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佑明荣光 » 第三百八十三章:武举的改革方案

第三百八十三章:武举的改革方案

    这些二代子弟们在学院会度过一个怎么样的美好生活,崇祯已经懒得去管了。

    现在的皇帝,正在乾清宫内,面见今天跟他一起回来的孙承宗。

    一开始崇祯还以为孙承宗是回到参谋部以后发现有些事情他不太了解,所以想要过来跟皇帝商议。

    可实际上,等到听完孙承宗的来意以后,崇祯才知道他说的居然还是学院的事情。

    “陛下,不知学院今后招生的范围是哪些?”

    这个问题也是孙承宗回到京城以后才刚刚想到的。

    要是按照现在的制度,学院招收的都是军功世家的子弟,那很容易就能够造成今后大明军队内部军官的垄断,再加上这些军功世家也不可能每一年都有合适的子弟进入军官学院学习啊。

    那这样一来,生源的问题,无疑就是军官学院必须要决定的了。

    “这还不简单?”

    听到孙承宗问的是这个问题,崇祯压根就没有当回事。

    “今后武举,年龄在十五岁到二十岁之间者,单独设立分组,能够通过武举测试者,即可进入学院学习,至于二十岁以上,武举过后择优录取进入军队。”

    说到这,崇祯想了想。

    练武这方面,除非是真的有人天生神力,不然的话肯定要从小就打熬筋骨。这方面最为耗费钱财,并且一般人也没什么太好的打熬筋骨的方法。

    这也就会导致真正出身草根的优胜者少之又少。

    于是崇祯打算从两个方面开始着手。

    首先便是解决草根百姓跟那些练武世家之间实力的差距。

    “孙师,今后十五岁到二十岁之间的武举,不以其实力为决定性因素,而是要综合考察考生的耐力、毅力、聪慧、最后才是实力。”

    “在这里面,聪慧以及毅力是最为重要的。毕竟学院最后培养出来的,是我大明的军官,而不是一群只知道上阵厮杀的厮杀汉,有脑子是必须的。”

    这点孙承宗也点了点头,表示很赞成。

    一个莽夫来做军官,肯定是不如一个聪明人来做军官要更为妥帖的。

    “另外就是,朕思索了一些锻炼身体的方子,再结合之前从一些乱臣贼子家中搜刮来的方子,打算弄一个专门用来教导百姓如何强身健体的书籍。就命东厂在各地修建一座书舍,专门为百姓免费提供这样的书籍。”

    “如此一来,我大明百姓若是在吃饱饭的空余,能够强身健体,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崇祯这个想法确实是好的,只不过最终受益的人群里面肯定是暂时还没有那些真正普通的百姓。

    毕竟那些真正的农民草根现在连吃饱饭都是一种奢望,你让他们去锻炼身体?快得了吧,别到时候再给练死。

    崇祯自己自然也是知道这一点,所以一开始他思考的草根里面就没有包含这些农民。…

    而是那些混江湖的、跑镖局的、小市民阶级的、落魄书生、落魄地主之类这样手中有些闲钱,能够花费少量钱财支撑起自己家孩子锻炼的这种群体。

    只要这些人的人数能够上来,也就完全不用在乎那些军功世家会垄断大明军官学院的生源了。

    至于说什么新贵族源源不断的出现,屠龙少年终将成魔啥的,崇祯也表示不怎么在乎。

    关于草根源源不断变成新的贵族,老的贵族不下去赖在位置上不走导致大明贵族越来越多的情况,崇祯心中早就有腹稿,大致的知道该怎么样去处理。

    “陛下高瞻远瞩,实乃我大明之幸!”

    孙承宗很用心的拍了拍皇帝的马屁。

    “从后年开始,武举便就这样办。这两年辛苦孙师,在忙活学院以及参谋部的事情之外,多多想一想这武举究竟该怎么弄。”

    崇祯可不想自己去弄武举的那些东西。

    他自己也就是个半吊子,顶多后世的时候看了一点浅薄的健身知识,凭借这些去搞武举?

    他还没有没数到这种程度。

    “后年?”

    “嗯。”

    崇祯点了点头。

    “老臣,多谢陛下体恤!”

    突然地,孙承宗觉得他明白皇帝的意思了。

    这两年参谋部跟军官学院刚刚设立,作为在这两个地方地位都不低的孙承宗,今年跟明年两年时间肯定是忙得不可开交的。

    这样一来,后年才进行武举改革的话,那毫无疑问会让孙承宗身上的担子减轻不少。

    所以孙承宗下意识的就以为,是皇帝在体谅他,不想让他太过于劳累。

    可是事实是这样的吗?

    后年才进行武举改革,不过是因为崇祯觉得仅仅一年时间的话,太过于紧迫,还不如多拿出一年的时间来做做准备,到时候也能让这武举不至于成为一个笑话不是?

    所以孙承宗这突然之间的一谢恩,着实是把崇祯给整的有够懵的。

    不过也幸好孙承宗谢恩的时候是

    ^0^

    低下脑袋,并不能看到上面的崇祯的面部表情。

    所以这就给了崇祯思考以及调整表情的机会。

    略微一思索,崇祯也就明白了孙承宗谢恩的原因。

    不过他倒也没有解释。

    解释什么啊?

    说“朕只不过时因为要留出来足够的时间准备,你个老东西自作多情想多了,跟你屁关系没有?”

    这种话光是想想就知道不可能说出口的吧?

    “孙师不必如此客气,您现在是我大明的支柱,参谋部跟学院的事情就已经足够焦头烂额的了,武举的事情不用太着急,今年先把参谋部跟学院的事情整理的差不多再说。”

    顺着孙承宗的话,崇祯继续接着往下说道。

    再往后就是君臣二人的客套话时间。

    客套完毕,孙承宗没有什么好说的,就跟皇帝请辞离去。

    可以看的出来,在离开乾清宫的时候,孙承宗的腰杆好像挺得更直了一些。

    崇祯在后面打眼一看,越看越像是后世那些被黑心老板空口白话一顿忽悠之后热血上头决定一定要好好的为老板贡献出自己一份力量的初入社会不谙世事的年轻人......

    呸!想什么呢?他崇祯是黑心老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