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我的黑科技升级面板 » 第9章 任重道远

第9章 任重道远

    高效的淀粉合成方案!

    第二次了,刘青在面板上看到了高效两个字。

    第一次,还是在薅侯氏制碱法羊毛的时候。

    【简陋高效的制碱法】,足足给他赚了10个灵点!

    这一次,甚至还少了简陋两字。

    期待啊!

    迫不及待的点开文档。

    【以CO2和水为初始原料,直接合成淀粉】,刘青。

    第一页,是标题和署名。

    比起最初的名字,多了水和直接两组关键词。

    刘青越发期待。

    接下来,是目录。

    “咦?”

    刘青只看了一眼,就直接愣住了。

    原始的方案里,目录页就足足有2页,而眼前的方案,竟然只有短短的三行!

    第一行:淀粉的合成。

    第二行:反应副产物分离。

    第三行: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分离。

    这,还真不愧是高效啊!

    刘青直接略过了后两行。

    要是淀粉的合成不能达到预期,后两行看了也只是在浪费时间。

    翻开内容第一页。

    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极为简洁、却又无比复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极为简洁,是因为反应的起始原料就只有CO2和水。而产物,除了淀粉以外,只有氧气。

    几乎和植物的光合作用反应方程式大同小异!

    无比复杂,是因为除了原料和产物以外,反应的控制条件,多到刘青几乎都看不过来!

    加热和加压,这两条是板上订钉,没跑,合成淀粉毕竟是一个剧烈的吸热反应。

    然而,就是这么简单的两个条件,底下却足足有一页的解释!

    什么时候升温,升到多少度,保持多少时间,途中还有降温,继续的升温……

    复杂到能够编辑一条坐标系!

    同样的,压力也是如此!

    除此之外,这条反应还足足有8种催化剂,每种催化剂的加样时间和份量,同样是一条复杂的时间曲线。

    铁触媒,石墨,乙醇……

    还好,基本上都是市面上常见,而又非常便宜的东西,很多都还能直接回收利用。

    刘青完全搞不懂这里面的机理,因为太离奇,太复杂了!

    他甚至相信,没有方案上的具体解释,把这些东西摆出来,即便是最聪明、最天才的化学家坐到一块儿,也完全摸不到头脑。

    简单、复杂,两个完全对立的词组,竟然被有机的整合到了一起,让反应得以顺利进行。

    究竟是多么天才的人,才参透出此等造化?

    虚拟面板,牛皮!

    ……

    反应条件复杂归复杂,按照方案上的来,也不难搞懂。

    除了加热和压力控制以外,其他诸如搅拌速度,原材料的添加和控制,反应产物的收集控制,都极尽详略。

    懈怠如刘青,依然能看出些门道来。

    比如最关键的成本核算。

    CO2就不用说了,方案上直接加的都是空气,成本可以忽略不计。

    至于水,方案倒是做了洁净度要求,可具体标准还不如自来水来得高!

    自来水才多少钱吨来着?

    而催化剂嘛,都是市场上便宜量大的东西,用量没多少,成本才几个钱?

    至于反应装置……看着更挺简单,就一个通电反应釜。

    只要保温隔热不漏气,普通的密封反应釜应该都能完成任务。

    几十年的寿命下来,成本也约等于零了。

    以上所有的成本,纵然加上人工,和能源消耗比起来,就只是个零头!

    刘青粗糙的计算了下,最高也就10%,小巫见大巫。

    至于能耗。

    每公斤淀粉生产能耗,大约是18000kj,5度电左右。

    每公斤淀粉,却能释放约16000kj的能量。

    转化率超过了88%!

    果真是相当的高效!

    “好像很有搞头的样子!”

    一瞬间,刘青的双眼都被孔方兄填满了。

    财迷的深入分析一波。

    按照最昂贵的工业用电来计算,平均每生产一公斤淀粉,成本不会超过5元。

    如果以电厂平均3毛/度的成本价来计算,更是不会超过2元!

    这还是直接用电的成本!

    如果稍微调整下方案,改成石油、天然气甚至是煤炭等热值高的化石能源为起始原料。

    即便能量转化率有所下降,成本最少都能降低一半!

    也就是说,淀粉的合成成本,大约在1元/kg~5元/kg之间,完全取决于能源价格。

    市场上销售的高品质红薯淀粉,含水量小于6%的,吨级批发价格却高达3.5一斤,还是起步价。

    就按照最便宜7元/kg的淀粉计算,他的利润空间(不含税)都在2元/kg~6元/kg之间。

    一吨就是2000~6000的利润!

    而淀粉合成的出厂效率,约莫是4小时一个全反应流程,100kg/立方的产量!

    区区1立方的反应釜,理论上,每天就能生产出0.6吨的淀粉,利润高达1200~3600!

    即便打个对折,都有600~1800!

    这还是按照市场最低价格批发售卖的!

    钱景相当喜人啊!

    规模越大,相对成本越低,一个1立方的小反应釜都能有这样的利润,放大10倍,100倍,甚至千倍呢?

    就技术上来说,完全没有困难。

    关键是,这东西还不占地!随便租个百十平米的房间,他都能搞上几十套!

    盘算到这里,刘青已经喜不自胜,恨不得当即就找个地方大干一场!

    “淡定,淡定!”

    “都超过了88%的能量利用率了,再高似乎也没有太大的意义。这套方案,完全具备了工业生产条件!”

    “唯一可惜的是,市面上的能源价格起伏不定,电价相对太贵,其他的能源限制又比较多,什么环保、能源安全……各路神仙!”

    “再看看国际上的粮食价格,玉米平均2800/吨,小麦才刚超过3200/吨,大米也才3800/吨……”

    “尽管这里面有市场推手在操控粮价,还有各种政府补贴,可人家的成本,确实低得吓人啊!”

    一想到这些,刘青就已经冷静下来。

    淀粉毕竟不是主粮。

    后者除了75%左右的淀粉和15%左右的水以外,还有5%~10%的蛋白质,以及其他微量元素。

    想要让淀粉代替主食,必须添加一定量的蛋白质,让淀粉具有大米和面粉的特性……

    这样的话,成本又要堆高,比起廉价的主食,优势就没有那么明显了。

    就这还没考虑政治因素。

    当粮食生产直接和能源挂钩在一起……

    刘青汗毛都竖起来了。

    “看来,想要用合成淀粉大规模代替主食的道路,依然任重而道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