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诸天仙武证道 » 第五十八章 诸事

第五十八章 诸事

    过了雁门关,很快到了晋阳城。

    一夜无话,到了第二日,中原群豪忽然发现灵鹫宫诸人都消失不见了。

    吴长老痛哭道:“日后要拜祭乔帮主,都不知往哪里去。”

    “咱们每年就到雁门关来给他老人家上几炷香吧。”

    陈长老安慰道,丐帮中人都点头,罢了,又忍不住落泪。

    晋阳之南百里处,孟良正与萧峰一边饮酒,一边听他讲解丐帮两大神功。

    讲到半晌,已大抵明了。

    孟良道:“大哥,这两门武功果然厉害,但这降龙十八掌,你走到了武学的另一重境界,我该传他们原本掌法,还是传你所领悟的神功。”

    “学武之事在人为,他日丐帮传人,未必会在你我二人之下。”

    孟良点头道:“小弟明白了,大哥就请放心,日后丐帮中真出一个绝顶少年,灵鹫宫必定尽心尽力传授。”

    “如此,大哥就放心了。”

    萧峰说罢,抱拳道:“就此别过,中秋之时,咱们大理再相会。”

    “好,小弟定在大理恭候。”

    眼见萧峰骑马远去,孟良终于彻彻底底送了一口气。

    乔三槐夫妇、阿朱、萧远山,这些亲人俱在,往昔一切烟消云散,萧峰终于能安心隐居了。

    待十年后,其实用不了十年,五年之后,就是再有人认出他来,也再不妨事了。

    镇世符温热异常,它做好了最后准备,孟良长舒一口气,往少林而去。

    走不到半里,便瞧见宝相庄严的国师等在前方。

    “哈哈哈,孟少侠,贫僧来拿约定好的东西了。”

    孟良哦了一声道:“大师怎知在我手上。”

    鸠摩智呵呵一笑道:“贫僧相信自己没有看花眼。”

    他当然没有看花眼,孟良吸纳慕容博残余真气时,顺手一摸,摸到了易筋经。

    当时人人都在为方才大战惊讶,并没有人注意他的举动。

    “国师请。”孟良拿出易筋经但同时说道:“只能背诵,不得抄录,不能外穿,在下还要还给少林。”

    “好说,好说。”

    鸠摩智接了过来,见其中尽数是梵文,不禁古怪一笑道:“少侠还未看过吧。”

    孟良假意不知他的意思,答道:“确是没有看过,这有什么问题吗。”

    “当然没有。”

    虽然心中稍有得色,不过他还是看得非常之认真,看过后说道:“果然神妙无比。”

    其实武功到了鸠摩智眼下境界,再练易筋经,虽有增进的地方,但也没什么太大用处。

    内功随着天长日久,自能渐渐增进。

    孟良提出这个疑惑后,鸠摩智道:“少侠说得正是,但贫僧总是按奈不住这个心思。”

    孟良哈哈笑道:“佛家有贪嗔痴三毒,国师于此,三毒俱全啊。”

    这一言,打开了他许久不曾想的地方,鸠摩智想了良久,才道了一句阿弥陀佛。

    放下易筋经后,向西而去。

    这吐蕃国师会不会从此悟,孟良不知,不过,可能会有所不一样吧。

    甜甜香气飘过,木婉清搂着孟良脖子,笑道:“这自作聪明的大和尚,日后知道里面有练功图,不知要多生气呢。”

    “管他呢。”孟良也笑了起来,“现在一切了结,天大地大,咱们到处去玩好不好。”

    “好啊,不过,只有我和语嫣,我们不带你。”

    伴随着银铃般的啸声,是三个在夕阳下玩闹的身影。

    从晋阳到登封,孟良半点不急,走了足足一个月才到。

    修复好那一道虚空裂缝后,本该离去的他,选择了暂时停留。

    还书给少林后,作为嘉宾,见证了玄慈方丈领受杖责,并出席了新一任方丈的接任大典。

    玄渡大师在临时接替玄慈方丈活跃了一段时间后,又变回了原样,参悟佛学,偶尔练练武。

    见到孟良后,呵呵一笑道:“少侠,因缘际会,你我又见面了。”

    孟良听得不禁古怪道:“大师,见个面也算缘分吗?”

    “当然。”说罢,又说了些佛理,孟良听得懂又听不懂,最后迷迷糊糊地,竟然睡着了。

    等他醒来的时候,只见玄澄大师身冒白光,在自己眼前倏然消失。

    “这......这是怎么回事。”

    “他功力已超出这个世界,所以......咻,正常晋升了,说不定你们还会再相见。”

    孟良听系统一言,疑惑道:“那我大哥萧峰还有萧远山鸠摩智他们?”

    “谁知道呢,也许你们碰得到,也许永远碰不到。”

    说到此,孟良不禁好奇道:“那诸天万界中,像我这样的人岂不是很多了。”

    “你终于明白你半点也不特殊了。”

    抚弄着白玉神龙佩,孟良问道:“那她呢?”

    “和你所想接近,她已经离开了此世界,到了更高一重去了。”

    “那我下一个世界,要去同样的地方。”

    “哦,我可以送你去,不过有任务没奖励。”

    说起这个,孟良忍不住我靠一句道:“你还好意思提,你给的什么破任务破奖励,连个天赋都抠抠搜搜,给了我个过目不忘,有什么用啊。”

    “来来来,无奖提问,九阴真经怎么来的。”

    “黄裳雕版万寿道藏时候领悟。”

    “原来你知道啊......”

    听得这句话,孟良一呆,心中闪电般划过个一个念头。

    对啊,我有过目不忘,我可以读天下所有道书而不忘,做一个再世黄裳,练成自己的九阴真经也不是不可能啊。

    于是这就很尴尬了。

    ......

    下了少林寺,欢快地回洛阳。

    在那可称为窝的小院中,欢欢乐乐地住了月余,又再去开封,瞧瞧食为天。

    生意兴隆,比之孟良在的时候兴旺多了。

    “看来我当真没有赚钱的天赋。”

    一句自我吐槽罢了,正撞见一人颠着一脚好球。

    “这人是谁?”

    替他照看生意的账房老朱道:“他叫高俅,本是一个浮浪破落户的子弟,去年跟随东坡先生回到东京,他凭着一手好字,做了个刀笔小吏。”

    高俅,原来是他啊。

    孟良呵呵一笑,忽然心生一个念头来。

    于是乎,次日晚间,孟良请了周侗和鲁达等再会,席间,提出了个要求。

    “把这高俅收为弟子?”

    又升了官的周侗一阵古怪,不明所以。

    孟良举杯畅饮,并不多言什么。

    一段时日后,正在东坡先生身前鞍前马后侍候的高俅,因没了主顾,一时间彷徨无措。

    当今天子启用新党,苏东坡被斥为旧党,不日就要离京去外地赴任。

    虽有几分推荐信,高俅却是不知该去何处为好。

    正为难时,几个大汉将他带走,来到了一个颇具威严的人面前。

    高俅一见顿时慌了,这乃当今天子御前第一带刀侍卫。

    “拜师?做徒弟?”

    仿佛天上掉馅儿饼一般,高俅晕晕乎乎,不知身在何处。

    虽有有几个人不待见自己,但高俅却发现。

    其中有个年纪不大,和自己差不多的公子,一直尽心教自己武功和学问。

    日子一久,高俅也使得手好枪棒,在禁军中谋了个位置。

    这人善于察言观色,在官场上如鱼得水,弥补了周侗等人不足之处。

    孟良放下心来,正准备离开东京时,再一次遇到了天子赵煦。

    这少年皇帝见面便道:“你还未向朕复命。”

    “陛下言重了,慕容氏不过草莽而已。”

    赵煦一笑,但神色间似有几分阴郁。

    孟良道:“现今无人掣肘,陛下怎么还有不快。”

    这少年天子恨恨道:“还不是那些旧党奸邪之辈。”

    “虽给在朕尽数罢了,却还是上书,当真可恨。”

    孟良先不谈新旧党争,而是问道:“陛下可知雁门关之事。”

    赵煦闻言,答道:“朕知道,是你和那位契丹英雄萧峰逼迫辽帝退兵。”

    他哼了一声又道:“但你可知,那个张指挥使,却上书道他杀退了辽国十万兵马,半点未提你们,若非鲁达等人俱在,朕岂不是要被他们欺骗了。”

    “旧党奸邪风气,朕恨不得一并铲除了。”

    说着,做了个挥剑劈砍的姿势。

    孟良笑道:“陛下知有人欺骗可恨,但可知有人见陛下针对旧党,谄媚攀附,借此窃据权柄。”

    “你说的是谁?”

    “我并非针对某个人,而是想提醒陛下,无论是新党旧党,都有好人和坏人,陛下虽然年少,却英明无比,我大宋党争数十年,该是终于此的时候了。”

    少年天子眉头一皱,似触动了一些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