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时烟雨 » 第22章 李都尉的评价

第22章 李都尉的评价

    许知县和县丞主簿,聚在一起,坐在花厅里喝茶,听李都尉说宋无双的事。

    在三个文人面前,虽然李都尉号称县里第四,但还是没有在三个人面前坐着喝茶的资格的。

    宋无双面对圣旨的隆恩,那种荣宠不惊的表现,还是让知县感觉到惊讶的。

    而在自己的治理辖区之内,竟然出了一个这样的人物,当然自己需要详细的了解。

    宋无双的茶叶,被自己弄成了贡品茶叶,原先只是想着要讨好皇上官家,结果却没想到官家有那样的心思,讲将个茶叶,变成了一个兴国的利器。

    成为贡品,是能够给自己仕途带来飞黄腾达的。但变成了国家期待的这么高的东西,那这件事就得两说着了。

    而在大堂上,宋无双竟然当着天使的面,那么信誓旦旦的说出了那么大的产量,一旦完不成,那原先自己寄以厚望讨好官家的贡品茶叶,就可能是自己的催命符。

    所以这件事情,就必须弄得妥当,自己要心中有数,预留后路。

    “李都尉和宋无双有过接触,你认为这个人做事如何?”

    李都尉就弓着身想了一下:“身怀绝技,却又好大言。”

    就这一个评论,立刻让知县等人放下了茶杯。

    知县眼神里有些慌乱:“身怀绝技本官知道了,但又何以有好大言的评判呢?”

    如果他答应的产量是吹牛,那自己等人可就惨啦。

    李都尉严肃的解释:“这种茶叶天下没有,宋无双说他是祖传的秘法,属下认为纯属是借口。”

    这又是石破天惊的一句话,当时让坐在这里的三个人,简直惊讶到了极点。

    “为什么这么说?”

    李都尉开始进入了他的职业本能:“诸位大人想一想,如果这种茶叶的制作技术是他祖传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从来没有听说过,或者是见到过这种茶叶呢?

    我不知道这种制作办法到底多么的复杂,但从他批发出的茶叶价格,我就有理由相信,这种茶叶的制造成本并不高,说是一本万利也应该不为过。”

    知县点头,因为他是买了这种茶叶的,他深切感受到了这种茶叶,好喝是好喝,但本质还是树叶,竟然不如外面卖的那种茶汤的配料齐全。

    毕竟外面卖的七八十文钱的好茶沫,不但有茶叶,而且里面已经加了各种的香料。

    大家都明白,茶叶不贵,香料价格不菲。

    如此扣除下去,那就是所谓的祖传技法的价格了。

    李都尉就继续道:“既然这是一件一本万利的事情,那么属下就不明白了,宋无双的祖先,何必要端着金饭碗讨饭呢?他们早就应该将这种茶叶贩卖出来了,而不至于让宋无双兄妹两个人,混到被一个偏僻山坳的百姓,供养的私塾先生孩子王。”

    三个人互相望了一眼,不由得眼含担忧,默默的点头。

    “而属下有这样判断的最重要一个条件,那就是宋无双的出身。”

    “这又有什么说法吗?”

    “在县里登记的是,宋无双带着妹妹是南逃来的北人。属下悄悄的调查过,的确有一家南逃的文士,在中途遇害。但这并不奇怪,奇怪的是,宋无双有这样的所谓祖传秘法,可是北方却并不产茶叶呀?难道这不相当的矛盾吗?”

    被这么有理有据的一通分析,知县脸就变得苍白了。

    如何按照这个道理来说,当初自己为了讨好官家,献上了这样的茶叶,为自己的政绩和仕途捞一点机会。但按照李都尉的分析,自己可能要弄巧成拙。

    虽然大宋不杀士大夫,但欺君之罪之下,一个贬官发配到海南钓鱼还是有的。

    这时候李都尉更加了一句:“而属下在上次在街上与他相见,为了化解和牛二的矛盾也见识过了这个宋无双那拼刺的枪法,于是心生怜才之心,决定聘请他作为咱们县民兵的枪棒教头。结果——”

    三个人立刻来了兴趣,一起出声询问:“结果怎么样?”

    李都尉有些失望,又有些期待:“结果他当时回绝了我。”

    一个县的民兵枪棒教头,虽然不是正式的官,但按照朝廷规定,现在给的俸禄,是按照团练刺使的标准,那是每年五十贯钱,加上布绢一百二十钱,更加上年禄米五十石,这绝对是一笔丰厚的收入了。这可比宋无双在一个穷乡僻壤,做私塾先生孩子王可高上不止十倍了,然而宋无双竟然回绝了。

    这立刻引起了三人的兴趣。

    “他拒绝的理由是什么?”

    李都尉就一脸的莫名其妙的表情:“他拒绝的理由是,他一生耕读传家,不想做武夫丘八。”

    大家点头也摇头。

    一个读书种子,不想做武夫,在这大宋严重的重文轻武之下,是可以理解的。

    但也摇头,那就是你已经混到了做孩子王的地步,到现在还一个童声的身份都没有,你有什么资格拒绝?

    “而他竟然放出豪言,拒绝这个枪棒教头的原因,是因为他将来要到东华门唱名的。”

    这话一出,三个人就彻底的震惊了。

    这个年代的科举制度,几乎就是百万人过独木桥,大宋每年能够在东华门唱名的,其实也就几十个人,按照现在整个大宋人口计算,那几乎就是百万人之一了。

    这个名不见经传,而且连个童生都不是的孩子王,竟然有如此大言,这简直就是天下奇闻了。

    主簿笑着嗤笑摇头:“果然是一个好大言的人啊。”

    然而李都尉却郑重的摇头:“但是属下却不这么认为。”

    “何以如此说?”

    “因为牛二三人突然暴毙,当时属下怀疑是这个宋无双做了手脚,于是就到他曾经下榻的客栈暗中查访,结果却让属下大吃一惊。而且对他的这种大言,心中产生了几分信任。”

    这一下大家更来了兴趣,不问牛二之死的答案,而是问李都尉:“为什么你对他的大言竟然有了几分相信?”

    李都尉就一脸神往:“因为据我探查所知,宋先生在客栈里为他的弟子们讲学,不但让那个一个大字都不识的客栈伙计受益匪浅,而据那个伙计说,当天住在客栈里的几个学子文人,竟然也交口称赞他的学识才华。”

    这话就不必再往下说了,文者相轻,这是通病。文人士子们即便佩服一个人,那都是对高位者的恭维,而对于同样身份的人,绝对是不遗余力的贬低。

    如果能让几个文人士子,对一个孩子王,对一个连童生都不是的布衣,当着别人的面说出他的佩服,那这个人一定有真才实学。

    难道自己的霍邱县,真的要出一个奇才吗?

    知县这时候改变了他的担心:“那你看这件事我们该怎么处理?既不能犯了欺君之罪,还能把这件事情做得圆妥?”

    李都尉一笑:“我坚信这门茶叶的手艺,一定是这位宋先生自己独创。虽然他夸下海口,报出了那么大的数量,但现在我们就只能相信他。所以属下建议,我们当不遗余力的支持他,只要他想要什么,我们就给他什么。”

    最终加了一句:“但有不能和他搅和在一起,所以,将太多衙门,就建在宋家坳。未来他达不到他夸下的海口目标,官家怪罪下来,也不能够将责任推到咱们的身上,他就是自己的替罪羊。”

    这么一说,在座的三人无不拍手叫好:“好办法好办法,那咱们就这么办。”

    看着三位欣喜的样子,李都尉不由得心中欣慰,然后看向了宋家坳的方向:“宋先生,我看好你。我在背后替你做的都替你做完了,我就期待着你能给我一个惊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