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典藏华夏:开局采访朱元璋 » 第六章 九年义务教育和孔夫子

第六章 九年义务教育和孔夫子

    两天后的晚上。

    此时此刻的华夏互联网,都被一个东西刷屏了。

    《典藏华夏》!

    无论是什么论坛上,都可以看到关于这档节目的讨论。

    而最热的一个帖子,则是炒到了一万楼以上!

    视频网站上,无处不见对《典藏华夏》的解析和混剪。

    无论是街边卖蔬菜的小贩,还是华夏大学最德高望重的历史教授,都对这部片子赞誉不已。

    而这时候距离《典藏华夏》第二集的开播,只剩下三分钟。

    无数人携家带口围绕在电视机前,等待着这档节目的开始。

    华夏的各个大学的晚自习教室,电脑大屏幕界面都停留在华夏电视台的直播间。

    仅仅是睿站一个渠道,华夏电视台直播间的人数就到达了三百万,这还是没有开播的时候!

    这个时候的华夏电视台,诸多电视台领导也是齐聚一堂,等待着《典藏华夏》的开始。

    “全华夏至少有五千万人在等待着《典藏华夏》,这还不算直播后增长的人气。如果第二期好的话,

    我们华夏电视台就可以一扫之前被地方台压着的憋屈。可是若是不行.....那我们就会成为同行制作的笑话!”

    格子裙的美女总制片人担忧道。

    总台长只是挥了挥手:“相信宋云,以他第一期的质量,和我对他的了解,绝不会出现差错。”

    ......

    而这个时候,万众瞩目的主持人宋云,居然悠闲地躺在床上,一手拿着肥宅快乐水,一手拿着手机,看直播间和各大论坛的消息。

    大家都以为宋云现在一定在火急火燎的准备,结果他却悠闲地躺在床上!

    “我靠,这《典藏华夏》的场景太真实了吧,简直就像是亲自来到了明代一样!”

    “朱元璋的演员是谁啊,演的这么像!我为什么从来没有见过呢?”

    “央视发掘的新演员?只有我觉得宋大的台词功底又强了,最后那段对朱元璋的总结,简直是太好哭了。”

    “不知道这一集,采访的是谁呀.....“

    .....

    “快开播!快开播!”

    “神剧预警。”

    “重振华夏综艺荣光,我辈义不容辞!”

    宋云哈哈一笑,将直播间标题设置成了“典藏华夏第二期:这盛世可如你们所愿?(孔子,杜甫)”,之后关掉了手机。

    “穿越!时间:公元前479年!(春秋时期)地点:鲁国!采访人物:孔子!”他在心中默念道。

    ......

    春秋,鲁国,孔子故居。

    孔夫子席地而坐,白发飘飘,常年奔波的皮肤上都是岁月留下的皱纹。

    年少时期削三桓,堕三都的锐气早已不在,只是面带慈祥和微笑,看着坐在下方的诸位弟子。

    他知道自己的岁月将要走到尽头,而自己的诸位弟子,正在做着编篡自己的言行的书籍。

    他将要死去,他的弟子们也会离世。

    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大道,能否传承下去,就看这些书籍了。

    只是......自己在当世都得不到认可,那在后世又如何呢?

    他内心之中,忽然轻声叹了一口气。

    面色却依旧慈祥且平和地看着自己的弟子们。

    忽然,他察觉到天空之中,有异芒闪烁,一道光柱落下,一个身穿奇装异服的怪异青年,突兀的出现在了自己的面前。

    这怪异青年,正是宋云。

    至于为什么不像之前朱元璋那样悄无声息的降落在这个世界上呢?

    只是因为担心孔夫子“不语怪力乱神”,如果要解释自己来自未来的话,要解释很久。

    还不如直接天降异芒,增加可信度呢。

    他方一降落,便就对着坐在最上方,身材高大,须发皆白的孔夫子作了一揖。

    “两千年后的华夏后人,见过夫子。”

    几乎是同时,孔子站了起来,回了宋云一礼,疑惑问道:“两千年之后?”

    天上忽然霞光大现,面对这样突如其来的征兆,孔子和弟子们自然以为是吉兆。

    可是为什么这光之中,却藏着一个如此衣着怪异的人?

    此时此刻,原先在讨论的诸多弟子纷纷停了下来,将视线看向宋云。

    这种情况,绝对是史书上都没有记载过的,可是如此异象,又哪里来的假呢?

    宋云抬起头,看向孔夫子,道:”是也,在下是从两千年后的未来,两千年后的华夏,来此时此刻,看望夫子您的。”

    “两千年之后的华夏?”孔子似乎是想到了什么,接着问道:“后人为何要来看望我?孔丘此生,似乎未曾对天下做出多大的贡献。”

    孔子几乎是直接相信了宋云的话,那天降异象当然是原因之一。

    另外则是,在他看来这位后生虽然奇装异服,但是谦逊有礼,显然修养极好,不至于来诓骗他。

    宋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再朝孔子作了一揖,道:“夫子言笑了。后世华夏后辈,皆尊夫子为师。称之为“万世师表”。

    后世读书人,最为佩服的,便是夫子您了。您说过的温良恭俭让,是我们后世读书人苦苦追求的境界。”

    孔夫子打量着他,随后悠悠叹道:“后生,见你衣着虽然奇怪,但是光鲜挺直,相必也是出生王公贵族之家,难怪会来看老夫。”

    宋云呵呵轻笑,道:“非也,夫子。我出生贫贱,父母双亡。更不是出生于什么王公贵族之家了。非是出身富贵,乃天道酬勤。”

    “那你是从何处学到的夫子之道?学到的温良恭俭让?”一个面容有些圆润,但神采之中,又带有些许坚毅的男子提问道。

    “子贡,不得无礼。不过后生,老夫也很是好奇,既然非是富贵之家,那又是从哪里学到的礼仪,从哪里修得的温良恭俭让?”

    那圆润男子,也就是子贡,红着脸向宋云行了一揖,连称失礼。

    宋云也是理解他们为什么会如此这般惊讶,毕竟当时在办私学的,就只有孔子一人了。

    哪怕后来他的弟子也学着办了起来,但终究是杯水车薪。

    所以孔夫子甚至以为,自他和他的弟子死后,私学之风就会彻底消散。

    他恭恭敬敬地回答道:“夫子,两千年后,我华夏后人,无论贵贱,人人皆可读书!非但人人皆可读书,而且人人必须读书。

    自孩童时期,后世人便会去学府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此乃义务,由政府出资,人人都可参加,人人必须参加。因此贫贱之人,也有出头之路。也可习得礼仪文章。”

    “有教无类!有教无类!夫子,这是您的理想啊!夫子!”子贡无法抑制住自己的兴奋喜悦,大喊道。

    ps:下一章准备来个小高潮,嘿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