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异宋志 » 第二十六章 重返

第二十六章 重返

    邱仁山面色不变的听完,才乐呵呵的道:“此事倒是问题不大,反正殿下你的队伍也需要补员休整。不过还得寻个由头才行,正好青峰山制造器械的进度需要往经略司汇报。殿下你便将情报送过去,而后在那待几天。待兵器打造完后,再看看经略司有无回复,到时一块带回来便是。”

    赵聪颔首称谢,而后便坐在一边等待冯云。

    由于冯云是青峰山营寨之前少有的会算账的,所以在鄜州军来人之前青峰寨的后勤补给一直是由冯云在暂。而因为赵聪的原因,赵忠也并未反对此事。到得此时邱仁山过来,自然是要交接回去的。

    在冯云与邱仁山麾下负责军需的管勾帐司做物资统计交接时,邱仁山全程在一旁观看,需要对青峰山军营这边的物资有个数。

    而无所事事的赵聪与杨惟忠,便坐在了厅内喝茶。

    许是见到赵聪有些无聊,杨惟忠朝其招手,让赵聪坐过来他这边。赵聪指了指自己,张开的口型似乎是在询问,在得到杨惟忠的确认后,赵聪起身坐了过去。而邱仁山只是瞥了一眼,便转头继续关注交接事宜。

    “不知殿下这段时日与西夏军交手,可曾有何心得?”杨惟忠带着考校意味的问道。

    赵聪见此心中一动,知道杨惟忠有心指导自己,便将自己今日与籍辣天畀遭遇和交手的过程细说了一下,而后说了自己的体会。

    “那位西夏领将说自己乃是西夏军监军司左侍禁,显然是有职武官。我观其领兵之法,发号而不语,冲锋而无声,乃是我首次见到西夏军冲阵,与我大宋虽有相似之处,但却又有所不同,不知杨将军可否为我解惑?”赵聪姿态放得很低,带着请教意味。

    杨惟忠全程听着赵聪讲述,不时颔首。在听到赵聪请教语气的询问后,也并没有卖关子,在斟酌了一下后,便开始为赵聪讲解。

    “西夏原先尚未建国时,族内事务皆是由党项八大姓氏的部落首领决定,其时宋夏交战,夏军皆是以狼群之姿,不计生死与我军交战。后西夏武烈皇帝李元昊天纵之才,游走于宋、辽、回鹘等多方之间,一力撑起重担,建立了西夏。

    西夏新建,自不可再沿用原先的部落族制。因此李元昊便借鉴我大宋官制与汉唐旧制,建立起其最初的体制。但又因西夏国内蕃汉混合,为保党项一族的地位,便保留了党项部落的蕃官体系,确保重要官职由党项贵族担任。虽后来由于西夏国内蕃汉结合日益紧密,也开始允许汉人担任高位。但在地方,仍是党项族人担任官职居多。

    再说回西夏领兵之法,便不得不承认李元昊不愧为天纵之才。我大宋战阵,自太宗皇帝借鉴术法一道中的阵法而创立,后又与军中武气相合而成。无论是一队,还是一部,一营,一军,只要武气相合,配合默契,便能相融而迸发惊人战力。

    但武烈皇帝却从我军战阵中汲取了核心后,与党项狼群战法相合,创立出了独属西夏军的狼阵。

    狼阵并非如我宋军战阵般强调整体力量,也不似辽军更看重领军将领,反而更以突出士卒个人战力为主。狼阵通过特殊的军列,使西夏军冲锋速度更快,穿刺能力更强,更适合骑兵作战。如西夏铁鹞子,便靠着狼阵闻名天下。

    但成也萧何败萧何,西夏过于依靠骑兵,导致骑兵与步兵战力相差极大。西夏步兵也无专用战阵,只靠着普通军阵上场厮杀。他日殿下若是遇上西夏步卒,便可知晓。不过西夏中也有一支战力较强的步卒,乃是西夏主力军,名为擒生军。其士卒皆由西夏军中骁勇善战之士组成,编三万精锐而七万副兵。上马为狼骑,下马为悍卒。

    我听殿下初遇狼阵应对之举,不过是逊于经验。只待后日多加积累经验,必将远超那位西夏小将。”

    杨惟忠讲得很细致,从西夏官制到军队,皆是有所提及,让赵聪受益良多。而后两人在交流中,杨惟忠也多能以自身经验为赵聪解惑。

    两人愈发相谈甚欢,聊到后来,赵聪已是与杨惟忠兄弟相称,喊着杨大哥了。而杨惟忠也不过是二十来岁的年纪,又在军中多年,为人豪爽,便直接认下了赵聪这个弟弟。

    到得冯云交接完后,看出邱仁山与杨惟忠有事相商,赵聪才有些依依不舍的告别,临走还邀请着杨惟忠有空一块儿喝酒。

    ......

    八月初八,傍晚时分,时隔一个月,赵聪再次回到了延安府城。

    由于时间并不紧急,因此众人骑行的速度并不快,而赵聪也借旅途教了刘溏一些马术技巧。此次随行的除了冯云、马六和刘溏外,还有一名原先王府的护卫,唤做王常。王常乃是军伍之后,其父退伍后在岳阳王府上当差,后因保护王爷而受伤不治,老王爷便将尚小的王常收养于府中。自七岁那年入王府后,已在府中待了二十年。

    出身军伍之家,又在王府中从小培养,再加上王常自小修习的便是纯正的军中武气。这也让王常此次随赵聪入伍后,很快速的便融入了军中,出色的完成训练后,被补员进了赵聪的小队中。除此之外这次前来的十人中,剩余五人皆是赵聪骑兵小队的成员。

    王常拿着邱仁山给的令牌前往,很快赵聪一行便被允许进入。

    入城后,众人便直接赶往先前李掌柜购置的院子处落脚。先前去往军中时,赵聪只带走了具备战力的护院与忠诚异士,而幕僚师爷只带了冯云一人,其余皆留在延安府与李掌柜交接。

    而李掌柜,在交接完后,赵聪便允许其返回岳阳郡王封地任职了。因此,西北王府的生意,此时皆由赵聪手下一名叫吕文材的幕僚管理。

    赵聪并非将带来的王府护院全都带入军中,也留下了几位年纪偏大的在此保护吕文材等人。而在赵聪初临延安府时,李掌柜也为赵聪配备了些下人,之前也都见过赵聪冯云等人。

    因此门房一见赵聪等人,便马上开门将众人迎了进来。

    冯云在吩咐了下人准备饭食后,便让王常带着其余几位士卒前往安排房间。而后便与赵聪等一块儿前往大厅,并让下人前往通报吕文材。

    在上次与赵忠讨论武器需要定制后,赵聪便传信让吕文材在延安府内寻找厉害的铁匠铺子,此次既得空过来了,自然要亲自前往督造。

    不一会儿,吕文材便带着府上几位幕僚前来。行过礼后,赵聪便让其余人退下,留下了吕文材一人。

    “前些日子我曾书信让吕先生遍寻匠户,此事可有眉目?”

    “殿下之事不敢有忘,文材自收信起便遣人搜寻鄜州境内匠户。”吕文材顿了一下,继续说道:“首先最为技巧最为成熟的,自然是军中炉侯,其匠人作坊位于城南处。但军中匠户,多以造制式装备,水平平均,只中上水准。

    其次便是延安城中铁匠铺,亦是位于城南地区。其出品比之军匠尚显不足,但相差不远。且因位于西北,民风彪悍,常为武人打造器具。因此亦有更多武器定制经验,比之军匠有更多选择。但近日因我大宋将对西夏用兵,因此民间匠户亦被分派往军中协助造械,工期可能赶不及。

    再来便是延安城西北处,位于丰林镇的李家铁匠铺,其手艺比之军匠更好,亦同样有定制兵器的经验。但这家匠户却是托庇于丰林李家,平日里也为农户百姓们打造器具,但更多的还是为李家服务,为李家护院打造兵器。

    若是殿下决定找那李家铁匠铺,便得经过那李家点头才行。而那丰林李家,却是与延安知府程向英有些瓜葛。除此三者外,其余的皆是些专司打造民用器具的匠户,便不再多提。”吕文材条缕清晰的为赵聪分析着这几者的优劣,神情专注。

    由于赵聪与冯云前往会见吕惠卿和程向英时,并未带上吕文材。而吕文材又是主要负责经商方面的事务,赵聪也没就告诉他吕惠卿和程向英示好之事。所以在听到李家铁匠铺时,赵聪与冯云对视了一眼,而后便直接下了决定。

    “那便选李家铁匠铺吧,明日让下人们准备行囊,待明日往经略司送完信后,便直接前往丰林镇。”

    “是。”虽说不知道赵聪如何解决李家之事,但既然主家已经作出决定,吕文材也便不再多言。

    是夜,赵聪久违的在府上柔软舒适的大床上睡得很香,而刘溏则被安排在了赵聪隔壁的房内。

    ...

    翌日,依旧早起的赵聪等人在吃过早食后,便与冯云马六动身前往经略司送信。到得经略司禀明来意后,便按邱仁山的吩咐将信件转交给了一名叫林希宰的粮官。

    送达信件后,赵聪等人并不上马,只是沿街又往前走了一段,来到了知州府衙。这次赵聪直接报的是岳阳王府的名号,门前的衙役看见马六递上的王府令牌,马上便将众人迎了进去,而后前去通报。

    许是公务繁忙缘故,赵聪并未见到知州程向英,但程向英也派了自己的心腹幕僚前来接待。

    见此冯云也便接过了与对方沟通的担子。在表明来意后,对方二话不说便写了一份书信,盖上程向英的私章后将其交给了冯云。只说到时候可先前往李家,递上书信后自会有李家人帮着处理。

    既已达成目的,赵聪等人也不再多留。在道谢之后,便离开知州府衙,动身前往丰林镇。

    丰林镇,距延安府城不到二十里地,位于延安府城西北方向,镇上人口不到两千户,总人口在万余人左右。

    李家乃是当地最大的豪绅,又傍上了延安知州程向英,毫无争议的便成为了当地的一霸。当地县衙内大小官员皆与李家或多或少有些关系,若是李家不配合,那当地知县说话都不一定有李家管用。

    而作为当地最大的地主,镇上粮铺是李家的,镇上布庄是李家的,镇上的食盐...这个倒不是李家的,但是管着买卖食盐的官员,是从李家出来的。在这样的环境里,当地百姓生活几乎都绕不开李家。

    因此,当赵聪等人抵达丰林镇后,王常便轻易在路边百姓口中得知了李府的位置。于是赵聪便让冯云与王常前去李府找人,自己则下马陪着兴致勃勃的刘溏沿街游览。

    街上的店铺种类还算繁多,在询问了铁匠铺的方向后,几人便闲逛着往那边而去。镇上的治安还算安定,而且看着赵聪身后披甲执锐的士卒,也无人敢上前招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