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重生之文明进化 » 第119章 《环游记》

第119章 《环游记》

    《环游记》这本书在辽州定稿、印刷后,就火速发往明朝、燕朝各地。

    尤其在燕朝,这是人人都听说了的事,经过报社编辑部的指导加工,用生动的故事把一个个地方的特色展现的活灵活现,从吃的、用的、看到的、经历的、感觉到的几个方面,把航海的历程说了个七七八八。

    京城的很多人或多或少听其他人说过,但燕朝其他地方和明朝的人知道的就少了,那故事还是很吸引人的。书上讲的是一个书生坐着船,一直向西航行的所见所闻,大海是多么的广阔,鱼儿种类是如何的繁多,那比房子还大的鲸鱼,那堪比风凰的孔雀,那像鹿像马的蓝色公牛,那小孩粗的黄色巨蟒,那比黑炭还黑的黑人,那拥有蓝眼睛黄头发白皮肤的小女孩,那比燕朝白银还多的金沙……都会充斥众人的三观,吸引着众人的好奇,新事物的出现,能不火才怪呢!

    书上也讨论了很多问题,船一直向西最后为什么会回到了原处,为什么世界还有和我们肤色不同的种族,这个世界到底多大……

    李隆让编辑部做推手,报纸上大肆的宣传,并把热点、亮点挑出来,不断刷新热度,让舆论发酵,让人们探讨不同的人文,了解不同的地域,他要做的就是让这本书和写这本书的人火起来!

    李隆为什么要这么做,就是要刺激大量的人写书出书,去思考写什么内容能成就自我更大的价值,写书其实就是思考、探索的过程。

    这让李隆想到了《哈利波特》系列的作者J.K.罗琳,她1965年出生在英国的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喜欢写作,大学毕业后,成了一名记者。

    后来结婚,但很短暂的时间就离婚了,没了工作,还带着几个月大的孩子,这时恰好母亲去世了,和父亲的关系也不好。

    她陷入了贫穷的境地,一贫如洗,无依无靠,只能靠低保生活。在租来的小公寓里,冬天没有暖气,就这样很艰难的生活着。

    面对沉重的压力,她想过自杀,但为了女儿,还是咬牙坚持住了。就这样,利用身边的一些有限资源,比如冬天去咖啡馆蹭热度过着每一天。

    后来它看见窗外的一副场景,一个戴眼镜的小孩一晃便消失在视线里了,这就是哈利波特的原型。

    穷到没钱买本子,只能把故事写在废纸片上,后来她将写完的稿子寄了出去后,结果12家出版社拒绝出版,就这样还是在碰运气的坚持下,终于被一知名出版商发现了不凡之处。

    于是第一本书出版了,慢慢的轰动了世界,第一次的版权拍卖挣了10.5万美元,那个时候来说相当多了。

    后来以每年一本的速度,创作了7本《哈利波特》系列小说,被翻译成73种文字,在全球卖出4亿多册。

    2009年她就以写作以10亿美元身价登上《福布斯》富人排行榜,超过当时身价6.6亿美元的英国女王了,英国女王有那么多财富那可都是家族几代人的传承。

    好的作品雕琢不容易,《哈利波特》比起网文小说篇幅也不算长,但从萌生创作到写成第一部经历了七年时间……

    这让李隆不得不佩服,好坏贫富,优劣差距,真的还要看自身,先天的优势不一定对后天就有利,不懂得利用自身的优势,不懂得不断学习新知识,就算给个皇帝当,大多数人也只会当成傀儡或泛泛之辈,人还是要先明白自己且不应该低看自己的。

    英国有罗琳,燕朝也应该有李博,文化底蕴,需要不断发酵才行,现在燕朝的人文底蕴太薄弱了,李隆就要通过事件的激发,舆论的引导,让所有人看到并尊重知识的价值,再说这本身也是积累文化底蕴的一种表现。

    没有方向感的努力,活在交际文化圈子里,是不是一种闲情游戏,是不是一种生活的选择,会不会无聊,这个李隆不知道,但钱用来成就大官,一定是发挥不出价值的,李隆就是让百姓知道,用脑力,才有无限可能,不用脑力,那和蚂蚁蜜蜂就真没有什么区别了!

    书籍大力宣传着,虽然识字的人不多,但便宜的价格,还是让不认识字的人也产生了购买欲望,平时他们可是没有钱买书的,李隆没来燕朝前,书、纸都是很昂贵的东西,这下他们也可以买一本,说不上能认识一些字。

    王林通过燕朝、明朝的生意,也是不断招收大量的人,源源不断用飞剪船送往辽州学习,这比做生意挣钱还重要的。

    《李博环游记》会卖到什么程度李隆不知道,但最后还是要把版权费给统计出来,哪怕王府损失点钱财,只要不这做假,能把典型树立起来,也是值得的,也让这个时代的人看看,写出经典书籍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