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红尘纪事 » 第五十八章

第五十八章

    红尘纪事

    (58)

    农历九月初九,我们带着两个孩子陪四个老人一起攀上我们区市风景胜地南山秀峰,以应重阳登山民俗。从山下到峰顶,近几年陆续修了一条台阶式行道,方便老者和小孩上山游览。秀峰海拔不高,1千米出头,只能算中低山峦。但林深木茂丶沟壑纵横,风景清奇幽静,市民节假日大多喜欢来此观赏游玩。秀峰峰峦平旷处有座寺庙叫“禅师庵”,其实是一所旧式学堂。据岳父说,明成祖晚期,一位从北方来的禅师相中南山秀峰,他化缘一年后建庵,设学堂于庵内,延聘本地耆夙大儒为教习,招收少年学子,白日读书晚间习武。开学不满一年,禅师却突然失踪,后来才知是所谓建文余孽,朝廷得密报千里追捕。追捕官员见禅师逃遁,也就不了了之回京复命,对学堂也未加追究。事件平息后,乡绅们商议出资恢复学堂课徒,并为学堂题名“禅师庵”,有纪念创办学堂的禅师之意。

    现在学堂经修葺改成纪念馆,成为一处历史文化景观。馆藏许多不知从何处蒐集起来的明清遗存,如桌椅板凳和一些书籍画片,自然都是后来修补完善之物,但也有相当价值。

    下山在一处餐馆吃了午饭,已过2点,送老人回去又送两个孩子至学校袁珂处。雨儿告诉我,她袁珂姐姐买了戏票,晚上带他们去看音乐演出,说是外省来的音乐艺术乐团,水准很不错。特别是今晚最后一场演出,精锐尽快,叫他们兄妹特别感兴趣的是口哨版《斯卡布罗集市》等世界名曲吹奏节目。他们二人曾下载口哨教程丶自学口哨吹奏有半年多,苦于本地找不到良师指导。袁珂有熟人在本市歌舞团,据说团内有人会吹口哨,曾多次登台演出过。袁珂领着兄妹二人通过引荐见到了这位三十多岁的演员,开始有些冷淡,但听到兄妹俩吹起前苏联名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和《小路》口哨曲之后,态度反转变得极为热情,袁珂介绍两孩子是自学成才,他更是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最后雨儿吹响琼瑶电影《在水一方》同名主题歌口哨曲,悠远的韵味如天籁之音一般令所有人陶醉沉迷……

    我们与孩子们吻别,驱车回家,紫烟今天与两个孩子离别时忽生依依惜别不舍之情。她拽着我的手臂,说了许多动情的话,检讨了以往对孩子成长没有足够重视的错误,特别是因雨儿常与她拌嘴而产生嫌厌之心,对此深感内疚:“哥,作为母亲,我愧对他们,是不合格的妈妈……”话尚未说完,她的眼泪就落了一地。

    我劝慰道:“紫烟,这不能全怪你。家庭生活中,大凡越烦父母的孩子,父母越疼爱越担心。晴儿雨儿断奶后跟随我们父母生活,与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太少,所以他们与我们只有天然的血缘联系,而没有后天生活冲撞磨合出来的感情,这就造成一定的情感隔阂,对他们关心少甚至忽视,也就不奇怪了。”

    紫烟还在流泪,我继续劝解:

    “我们的孩子聪明,读书又多,心地善良,懂事理知人情,只要常与他们沟通,哥相信小妹一定会与他们建立良好的母子母女关系的。”

    已经晚上10点了,我们手机响起了视频通话铃声,点开便看见两个孩子笑着站在袁珂家客厅内。我们互打招呼,女孩就说:“爸爸妈妈,我们与袁珂姐听音乐会刚回来,时间尚早,想吹奏《斯卡布罗集市》世界名曲给你们听,看看我们口哨学得行不行,妈妈音乐天赋高,要多提意见呵。”

    晴儿先来,口哨优美的旋律,旷远的意境,怀旧伤感的韵味,让我沉醉于其中,而紫烟闭目静听,一脸惊艳神情。接着雨儿吹奏,哨音清朗悠扬,如满天星斗璀璨,如绚丽烟花夜空散开绽放,又如流星划过漆黑天空,拖曳着一条光带落向遥远的地方……有爱情的凄美追忆,有战事的哀痛回想,把一个年轻的反抗战士死后不舍自己恋人和故土种种复杂感情,通过空灵深邃丶温婉舒缓的哨声,淋漓尽致表达了出来。

    雨儿对这首英格兰民歌理解得如此深刻丰富,让我震惊;而她母亲听后泪流满面丶泣不成声,她被口哨曲子带入了一个遥远的年代丶带入了一个因战争而与自己爱人失散的悲惨情境之中,在这个情境世界里,男人战死疆场而女人相思成疾丶心死如灰……

    紫烟一边抹眼泪,一边对着视频中的孩子说:“宝贝,你们太棒了,妈妈和爸爸因你们而深感自豪!妈妈先前对你们关心不够,请原谅妈妈!”说着又流泪。晴儿见此,叫唤一声“妈妈”,便再也说不出话。他就是一个不善言词的敦厚实诚的孩子。而雨儿接过话茬,说:“妈妈,你不爱我们,你会把高颜值让我传承?爸爸呢,倒是爱哥多一点,不然,他为何既让哥继承他的高智商,又把‘玉树临风丶风流倜傥’好身材好形象也给了我哥呢?”我暗赞女孩会说话,索性把气氛推热闹一点,我说:“雨儿,你要爸爸瘦弱身形,爸爸也给你。不过到时你就没有现在的婀娜多姿和艳若桃花呢。”女儿淡笑嫣然,略作思索状,说:“爸爸说的也是哈。”紫烟哈哈大笑道:“还是我女儿聪明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