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时烟雨 » 第17章 荐才

第17章 荐才

    宋无双为赵四海等人互相介绍,道了久仰。

    赵四海吩咐随从,拿来带来送给宋无双的美酒,大家开怀畅饮。

    一面细心的喂小妹吃,一面旧事重提:“赵员外来到这里,有什么事吗?”

    赵四海笑着道:“原先只有一件事,现在变成三件了。”

    宋无双笑问:“怎么?这么短的时间就多事情啦?”

    赵四海笑着道:“第一件事是关于先生的。圣天子临朝,轻徭薄赋,百业兴旺。本军州秋后结算,财赋有结余(羡余,就是收取的赋税比年初预算多了)所以,要将多余的,按照比例退回。”

    宋无双有些惊讶,只有听说官府盘剥嫌少的,却没想到,还有收入囊中的再吐出来的官府,孝宗仁政果不是虚的啊。

    “上次先生卖我们茶叶,官府所收很多,所以要退回先生大约二十一两。但官差不知道你的住处,所以请我代传。这笔钱,可以转为下年的税收,也可以顶上人头税,当然也可直接取回。”

    宋无双就淡然道:“取回没有必要,就算宋家坳明年人头税吧,多退少补。”

    村长和宋伯谦让,宋无双淡淡道:“就这么定了。”

    兄妹两个被供养半年多了,村民淳朴没有慢待,这笔钱,就算作是自己的回报吧。反正现在和未来,自己都不会缺钱了。

    赵四海赞声仗义之后接着道:“第二件,就是小女拜阿柔姑娘为师的事,还请宋伯答应。”

    宋伯一笑:“娃孙女的手艺是先生教的,同意不同意,是先生事,我不参与。”

    “因为我家小女身有腿疾,不便来此,我想高薪礼聘阿柔姑娘去我家教授,不知可否。”

    阿柔就看向了爷爷,爷爷看向了宋无双,宋无双又看向了阿柔:“你自己的事,自己做主就是。”

    阿柔很纠结,去了一次山外县城,心就野了,但又舍不得这里的人。

    但最终想到为先生的茶道发展,还是忍心与亲人别离。

    “既然我已经答应了做人家师傅,当然可以。”

    赵四海长舒了一口气:“多谢。”

    宋无双和宋伯就拱手:“拜托。”

    “第三件,就是我刚刚看到先生教导弟子的记账之法,果然奇妙,可开宗立派了。”

    这个可以。孝宗朝思想开放,这时候各种思潮雨后春笋般诞生,理学,心学,功利学等等互相争鸣,形成体系了。

    宋无双弄出一个会计学派也不足为奇。

    “在下的书店品类繁杂,进出频繁,老的记账法总是弄得我一个头两个大。今日一见此法,大开了眼界,还请先生将教得能出师的弟子一人,我将延请礼聘做我书店账房,月给薪酬五千钱。”

    五千钱,绝对是大手笔了,按照这个世界,是绝对的高薪。

    面对这样的好事,村长直接征求宋无双意见,宋无双笑到:“宋大可堪此任。”

    村长也不征求宋大老爹,就直接做主:“那就派宋忠文(宋大)去吧。”然后对着外面叫:“宋大,进来。”

    宋大闻声进来,规规矩矩的给在座的施礼,然后才询问:“村长,有什么吩咐?”

    “你回去收拾收拾,一会跟着这位赵员外去他的书店做账房。好好干,手脚要勤快干净,不能给我们宋家坳丢人现眼。”

    宋大答应一声,告退后回家收拾去了。

    这就是村长兼族长的权威。绝对不能质疑,必须照办照做。

    赵四海就拿出一叠会子:“这是五千会子,当五千钱,这是我先付的工钱。”

    孝宗发行会子,先广行堆垛本钱(即纸币发行的准备基金)后发行,而且发行的非常少,刚刚够市场填补金银铜钱空缺后,就停止发行。

    所以,南宋会子不等同于北宋交子,是真正的保值的。

    这叠会子推到村长面前,村长直接推给了宋无双:“徒弟为师效力三年,这是规矩。所以,这钱归先生。”

    宋无双已经领略了这个时代对规矩的尊重,也不推迟,收了过来。然后顺手递给阿柔:“一会拿一千交给宋大在外零用,三千交给他的父母补贴家用,剩下的一千,留在学堂做公用。”

    阿柔这次却没接:“先生,阿柔也要随赵员外走的。”

    宋无双就拿着钱愣在了那里,那种突然的没着没落的神情,就落在了每个人的眼中。

    阿柔低下了头,竟然有两颗泪珠落在了地板上,打出两朵漂亮而凄美的花。

    宋大和阿柔是第一批,真正走出宋家坳的人才,阿柔竟然还做了师傅。

    这是宋家坳的骄傲和未来,为此村里倾巢出动,一路敲锣打鼓相送,好不热闹。

    村长拉着阿柔宋大的手,那是千叮咛万嘱咐:教徒要心正,做事要勤勉,手脚要干净,生活要节俭。絮絮叨叨,就好像叮嘱上京赶考的举子。

    千句万句一句话,不能污了宋家坳的名声。

    宋大父母怀里揣着平生第一次这么多的钱,只有笑着对着儿子连连叮嘱:“都听村长的,都听师傅的,照顾好妹妹,如果坏了咱们宋家坳名声,不要官府东家,我便打折你的腿。”

    宋伯难舍孙女,但强忍不说,因为这是自己的骄傲,也是宋家坳人的骄傲,更是为先生办事,是大事。

    但毕竟祖孙相依为命这么多年,从来就没有分离过,这一去,说是三月,怎么舍得?

    但为了先生大事,只是拉着孙女的手满眼慈爱片刻不舍离开。

    宋十五和王五两个,挑着阿柔宋大两个人简单的小行李,跟随。脸上也带着骄傲的表情,幻想着不要多久,自己也会如师兄和阿柔姐姐那样,走出山村,被村民也这样敲锣打鼓的送到外面的世界,做大事,去为师傅,父母,为宋家坳增光。

    一路吹吹打打送出了村口,乡邻们才不舍却又兴奋的回去。

    宋无双一路相送,到是没有什么话说。只是小妹见阿柔走了,总是瘪嘴要哭,恋恋不舍,这个世界最疼她的除了哥哥,就是阿柔姐姐了。

    走了一程,阿柔站住了,低着头道:“先生回吧。”

    宋无双就道:“再送一程吧。”

    阿柔就低垂着头,细弱蚊子般嗯一声,就继续走。

    再走一程,阿柔再道:“先生回吧。”

    见宋无双没有回应,心中就有些失望。

    “再送一段吧。”

    最终还是听到了她最想听到的答案,阿柔就欢喜。

    就这样一路走一路送,最后实在是不回不行了,宋无双再次叮嘱宋大,一定要好好照顾妹妹,结果赵四海哈哈狂笑:“还回什么啊,这都看到城门啦。拉倒吧,干脆进城到我家,然后把茶楼王老板找来,你给指点下茶道得啦。”

    宋无双这才恍然抬头,果然霍邱城门在望,不知不觉中已行了五十里了。

    尴尬一笑,好吧,既然到这里了,那就顺便开展下业务;再亲自去县衙办了那退税手续,也就不麻烦赵四海了。

    阿柔见状,原先脸上越来越浓的离别悲伤也转瞬消失,欢快的接过小妹,带着她往城门里跑。

    小妹早就伸着小手拥抱城门,拥抱那里的繁华,最主要的,还是那里繁华的街景和繁杂的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