十分用心。

    崔爱明当然知道皇帝现在在干什么,心里面不由得开始紧张了起来。

    整个武举的考题,基本上都是崇祯跟孙承宗、朱纯臣三个人翻遍了历史上的各种战役,从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一批作为范例让学生们分析。

    比如说崇祯现在正在看的这一道题。

    “安史之乱中,睢阳城守卫战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若睢阳城沦陷过快,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随着题目,还附赠了安史之乱的背景,以及一幅地图。地图上便是睢阳城的背景。

    这绝对是经典战役中的经典。

    若是说到安史之乱,睢阳城是根本绕不过去的点。

    仅仅六千八百名唐军,在十二万叛军的围攻下,坚守睢阳城十个月,大小战役四百余,最终杀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