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宁起天澜 » 第十一章:开荒田地遇困难!曲辕犁!

第十一章:开荒田地遇困难!曲辕犁!

    众人参观了几家百姓的房间,挺不错啊,都是很兴奋,回去拿工具,有的则是去田间,种了一辈子地,第一次感觉很有劲,扬州牧说了,干活的管饱!

    情况一日好过一日,越来越多的百姓,愿意自己建设家园,替官府农作,给的实在太多了,每天吃的很饱。

    郭嘉等人登记速度也是越来越快,不配合的,死了太多了,大多是自以为是的。

    老百姓都是很乐意的,有许多人更是召回了给士族们做婢女家丁的子女,受人家的气作甚,老老实实干活,吃到吃不下为止,还有新房子住。

    戏志才众人是最辛苦的,要挨家挨户送粮食,可不是容易的,后勤工作压力很大,周宁一看建房的百姓增多,也是将自己的一万军士全部交给了戏志才,才保障了全郡百姓的日常所需。

    过了两日,各个士族也是送来了万旦粮食,换回了族中老者。众人回去后各士族很默契的消停了下来,只是周宁知道,他们肯定会孤注一掷,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不过他们如果不出手,自己也不好做灭族之事,他始终相信,只要百姓心向他,士族翻不起浪花。

    值得一提的是,原只能安顿一户的房子,拆除后可以变成两户,有些士族的豪宅,更是可以换百户,算不上大兴土木,只能说改变!

    当然还是有不少拒绝的,但是在周宁的铁血手腕下都是认了,这州牧和气起来比谁都客气,见年纪大的还要扶一下,看到女子更是姐姐妹妹的喊,狠起来,吓死人,这几日已经死了数千人了。

    数日,建房千间,安顿千户家庭,已经很快的进度了,周宁很满意。

    “主公,咱们没那么多数量的牛,开荒田地,累坏了很多牛。进度缓慢,是否要暂缓进度。”太史慈找到周宁询问。

    “嗯?已经五月了,许多谷物这时候不下播,明年开春都不见得可以收取,我还想加速呢,现在大家用的都是长直耕犁还是?”周宁疑惑,他都忘记这茬了。

    “什么长直耕犁?咱们都是用二牛抬杠法犁地的。”太史慈感觉主公是不是累傻了。

    “子义听着,现在即刻停下,让牛儿好好休息。带着所有耕种百姓来,我有个办法,可以减少人力,牲力。”

    “是,马上去。”太史慈离开,片刻后越来越多的百姓来了。

    “州牧大人,你叫我们来?有什么办法呀!真的是累死牛了,我们也很累。”百姓有点抱怨。

    主要是开荒了许多田地,原先一只牛只需要耕两亩地,如今变成了得耕十亩,所以大家一下就觉得很累,要不是吃得饱,都要罢工了,牛都累趴了几次。

    “我要教大家怎么制作曲辕犁,大家看着我怎么做的,然后大家一起做,可以减少人力,和让牛省力,只要不是水田,旱地我们人也可以拉得动。”

    周宁将自己的图纸放在地上给大家看,耐心的介绍。

    曲辕犁由十一个部件组成。即犁铧、犁壁、犁底、压镵、策额、犁箭、犁辕、犁梢、犁评、犁建和犁盘。

    “犁铧用以起土,犁壁用于翻土,犁底和压镵用以固定犁头,策额保护犁壁;犁箭和犁评用以调节耕地的深浅;犁梢可以控制宽窄,犁辕短而弯曲;犁盘可以转动。整个犁环环相扣,结构合理,这样使用轻便,回转灵活。”

    “大伙明白了么?”周宁看向众人。

    “大人,不是很明白!”大伙摇摇头,根本没见过,不过听起来很好用的样子。

    那大家一起做一个,看看效果!工具带来了嘛?

    “带来了!”百姓们各种稀奇古怪的锯器都掏出来。

    第一个曲辕犁做起来非常麻烦,因为不熟悉,毕竟理论是理论,知道怎么造,和真的造是真的两码事。半天过去了,周宁也是额头冒汗,总算是拼造出了曲辕犁的模样。

    “这个就是大人说的曲辕犁么?你们看,转弯很方便啊。”一个百姓拿起,用人力操作了下。

    “还真是,走,带去田里试试,半日了,牛也歇的差不多了。”

    众人带着新鲜出炉的曲辕犁就是朝田地冲去,找来头牛架上,速度比老办法快了二十倍不止,牛都感觉它轻松许多。

    “州牧大人真是神了啊!大家快做啊,弄上几百个,开荒再多田地都不怕。大家以后都不怕饿了。”有人激动大喊。

    许多人都是开始去搬料材,开始制作,周宁在一旁指导,这一日,牛得好歇,千个曲辕犁现世。

    “天晚了,都带上东西回家好好休息,粮食应该都送到家了,今日又是造好了几百间房子,家里近的可以准备下搬新家了。”周宁对大家说道。

    众人都很开心的回家了,许多人准备搬新家,离得近,家里也没啥东西,而且马上就快拆他们的老房子了。

    周宁抬头望天,数日时间,归鸿军众家眷终于是都被安排住了新房子,大家都得到了好的休息之处。越来越多的百姓,责任重大啊,一年时间,一定要彻底解决庐江郡,明年春收,还有大事啊。

    很快,一个月的时间都是过去了,五月悄然离去。

    郭嘉人口普查完毕,庐江全郡四十三万六千一百三十二口人,二十一万六千五百四十三户!

    全郡荒田开垦无数,百姓共同努力,种植了无数吃食谷物。粟、黍、稷、麦、稻、菰米、荞麦、青稞、芋、高粱、等等。

    留下一定数量的百姓每日观察,还教了怎么除虫,定期灌水,其余人都是投入建设房子。

    士族们也不愿坐以待毙,一月来开出千金,万旦米粮要周宁的脑袋,不停在大街上偷偷找人,看有没有愿意的,毕竟百姓是最容易得手的。他们不想有什么把柄,周宁手下有数万军队。

    “听着,我是周家的,你杀了周宁,我周家给你千金,十万旦粮食,够你母亲吃一辈子。”

    “你有病!我要去告诉州牧!”百姓仿佛看着白痴。

    “别,我就是开玩笑,州牧这么好的人,我怎么可能有这种心思。”

    这种威逼利诱在到处实施,但是都是被否决,没有一个百姓肯做这种事,有的甚至直接动手,你他妈的敢怂恿我对付周宁,找死,管你是不是士族,直接打。

    士族的人反而不敢还手,不停跑,周宁的巡逻队可是不停走动维护治安的,保护的就是百姓,遇到他们何老百姓动手的情况下,直接杀他们,有前车之鉴无数,百姓们都越来越依赖这个年轻的州牧大人。

    士族中许多丫鬟家丁都是在一月间不干离开,不管士族出再多钱都是不肯留下,不然他们也不至于找外人。

    连许多士族门客都是动摇了,原先觉得周宁就是想表现一下,可发现他居然与百姓同住同食,经常去找附近的百姓串门一起吃饭,美其名曰,同甘共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