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异宋志 » 第八章 彼端

第八章 彼端

    赵朔过上了相当规律的修行生活。每日清晨起身晨练,沿着汴河边跑步,然后跟着周客学习武学基础,下午再通过异石辅佐进行修气,夜晚自由时间便自己安排,记载自己一些修习上的问题,看看书籍了解宋朝各地的情况。

    不时也会见在京中负责与各地沟通的掌柜,跟着刘总管学习如何处理府中事务。赵朔上辈子并无太大野心,努力奋斗只为求个安稳。到得这一世,虽说刚来时有些曲折,但后面稀里糊涂的继承了王位,反倒是达成了上辈子的愿望,成了个闲散王爷。因此赵朔虽然对于这个世界的超自然力量感兴趣,但更多还是出于好奇与研究的本能。

    对于这种安稳中向前的生活,赵朔倒是没什么好抱怨的,虽偶尔对于几十年后可能会发生的事情会有些担忧。但毕竟太过于遥远,现在就去想,不免有些杞人忧天。

    在这种安稳的氛围下,距郡王遇刺案的两个多月后,赵朔收到了赵聪的来信。

    ......

    七月中旬,延安府城门外,道路尽头一队人马由远及近,带着仆仆风尘。队中看架势便知好手众多,也有几位文人打扮的跟在其中。而在队伍中心的,是个只有一臂的少年。

    少年面相不过十五六岁,面容英气,长时间的赶路让少年的脸上带着一丝疲惫。而缺了一臂的少年在骑马时明显表现得有些不适应。赵聪一行自开封府出,一开始是往西走水路,过了西京到得河中府后,方才转到陆上,往西北前往延安府。为了照顾仅剩一臂的赵聪,一行人为此花了更长的时间方抵达延安府。原本是想准备马车的,但被赵聪拒绝了,希望能借此熟悉一下马背上的状态。

    待到城门处,看得这队人马,卫兵过来本想让其下马接受检查,但在门口处有一人见到前来的队伍,急忙前去与士兵队长交涉。不多时,士兵队长向后一挥手,示意放行。

    收到信号的的赵聪吩咐身边之人,随后身边之人也是回首示意众人下马入城。而方才在城门处与士兵交涉之人也靠了过来,拱手作揖,正欲行礼,却被赵聪阻止,并且顺手把马缰塞到他手中,大步向前。来人只得接下,急忙跟上。

    “殿下,城中落脚点已安排好了,是城中一大户人家的住宅。此次是听得陛下将全面对西夏动兵的消息,怕被波及,便带着家中老小往南去了。属下过去在这边做生意,与这家有些交往,在收到殿下要来延安府的讯息后,便将之盘了下来。院内已经吩咐下人打扫干净了,住几十人绰绰有余。”

    “辛苦你了,李掌柜。”赵聪放缓了脚步,询问着李掌柜延安府中的情况。

    六月下旬,随着皇帝赵煦对夏的正式宣战,六月末时,因旧党打压而被贬建宁军节度副使的吕惠卿被再次起复为鄜延路经略使。吕惠卿自收到任命后,于七月初便启程前往延安府上任。预计于七月中旬左右抵达,也就是在这几日的功夫。

    岳阳郡王府在福建一带的海贸上也有一定的涉足,福建一带的王府掌柜因为吕惠卿被贬之后并无实权,反倒是有些交情。

    此次皇帝赵煦同意赵聪等人随军出兵西夏,赵聪选择鄜延路,便是因为有这一层关系在。

    “吕吉甫此人往常也听父亲说过,能力虽强,但任人唯亲,重利轻义,生性贪婪。与之交往,还需得谨慎。”

    赵聪说完,画风又是一转,“不过此次乃是我等有求于人,到时待得他到了,还是得亲自登门拜访才是。”

    宋朝在与西夏接壤处的边境设置了五路大军,分别是与辽夏都接壤的河东路,与吐蕃诸部接壤的熙河路,还有中间直面西夏的泾原、环庆路和目前所在的鄜延路。由于地处边境,两国多有摩擦,在这厮杀的氛围下,造成两国交战处的花草染血,山林土壤亦是受到影响。这也诞生了此地独有一种奇花血罗兰。

    在最初发现这种奇花的时候人们并不知道有何作用,直到有一断肢伤残的士兵吃下了一株之后,人们终于知道了这种奇花的功效。

    活死人,肉白骨,随着那个士兵断肢重生的消息扩散,夏宋两国的边军开始争抢收集这类奇花。毕竟,此等伤药哪怕是有一定的后遗症,毕竟在战场上也可算是多了一条命。但双方很快就发现,血罗兰的使用条件比想象中的要严苛的多。

    首先,血罗兰在采摘下之后便开始枯萎,无法以任何方式保存,一旦离开生长地不到五米,便会变为废草,并且血罗兰的生长地极其随机,往往是在一个大范围内随机生长,并且一片区域只会有一株血罗兰的存在。其次,在服下血罗兰后,伤者会陷入剧烈的疼痛中,据看到过别人服用血罗兰的士兵称,在服下血罗兰之后,伤者全身皮肉都变得像是一摊烂泥一般在蠕动,并且发出非人的声音。再就是,哪怕你找到了血罗兰,也挺过了使用过程,在恢复之后,精神方面也会有一定的后遗症,据传有使用过的士兵说自己看到了鬼魂。

    不过因为使用的次数多了,军中也有了一定的经验。可以使用净化过的异石辅佐,消去血罗兰中一定的精神影响,不过净化后的异石何其稀少,大多使用者,还是靠着意志硬抗。

    赵聪当然是有异石在身的,王府这么多年,虽然一直在消耗,但还是有几块的,不过皆是使用后有一定消耗的异石。因此赵聪向皇上求请了两块完好的,自己则带走了几块消耗过的异石。消除血罗兰的附带影响只需要是异石便可,倒是没有太大的所谓。

    不过异石赵聪是有,但血罗兰却需要找军队索求。而吕惠卿官复经略使,身为鄜延路职位最高的官员,找他办事,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而且赵聪虽然带了几十个王府的幕僚异士,也得到了皇上随军的许可,但具体的落实,到时候可以带多少兵,后勤补给和武器铠甲的分配,却还是得看吕惠卿的安排。因此提前打好关系,便显得尤为重要。

    李掌柜应和一声,便继续带路,大概一刻钟的功夫,众人来到一座府邸前,门牌已经被取下,并未换上新的。门房见到李掌柜,也是赶紧喊了人出来帮忙。

    而随着进入府中之后,赵聪带的几十人在一名幕僚的安排下,散开去了解府邸情况,准备布防。而一位面容儒雅,颌蓄短须且眼神犀利的文人靠近了赵聪。

    “殿下,马六他们已去排除府上的安全隐患了,下人们也会交由文材一一甄别。这几日府上的日常还是先由王府带来的人多负责一些吧。”

    “这些你冯师看着办就好了,一路过来舟车劳顿的,也没吃几顿好的,今晚让厨房那边多做些肉食弥补一番。我有些累了,先去休息一会儿,到晚膳时再叫醒我。”冯云自是点头应下。

    冯云招手唤来两个可靠的护院,让他们去卧房为赵聪守住门口,防止有人打扰。之后便转身让几个下人搬起行囊跟他一起去书房,顺便也把李掌柜叫了过去一起商议事情。

    这次赵聪带来西夏的人除了原先王府的护院,还有一些王府豢养的能人异士,以及府上的幕僚师爷。冯云是王府上的幕僚之首,今年已是知天命的年纪,而且是赵聪的蒙学老师,本是按着刘总管接班人的身份对待的。郡王夫妇遇害时冯云正好外出办事,在得知王府出事的第一时间便往回赶,到得回京才得知赵聪有心随军前往西夏报仇,便在交代家中事宜后随着赵聪一齐出发了。而马六,便是那天守在赵朔门口的另一个护院,因为那天随着赵聪一起冲去主院救援,忠心得到了信任,此次前来延安府,便一起带上了。

    这队人马多是原先岳阳郡王为赵聪培养的班底,因此在皆是赵聪可以信任之人。之后如果得以领军作战,赵聪也是打算以此为班底的。

    赵聪找得府中的主卧,房内早已收拾妥当,早已疲惫的赵聪往床上一倒,再睁眼时便已经是天黑了。起身喝了口水,问过门口的护院,才知冯云晚膳时来过,见赵聪睡得正香,便没打扰,并吩咐等赵聪醒了再告知他。

    护院过去通知冯云后,一会儿工夫,冯云便带着下人端着热腾的饭菜来了这个院子。询问得知冯云已经用过晚膳后,赵聪便不客气的吃了起来。

    吃饱喝足,两人走在府中的散步交谈,身后的护院也换成了马六吊在不远的距离。在冯云的叙述中,赵聪大概知晓了目前延安府的情况。

    宋朝的经略使并非属于常设官职,而是在朝廷上想要对某处用兵时,才会临时设置的地方最高长官。因此吕惠卿对于整个延安府来说,是属于空降下来的,但吕惠卿上任,有个隐藏优势便是他十来年前曾经也担任过这个职位,因此对这一片的情况相对熟悉,而且当时在任上还做出一定的成绩,与当地的大族们关系也不错,在老一辈百姓的心中也有一定的威信。而目前的延安知州程向英在冯云的打听中,也是与当地世家大族穿一条裤子,因此冯云猜测他对于吕惠卿的到来,应当是持和善态度的。如有必要,可以找个时间递上拜帖。

    而对于鄜延路的军队,冯云在询问了李掌柜之后,却觉得有些难搞。说起西北的军队,便绕不开折家这个几乎可以称之为宋朝第一军事世家的家族。折家自唐末五代时期便已是山西存在的大族。到得大宋建国后,亦是宋朝镇守西北的主要军事力量。由于世代扎根西北,进而导致西北几路边军身后都或多或少的都有折家的影子。而折家长年抵御西夏,家中子弟在言传身教下皆是勇武非常,因而行事皆是军旅作风,对于文人间的附庸风雅嗤之以鼻。

    不巧的是,目前鄜州军中领头的大将,正是折家名将折克行的从子折可适。以折家那不折不扣的英雄世家的家风,此次赵聪求取血罗兰的事情,可能会有一定的波折。

    赵聪听罢思索片刻道:“还是先尝试一番,能够平稳拿到血罗兰自是最好。如若不能...便也只有走吕吉甫那一条路了。”

    随后二人转到书房之中,继续商议着之后各项事宜的对策。待到夜渐渐深了,方才停下各自回房休息。

    而在这座新府邸随着夜深逐渐陷入沉寂的时候,距离延安府城不到半日路程处,一行人入住了朝廷的官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