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重生之文明进化 » 第二十章 被污蔑

第二十章 被污蔑

    李隆用后世技术提升了钢铁锻造之法,把做好的兵器献给了朝廷,希望获得大订单,但事与愿违。

    太极殿……

    一众大臣看着楚王献上来的兵器,和原来的一比,那坚硬度根本不在一个层次,就这样的兵器,配发下去,装备到军队,战场上两军厮杀时兵器产生碰撞,力气大点都会把对方的兵器折断,那到时候士气高涨是必然的,获胜的概率也就会增大。

    这个谁都清楚,但由于之前楚王很受宠,被太子当成威胁,被其他皇子心生嫉妒,所以为了皇权谁都不希望楚王更有出息,更得到皇帝的赞赏。

    “父皇,七弟私自锻造兵器,这不符合朝廷法度,朝廷也是禁止民间私造兵器的,还请父皇不要开这个头,不然人人可以制造效仿,那天下不就会大乱吗!”

    “儿臣请求父皇收归楚王府的兵器锻造之法,并明令禁止民间坊市私造任何兵器,违反者重罚。”太子站出来大义凛然的劝谏道。

    看着皇帝居然在那里思考这件事,太子一党的大臣识时务地站出来添油加醋道。

    “陛下,应该给楚王一定惩罚,用以警示,如果连楚王都因此受了惩处,那以后民间百姓就不会再有人敢铤而走险了!这是安天下之计啊,请陛下三思!”

    “臣附议……”

    眼看越来越多的人支持惩处楚王殿下,燕皇也拿不定拿不定主意了,这本该是好事,但做事方式又与朝廷法度相冲突的,这时也左右为难起来了!

    “左相,这事你怎么看?”打太极燕皇还是会的,在自己拿不定主意时,问问别人,说不上就能拿定主意了。

    “臣不敢妄议,这事本是好事,楚王有功社稷,但楚王要自己生产兵器,也没有把方法献给朝廷,这样下去兵器的制造以后就只有楚王府把持了!”当大官的说话圆滑,尽量不得罪任何一方,这才是保全自己的办法。

    其实左相韦朝深知这次楚王的功劳有多大,但功劳越大,越会成为威胁,这不,太子党出来阻挠,这让左相也不好表态,太子毕竟是未来储君,如果以后上位呢,那真是不能随便得罪的。

    “去把楚王叫来,朕想听听他自己的意见!”

    两刻钟后,楚王来了,众人齐齐扭头看向他,这一刻,大臣们其实是五味杂成的,有能看得清事态分的出对错的人暗暗叹息,看来这次,楚王又要被东宫记恨上了。

    “儿臣拜见父皇!”这次,李隆没跪,作揖施礼道。

    “大胆楚王,见到陛下不行跪拜大礼,当真是眼里没有尊卑,心中不知忠孝!”有一礼部官员呵斥道。

    “滚一边去!”李隆淡淡的回了句。

    这下整个朝堂上的人傻眼了,耳轰了,觉得楚王这是疯了,当着皇帝的面对大臣说:“滚一边去!”,这是多么的不屑他人,还是让当朝大臣,这是多么的藐视朝堂,众人纷纷摇头,小声私语。

    李隆骂完那大臣再看也没看,就站在那里,等待皇帝说事。

    这等待了一会,也没见皇帝说什么,李隆心想,叫自己过来,有事就快说,自个还忙着呢!

    “父皇,叫儿臣过来是有什么事吗?”李隆看朝堂上大臣和皇帝都静默着,就先开口问道。

    “皇帝召见,楚王殿下你不跪等应对,还敢质问陛下是何事,当真不忠不孝之罪大恶极!”还是那礼部官员驳斥道,既然和楚王对上了,那他也不再害怕什么了!

    “你有完没完,你以为人人都像你这般,闲的没事干,只会耍嘴皮子,屁本事没有,倒是嘴上功夫厉害!”李隆回怼道。

    皇帝就在上面看着这一切,他发现现在的楚王变了,变得不再是那个和他关系很近的儿子了,他身上多了些淡漠和成熟。

    这种感觉如果在一个成年人身上还算可以理解,但楚王多大,只有十一岁,这样一个孩子,感觉在他身上经历了太多岁月的沉淀。

    皇帝也不知道这是不是自己的一种错觉,反正李隆表现出了对世俗礼教的蔑视,对皇权的轻视,这些他都能很直白的感觉到。

    “皇儿,你呈上来的兵器朕看过了,有了这兵器我朝将会实力大增,这是你的功劳,但大臣们说锻造兵器只能由朝廷来办,不能交到楚王府或其他人手里。”

    “叫你过来是想问问你对这事的看法!”皇帝还是很委婉的解释道,这可是有利于朝廷的大事,他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轻易被几句话刺激到乱发脾气。

    只不过他觉得这种锻造之法只有收回朝廷才是正途,才稳妥,故而纠结了起来。

    “儿臣的看法重要吗?我愿意了能怎样,不愿意了又能怎样,各位大臣的意思不是摆在那里吗?”李隆漠视地看着这帮官员。

    大家都没有回话,这话也没几个人敢回,太叛逆了。大家都想,如果楚王不是陛下的儿子,这态度,早拉出去杀了!

    这事的矛盾点就是楚王的功劳过大以至于让太子忌惮,涉及的利益太厚让大臣们都心动。搞垮楚王或者搞到处方,不被楚王一家垄断才是他们最关心的。

    皇帝没有回答,或许不知道如何回答,他也没想到楚王会这么问这么说,一时也有点语塞。

    “父皇,想好了下圣旨就可以了,我还在禁足呢,就先回去了!”李隆懒得多说,实在没有讨论的必要,整个朝廷不想着如何创新工艺,就在那里衡量利益得失,这样的朝廷制度怎么可能有高速的发展潜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