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白玉石桥 » 第二章 慢慢长大 第十二节

第二章 慢慢长大 第十二节

    第十二节逛街

    超市这个名词在那个年代压根就不存在,顶多就是代销点和小卖部,现在虽然有这么多的连锁超市,大型商场,但是没有了那种慢慢的人情味,没有了讨价还价的热闹,纯正的商业气息破坏了那种买卖的热情。

    张成在妈妈的纠正下,改正了作业的错误,而且还做了一套试题,成绩还不错,张成妈妈很开心:“儿子,下午妈妈带你去磨担街转转,放松一下,正好买点洗化用品。在奖励你,给你买点吃的。”张成开心的点了点头。

    今天的午休时光过得比往日快,没有了焦躁的情绪,只有出去玩的期待,“妈妈,咱们什么时候去磨担街啊?”午休刚结束,张成就跑过去找妈妈,张成妈妈说:“你去看一会课外书,三点多咱们再出去。”只见张成嘟嘟着嘴,心里想着为什么不早出去,还能多逛逛街,虽然心里不是很痛快,但是行动上还是很听妈妈话的,老老实实的去自己屋看书,就这样时间慢慢的流淌,张成妈妈就在洗手间洗衣服,终于张成听到了妈妈叫他。张成妈妈骑着木兰摩托带着张成就要去上街,刚走到楼下,就见王浩妈妈也正在从储藏室推出来木兰车,“张成妈妈,你们出去啊。”王浩妈妈刚开口,张成就有礼貌的给阿姨问好,“是的,我们上街逛逛,正好去买点洗化用品。大周末的你上哪?”张成妈妈回答道,“学校有点事,我得去看看。”王浩妈妈说着就骑上车走了。滨湖县的街里,虽然不大,但是热闹的很,奎星楼,供销大厦,磨担街都是紧挨着,逛了一个地方接着逛另一个地方,不管是零售还是批发都能包你满意,张成妈妈带着张成来到了磨担街,坐在后座上的张成安奈不住了:“妈妈,我想吃一串羊肉窜。”路过了供销大厦门口,张成指了指一个小摊,这个老奶奶的小摊可真是好,糖葫芦,玉米,烤肠,应有尽有,直到张成上了大学,每次假期回来都还能看到这个老奶奶,“儿子,你就只能吃两串,烧烤吃多了不好。”张成妈妈竟然答应了,把车停在烧烤架旁张成妈妈说道:“你好,两串羊肉串,一张单饼。多少钱?”老奶奶随机回答:“两块五。”说着就开始在炉子上忙碌,只见羊肉被烤的滋滋的,油滴滴的,当真是香气扑鼻。“孩子,你吃不吃辣。”没一会老奶奶就问张成,张成没多想:“放一点点吧。”老奶奶娴熟的把签子从单饼里把出来,用塑料袋套好,就把卷好的羊肉串给了张成,张成心满意足的吃着,张成妈妈干脆推着车往前走,反正距离也不远了,重要的是怕孩子呛了风。

    终于来到了磨担街,人山人海,人挤人,各种小摊的摊位都已经超出了各自的店面,可这就是当时的社会环境啊,当时的人们也不觉得这样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磨担街这里婚丧嫁娶,研究糖茶,日常洗化,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张成妈妈带着张成直奔一家店,一看就是常客,进去之后就是扑面而来的肥皂香气,小孩子哪里懂得这些东西,就跟着妈妈身后,只见张成妈妈拿了一些纳爱斯的香皂,雕牌洗衣液,又拿了一些卫生纸,才算彻底的购物完成,张成瞅准时机:“妈妈。我们去魁星楼吧。”对于吃的东西,孩子当然是记的比作业还清楚,张成妈妈笑了笑:“你想去吃什么?”张成竟然想都没想:“馅饼。”一看就知道是计划了好久的,其实滨湖县的馅饼没有那么多秘制配方,更多的是那种手工的原始香味,而且只有那么几家最正宗,娘两一前一后,推着木兰摩托就走到了魁星楼,魁星楼是箱包,皮具,鞋帽衣服的集中售卖地,当然还有各种的小吃,最受欢迎的就是馅饼和烤肠(淀粉肠),“大姐,来个馅饼。”张成妈妈径直来到一个三轮车旁,递给一个老奶奶一块钱,很显然是这里的常客,只见老奶奶掀开一个盆子上的白布,里边装满了调好的馅,用勺子把馅舀出来,放在早就做好的面团里,然后放在热乎乎的鏊子上,炉子里边满满的是蜂窝煤,再用手把面团慢慢的摊成饼状翻来覆去的在鏊子上过油,香味扑面而来,直到馅饼上泛出金色,“小朋友,你要不要辣椒?”老奶奶问张成,张成点了点头,只见老奶奶抹上一点甜面酱,又抹上一点辣椒酱,放上一点小菜,麻利的用油纸一包递给张成:“小心烫手哈。”,张成开心的接了过来,用嘴吹了吹,就大口大口的吃起来,“儿子,你就站在这吃着,我去那边买几双袜子就回来。”这个时候老奶奶就说:“你把那个马扎拿过来,让孩子在这坐着就管。”说着就指了指三轮车前面的马扎,张成妈妈把马扎打开,放在了三轮车的边上,张成就老老实实的坐在那里。

    心满意足的一天就这样结束了,直到多年以后张成去了外地工作,没到逢年过节回老家,都会去这些地方逛逛,甚至还会问问自己的发小,这些摊铺到底搬到了什么地方,还想尝尝儿时味道,尝尝家乡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