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异宋志 » 第三十二章 怪事

第三十二章 怪事

    但无论如何,此次交手结果都说明赵朔确实是个习武奇才。仅用两个半月便通学武道基础,在与周客公平交手的情况下,纯靠武艺逼着周客率先使用了武气。

    虽并非生死搏杀,却也代表着赵朔的武学基础已经正式入门,可以开始尝试带兵修习了。

    ...

    这天,赵朔正拿着一把刀刃类似陌刀,握柄却是单手的窄刃刀练习劈砍。赵朔本来是想练剑的,但是耍了两下后发现还是直接用刀来得带劲,便又换成了宋朝军中制式的宽刃手刀。

    但赵朔对宽刃刀的颜值与坚固程度始终带着不信任,在他的脑海中,还是直刃唐刀最符合他的胃口。可惜由于宋朝时期,辽宋夏三国的甲胄都已经发展到铁甲的程度了,而西夏的重骑兵铁鹞子更是人马俱甲,直刃唐刀根本破不了防。因此宋朝军队在不断的更新迭代后,便确认了以刀八色为主的对外作战武器。

    因此赵朔便在兵器架上找了把唐代陌刀裁短了握柄,改成了单手可握的样子,在外形上有点像稍宽的唐刀,只是更为厚实,重达十五斤上下。原先的陌刀乃是唐代步卒所用,需得双手而握发力,因此刀柄较长。但赵朔天生神力,单手便能抡得虎虎生风,便把刀柄裁短后当成了窄刃手刀使用。

    只可惜赵聪在前往西北的时候,把有军中经验和学过军中刀法的异士护院全都带走了。留下的只有学习棍法的周客,修习金钟罩不使兵器的齐纳言,以及修文气而无战力的刘总管。

    而后来王府所招的护院虽也有修习军中刀法的,但都不成体系,多数只是学了沙场拼命的方式,对刀法并没有太多理解。

    这也就导致了赵朔现在只能看着王府内的书籍自己领会,然后再与周客过招积攒经验,提升速度受限。

    但还好的就是,也受不了多少限。只要周客一带上武气,便会完全一面倒。而武艺技法方面赵朔也完全达到三流高手的门槛,算是有点水平了。而周客自己大概在二流顶尖,一流边缘的实力。

    当然这是周客自己说的,赵朔对此仍是存疑。

    长刀划过空气,快速移动带来的破空声如同吹哨。随着赵朔按着书上记载的刀法一式一式的使出,空气中的力量仿佛在积蓄,如一层一层的海浪般叠迭而上,最终形成一层滔天巨浪拍出,砍在了木人上面,使其应声而断。

    “王爷悟性还是如此之快,仅几天便轻松上手了这叠浪刀法。只是王爷需得领会叠浪之意,书上所说,叠浪追求的乃绵延不绝,而非蓄力迸发。若是一味追求一式的爆发力,极易产生气力之间的破绽,还望王爷当心。”

    周客虽然没练过叠浪刀法,但武学上有些东西仍是相通的,而周客的理解并不差,在看着刀法解析的情况下给赵朔做些讲解还是没问题的。

    叠浪刀法是原先一位王府护院的家传刀法,只是后来给王府效命后便交了出来。赵朔是在书房关于武学一栏的架子上发现的,被老郡王赵烈放在了最上方,便一眼看见了。

    而在看了其他的刀法之后发现没有更好的了,便选了这叠浪刀法。

    在认真的听完了周客的指导后,赵朔开始回想太极的感觉,将之融入叠浪之中。果然一下子便好了许多,让一旁的周客又是看得连连点头。

    在又练了两次刀法之后,便看见高世则从外面急冲冲的赶了进来,边走还边喊着。

    “朔堂兄,今天有什么好吃的啊!这几天要点卯没得吃,我天天都想着来王府这边呢!”听得赵朔嘴角微微抽动。

    “小高点,你这三天两头的往王府这边跑,该吃的也都吃过了,就不能让你府上的厨子给你做吗?”小高点是赵朔根据高世则的吃货属性给他取的外号,在几次抗议无效后,高世则也就不再抗议了,任由赵朔怎么喊。

    就好似现在,高世则对此充耳不闻,反而转移话题道。

    “朔堂兄,你不是说除了西北的战报外,若是有什么趣事发生,也可以与你说说吗?恰好,这几天我在衙内听与几位同僚闲谈之时,刚好听到了一件城内发生了怪事,不知朔堂兄对此可有兴趣?”

    高世则所担任的左班殿直这个职位很有意思,在元丰改制前,原是属于宣徽院下属的三班院小使臣。而后三班院从宣徽院脱离了出来,变成了宋朝的基层武官人事管理机构。再然后又碰上宋神宗时期的元丰改制,被定为正九品小官。而到现在,所谓的三班奉职大都已经成了恩荫官,也就是皇上用来赏赐士大夫或者贵族后代的。不可否认士大夫与贵族的后代由于大部分受过良好的家教,因此会有更大的概率发掘出人才。但更多的,还是恩荫之后领份俸禄便一直做到老,也许能凭着熬资历升个一两阶,但大体上还是混日子居多。

    当然,像高世则这种担任左班殿直,那只是单纯的在等年龄,只要年龄稍长一些,高家自然会帮他推着往上走。

    赵朔看着一副‘你快来问我啊’神情的高世则,本不想搭理他,但看着那期待的眼神,还是不忍心打击他,便随口问了一句。

    “什么怪事?说来听听。”

    谁知高世则表情又是一转,反而摆出了一副矜持的神色,眼睛滴溜溜的转着。

    “咳咳,口有些渴了,肚子有些饿了,没点什么喝的吃的吗?”

    “小高点啊,舅父不是让你过来跟我学习的嘛?那今天我就教教你蹬鼻子上脸的下场!”赵朔开始挽起袖子。

    “救命啊!王爷打人啦!周教头救我!”高世则面色马上一变,朝着周客大喊出声。

    最终高世则还是没挨上这顿揍,反而喝上了赵朔改良后的杨枝甘露。由于这个时代木薯尚未传入中国,因此杨枝甘露里的西米被替换成了薯圆。

    高世则美滋滋的喝着糖水,边喝边称赞:“还是堂兄你王府上的对味,我回去让府上厨子做过几次,都只有外表相似,味道却是完全不一样的。”

    “少废话,吃完赶紧说。”

    “好嘞。”高世则三下五除二把第一碗喝完,然后伸手招了招在远处待命的下人,“再帮我盛一碗。”

    转过头看见赵朔又在撸袖子,赶紧收敛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朔堂兄,近日听同僚说,城南西大街遇仙酒楼闹鬼!”

    “世上哪儿来的...”说到这里突然一顿,赵朔突然想起现在是宋朝,而且这个世界是有超自然力量的,那鬼算不算是一种超自然力量?

    “确认是鬼?而不是什么异人异力造成的?”赵朔语气中变得有些半信半疑。

    “并不能确认,只是听同僚说,遇仙酒楼后院与行巷处,总会飘荡着青绿色鬼火,而且还伴随着呜咽的哭泣声。这段时日以来,遇仙酒楼的生意已是一降再降,从京中最大的酒楼,都快变得无人问津了。

    酒店掌柜为此连着请了好几位高人做了法师,却一点都没有消停。”

    看着高世则煞有其事的讲解,赵朔眼中的兴趣却在一点点下降。

    “这不就是白磷燃烧的正常现象嘛,也许只是前些日子重阳,遇仙酒楼里的伙计倌人在后院烧纸时造成的吧。至于呜咽哭泣声,要么便是风声,要么便是恰好那时有女子在哭泣,撞上罢了。

    你说的遇仙酒楼我倒是不了解,但白磷出现且异常燃烧,多半是周围有尸体腐化后形成,无论是人的尸体还是动物的尸体,总之不太可能是鬼魂。

    而那掌柜的请人做法事,一旦烧纸反而会使得气温升高,白磷燃烧的概率就更大了,因此才一点都没消停。”赵朔摇了摇头,但还是给高世则做了解释。

    “白...白磷是何物?”高世则听得有些懵懂,只知道听赵朔之言,好像一切都是这名叫白磷之物造成的。

    “老周,你让厨房取两块火石过来。”赵朔决定给高世则演示一下。

    不一会,高世则与周客皆是好奇的看着拿着两块火石的赵朔。

    “我们日常所见的打火石中,便含有磷这种矿石,但含量太低了,所以并不能直接观察到。而当我们配合火绒敲击打火石时,白磷便会燃烧,而后点燃火绒,就像这样。”

    ‘啪嗒’一声两块火石之间蹦出了火星。

    “而白磷就是找到比较大块的磷石而后提取而成,提取完后置于空气中,只要温度稍高,便会自燃。而除了从磷石或打火石中提取,还有一种方式便是当尸体腐烂时,会产生一种难闻的气体,其中就包含了磷,因此尸体腐烂后若是不及时处理,待到温度稍高,也会有鬼火燃烧现象产生。听懂了嘛?”赵朔双手撑在桌子上,一副化学老师讲完题后看着学生的模样。

    “呃..嗯...”周客脑袋开始左右乱看,一会儿看看树上的鸟窝,一会儿看看地上的蚂蚁,总之就是不看赵朔。

    “大致明白了,虽不知是什么原理,但朔堂兄的意思是,这件事有可能是人为的。无论是尸体腐烂产生还是使用那白...白磷造成,总是有个原因的,并非所谓的鬼魂行事。”高世则倒是思索了片刻,谨慎的回答道。

    “啊对对对,就是高少爷说的这样,我也是这样想的。”周客一听高世则说的有道理,马上厚着脸皮附和。

    “你闭嘴!”赵朔指了指周客,而后转过头来又对高世则说道:“虽然你应该没理解白磷是什么东西,但没关系,至少你找到这次事情的重点。没错,这件事背后必然有个原因。

    另外,若是你对这事儿感兴趣,想验证是否真的是白磷造成的,可以趁白天去看看所谓‘鬼火’的燃烧点,普通的火焰燃烧应该是以中心为黢黑,而呈现放射状的。‘鬼火’的燃烧,应该是没有温度的。而白磷燃烧,却会因为燃烧点中心的温度极高,导致炸裂而变成喷溅状。

    你到时只需看一下现场是否有喷溅状的黑点,便可以确认是不是白磷造成的了。”见高世则愿意听,赵朔也不介意多说一些,反正能不能听得到还是得看他自己。

    “原来如此,我还以为是什么闹鬼传闻呢,朔堂兄你懂得真多。”高世则眼中有些带着崇拜的看着赵朔。

    “倒也没有,多读书多看报,少吃零食多睡觉,总有一天你也可以跟我一样的。”赵朔也是露出得意的神情,大言不惭的开始自夸,空气中突然充满了快活的气息。

    赵朔满足了自己好为人师癖好,高世则学到了新知识,而周客也收获了一顿鄙视,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