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山麓下的孩子 » 第44章-丰收链网

第44章-丰收链网

    竹一一和阮小七又逛了一会儿,试图交换到第六或第七种糖的点阵,但是很遗憾的一无所获。

    两人一商量,如果耽误的时间长了,车队里其他人很可能会重复交换到第四种糖果的点阵,便赶紧离开,将他们已获得第四种糖果点阵的消息发到了开心车队群里。顺便查看了下其他人的进度,果然没有什么进展。

    ……

    良机酒家内,阮小七立刻拉着竹一一对换来的第四种糖果点阵进行了破解。

    “e93b89df1b712547f1c55ecaaa9e0c”

    ?

    果然如此!30个非丰收字符。

    “一一,看来你和天在水猜对了。”

    “这个群会在哪儿呢?”

    “这还用想?出题的是基准星球,不在他那儿,能在哪儿?”阮小七很笃定的说道。

    ……

    登陆基准星球官网,一番查找。

    ……

    “不应该呀?”看着一无所获的查找结果,阮小七也没有头绪了,“难道你们俩猜错了?这些群在某些破解论坛里,或者在信息助手以外的那些非通用型交流工具的群里?”

    竹一一分析道:“不太可能,道具糖果终归是希望玩家多使用的,肯定会保证对每位玩家的大致公平性,所以破解方式就必须保证普及性。”

    阮小七顺着分析道:“要保证大致公平,那就得连最偏远荒洋里的玩家都能和咱们用差不多的时间找到这些群的入口,那这些群的入口就得能让所有破解出糖面点阵第一层信息的玩家公平的找到。所以这必须是所有玩家能跨地域公平访问的网络!”

    竹一一自语道:“以现在的网络覆盖率,全蓝星应该没有什么物理死角了吧?”

    “嘁!物理死角没有了,信息就能……”阮小七说了一半儿一抬眼,就看到竹一一眼里的光。

    “转账网络!”

    “丰收链网!”

    然后两人相视而呼!他们说的是同一个东西。

    虽然整个蓝星的网络覆盖早已经几乎没有物理死角了,但全蓝星人类无障碍即时信息互联互通仍然未能实现,因为这个蓝星的网络中有各种类似堤坝、栅栏、篱笆等功能的无形的东西存在,使得蓝星人类网络全球概念上的有效信息联通总是存在或长或短的“人为时延”甚至“人为阻隔”问题。但有一个或者说一类网络例外,那就是基于曾辉煌于古代的丰收帝国遗物“丰收链网”而建设的几乎全蓝星通用的“国际转账与税收协作网络”。

    当初,在雄踞蓝星的丰收帝国影响下,全蓝星的货币、税收、金融运转都逐渐开始基于丰收链网运行,后来甚至连政务管理、民间合同都开始向它上面迁移。在那个只有丰收帝国可以称为辉煌文明,而其他国家和地区只能称为偏远蛮夷的时代,丰收链网随着帝国光辉遍洒蓝星,一度成为当时全蓝星的基础公共设施。

    随着帝国盛极而衰,令人惊愕而猝不及防地闪电般地崩塌,在帝国尸体上成长起来的新势力们,在这个打碎的旧世界上,利用帝国的遗泽重新建立起了货币、税收、金融体系。然而每个新势力都想要加速自己的成长,限制别人的成长,为此不惜造成全星金融体系的割裂,尽管它们底层都是基于丰收链网技术进行架构的。

    当全蓝星的割据势力不断相互攻伐、不断兼并与分裂的时候,蓝星大战却又以出乎人们意料的方式和速度结束了——原丰收帝国皇室向全蓝星发出停战和重建秩序倡议,迅速得到了全星响应,并在之后相互结成了数个巨大的联盟,从而奠定了今天蓝星国际势力范围的框架。

    在原丰收帝国最环境恶劣、地广人稀、偏远贫瘠的环山大区范围内的各方割据势力中,有一个叫团结联盟的小势力提出“只有团结才有力量、协作规模决定力量大小”的理论,并积极推行与周边势力货币、经济互联互通互惠,赢得了周围一些小势力的认同,开始逐渐崭露头角。当时停战后重新融合形成的各大势力谁也没把这个最偏远最落后的小势力放在心上,对他推行的货币、经济互联互通互惠倡议嗤之以鼻,结果却见证了这个小势力从似乎可以被他们随手灭掉到逐步站稳脚跟,再到稳稳占据丰收大陆西南半壁的惊人历程。

    对手强大之处,要么扼杀,要么模仿并反超,先成长起来的巨头势力们比这更加聪明,扼杀和模仿超越都要,然而最终却无一成功。最终他们认识到保持货币、经济的互联、互通,互惠,是在无法消灭对方前提下对各方最有利的结果。所以,当今世界各国的货币、税收、金融链网都是基于丰收链网底层技术的相同架构,只要底层数据结构相同,本质上都能够互联互通。只是各国后来协定了所有上链信息必须经过本国国家主权智能合约二次加密和管理,以在保证用户信息权的基础上实现国家的信息管理权,对不经过国家主权智能合约加密和管理直接进行转账的,或者转账附言内容不符合本国法律法规政策要求的,将对该公钥的各项权益进行限制性或惩戒性处罚,严重的甚至将对公钥持有者进行人身自由权方面的处罚。

    由于最底层的国家主权智能根合约足够小巧且能运行在基础版个人信息助手以上级别的所有智能设备中,一些国际商人或者游客往往在信息助手中同时运行多个国家的主权智能合约,从而实现了经济信息的全蓝星互联互通,只不过因为各国对转账附言信息长度的有意限制和发送费用的有意提高,导致目前的“国际转账与税收协作网络”只适合用来开展经济活动,而不适合进行信息发布和交流沟通。由于利用转账附言进行信息发布的成本高昂,单次可发布内容极少,大规模信息交流的效率极差,现实中也见不到商业企业利用它来提供信息发布和交流服务——没有哪个傻蛋企业愿意在这上面赔钱,这又导致了没有使用此功能的商业用户的恶性循环。

    但是,不考虑商业可行性和用户的实际浏览量,利用“国际转账与税收协作网络”的转账附言功能进行面向全蓝星的简短信息发布,技术上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