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曾经的我们刚好的现在 » 第十一章 番外 两万公里那抹蓝 (一)

第十一章 番外 两万公里那抹蓝 (一)

    林晓静大二那年,学校开始动工一个训练中心,那段时间近乎每天都能在操场遇到外国人,有的人的公文包与背包上印着“UN”二字,很快,UNFPU中心通过验收,不就就是第二支赴比拉国FPU的进驻。学业与训练之外,悄悄趴在训练中心外的栏杆踮起脚尖看着训练中心里的所能目视到的一切,几辆印着UN字样的白色涂装的QFS2002装甲车,身着全套凯夫拉近乎全员QBZ95的FPU队员,尽管不是全貌,但在当时,对于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BP指挥系的年轻学子,已经是不小的震撼,或者说,开了眼界。

    第二支走了第三支来,由鲁海PS部门组建,隔着栏杆玻璃都能听到在熟悉不过的乡音,只是对于这个人口大省出来的年轻人,除了一种亲切,也会有些别的复杂情绪。

    第三支还有几个月赴比拉国的时候,一个消息让BP指挥系沸腾,从第四支FPU开始,所有人员由BP系统组建,第四支由南滨BP局,第五支岭海BP局,第六支云岭BP局,第七支峪西BP局,第八支,则是云岭与岭海BP局共同组建。

    林晓静怎么也没想到,本科阶段最后几天,会在学校里遇到自己的姐姐吴茵。

    吴茵毕业于贝城外国语大学,外语培养的最高学府,她很优秀,211院校(现在的双一流),那些年重点大学的本科生依然具有太多心仪的选择,可以保研,可以报考公务部门,可以出国,可以……选择一身橄榄绿,选择来到了大西南,第一站,就是位于春城的省BP局训练中心,没有什么,拼特别的经历,拼命地练,那时候QBZ95与QSZ92还没有普及,对于这些指挥官,清一色的Type54与Type81-1,清一色的七六二,这辈子都不会忘了连续击发六百发之后那种似乎肩膀已经不属于自己的酸爽。拉下玻璃防护罩紧握盾牌喊了一上午,除了水,什么都不感兴趣。那个时候,就认识了L队长,可以说,他是总教头,据说八十年代的时候就两次赴西南重点区域执行相关任务,后来工作调整到了云岭省BP局,NC与AS一线工作多年,高风险行动,局长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他。近乎是魔鬼般的训练,感觉教官们脑子里只有一句话,更高更快更强。那段时间,个别教官看着他们这些刚刚从校园里走出来的初级指挥员生无可恋,也会露出难以捉摸的微笑——年轻人,到了一线,你们就解脱了。快分配了,面对这些初级指挥员,L队长似乎才慢慢有了笑容。一次联谊,他和这些比他年轻了二十岁的年轻人一起喝可乐,吴茵也是敬了L队长一杯,队长挺开心,祝她工作顺利,平平安安。若干年后,吴茵回忆那一刻,她总觉得,老队长的眼里,分明有些……

    其实她有很多选择,英语专业选修法语,完完全全可以留在省城的机场检查站,不过她的第一个工作部门,是保江BP支队机动队,二百人的建制,清一色的Type81-1,最亮眼的,则是六支Type79/85,装备房里,还有几支37shot。所有的队员,都有一件墨绿色的防护背心,其实就是老式的钢板防护背心,穿上去很重,最初吴茵还会有些抱怨,毕竟真的很重很沉,后来她才意识到,机动队,已经拥有了当时所能拥有的最好的防护。

    她记得很清楚,第一次全员出动,是增援调查队,带她的中队长是老资格BP队员,检查好了她这位徒弟的防护装备,只说了一句——丫头,跟紧我。到了现场,两名调查队的同事已经殉职,一名重伤,那是实实在在的山区,当时整个云岭S部门都没有直升机,更不要说这种边境地区,师傅和她抬着重伤的同事下山,师傅一直喊“兄弟不要睡”,而吴茵,则看着他的血,一直在滴,似乎可以染红整条小道。那位同事说的最后一句话,她永远不会忘——这条路,好长,我想,回家了。

    工作第一年的春节没有回家,吃饭前对着镜子理了理这身制服,好像自己,变黑了,也瘦了。

    二零零七年年末,贝市国际机场(后来的贝市A国际机场),黑色作训服蓝色贝雷帽,背包上的UNFPU也是特别显眼,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筛选以及AP津海指挥学院六个月的严苛训练,一百零五名队员即将登上包机,他们,即将赴比拉国执行UNKPF的相关勤务。首批三十五名队员已经抵达任务区营地,与第五支UNFPU进行前期工作交接。一百多人的队伍中,吴茵等几名女队员总会迎来不少旅客的目光,而她自己,则似乎还没有意识到,迎接他们的,会是什么。那时贝市即将迎来大型国际型赛事,机场也在扩建旨在迎接越来多的旅客以及频繁的客机起降,一个航站楼走过,看到了十几架Boeing747与A340,作为一位大学专业是外国语的女学生,看到四发大客机,也是会很兴奋。

    从二零零六年开始,赴比拉国的UNFPU全部由BP系统组建,第四支由滨南省BP局第五支由岭海省BP局组建,而第六支,则是由云岭省BP局组建,一万多人报名,最终一百四十名入选,七十多人中选一个。吴茵最初也是被各位同事“蛊惑”填了报名表,一轮又一轮筛选,她甚至有些“后悔”找罪受,毕竟,她在边境城市的BP支队工作,又是机动部门,本来工作强度就挺大,当然,入选的那一刻,还是和各位一样,有着一种自豪感。

    不久就是津海指挥学校受训,正式培训之前参观了这所PS部所属现役系统最高级别的学府,第一次见到QBZ95,第一次见到速食自热食品,也是第一次见到QSF2002装甲车,兴奋不言而喻,不过兴奋过后,则是日复一日的高强度训练。L队长每天都说一句话,你们出国,代表的不仅仅你们自己,一百四十个人出去,一百四十个人回来。四十三的年纪,也是每天三十公斤全套装备五公里十公里,在吴茵心中,依旧是几年前的那个魔鬼教官,不过她也渐渐意识到,有他在,真的,好安心

    近乎一天的飞行,中间还在CAN国的M城国际机场中转,由于若干原因,凤凰航空公司的机组不再负责由T市到比拉国阳光港第二段飞行,机组与一百多名队员告别的时候,吴茵也是渐渐有些意识到,这次勤务,会有太多不一样。Boeing767-300ER降落阳光港国际机场,下了飞机,前来迎接的第五支FPU的队员也是全部身着头盔防护背心紧握QBZ95,上了印着UN的大巴,每一人都被要求穿上防护背心与头盔,尽管大巴上有空调,不过各位基本上都汗流浃背,而吴茵,则是感觉,也是开始意识到,为什么有的同事,登机前已经写好了遗书。

    也是在交接仪式上,认识了罗佳萱,佳萱比她年长四岁,踩线八零后,带她和第六支FPU的几名女队员熟悉了女队员宿舍,比起第一批,条件好了不少,有了空调,可以洗澡,不过毕竟是集装箱与仓库改建的营地,条件依然很简陋。当地不仅仅物价贵,而且物资匮乏,不过第五支FPU也是苦中作乐自力更生开了一块菜地,有茄子有长豆有土豆,更神奇的是还有咖啡豆……何慧恩参加第五支FPU,之前是凌澳BP支队的副队长,在FPU主要负责联络勤务。即将回国的她也是想新来的女队员讲解相关勤务要求以及注意事项,细致到如何睡觉的时候防蚊以及生理期如何做好卫生保健,第二天第五支FPU就要回国,五队的女队员们也是把位数不多的积攒的零食都给了六队的女队员们。相遇即分别,罗佳萱也是给了吴茵一个拥抱,即便是在国内,也是在两个不相邻的省份工作,这次相见,也是不知道下一次见面会是什么时候。作为第五支UNFPU的女队的队长,何慧恩没有太多话——姐妹们,完成好任务,一定要平安回国。

    第二天的升旗仪式,熟悉的音乐,却有一种难言的感动,后来她才知道,这个营地,是是在比拉国,唯一可以见到国旗的地方。营地中停放着八辆装甲车,六辆02式两辆06式,和在津海指挥学院训练基地时一样。行动队辖三个分队,每个分队下辖三个小队,每次勤务依据执勤点新式决定行动载具以及行动装备。十名女队员,三名分到了行动队,吴茵就是其中之一,同时还要兼任小队的翻译。一周的外勤,感觉走路都有些飘,因为炎热,每天都要喝大量的水才能防止脱水。每次出勤,无论是坐越野还是做装甲车,都是紧紧握着手中的QBZ95,基本上每次勤务都能听到哒哒哒啪啪啪。

    第一周出外勤时基本上什么都吃不下,炎热加上各种刺鼻的气味,即使是在相对封闭的车内即便是后勤提供了当时最好的速热食品,真的只有,想吐。两位队长考虑过把三名行动队的女队员调回策划联络支援队,不过三名女队员近乎都展现出了令人动容的倔强。不仅仅是女队员,第一周,就有十几名队员打了吊瓶,不过每一位,都在输液之后拿起装备重回岗位。和前五支FPU一样,全队都处于超负荷的运转中,一个萝卜一个坑,水土不服,高风险勤务,恶劣的环境,只是没有一个人退缩,因为他们知道,他们代表的,不仅仅是他们所来自的部门。

    许多参加过六支与八支FPU的队员,都将L队长视为灵魂人物,黑色凯夫拉加上钢板防护背心,手握QSZ92,他一出现,无论多么高风险的行动,各位队员都觉得很踏实。除夕刚过,紧急支援勤务,离阳光港营地二百公里,驰援当地的百余名UNKPF队员应对各种严重状况,说是驰援,实际上每一路增援都如同蚂蚁搬家,都会有各种路障,那次行动,第六支UNFPU是先锋,二十名队员两辆装甲车加上两辆丰田越野车,而吴茵,则是唯一的一名女队员。为了避免上厕所的尴尬,真的是好几个小时没喝一口水,平日里巡逻还会觉得钢板防护背心很重,而坐在装甲车里听着外面哒哒哒啪啪啪,巴不得能穿两件。因为法语英语流利,行动中主要负责和其他友邻部门联络,不过也会和那同事们一起下车掩护清理路障的UNKPF队员。L队长的雷厉风行也是表现得淋漓尽致,每一道口令,每一个部署,声音宏亮思路清晰,不止一次回到装甲车上后“训斥”有些动作慢的同事——我们你们带出来,我就要把你们带回去。后来才知道,同一时刻,阳光港营区也不消停,保守估计一千多人拿着各种家伙事儿,几个方向聚集,FPU也是做了最坏的打算,所在在岗队员全套防护手握盾牌执勤,所有执勤点加固沙包以及防护玻璃,当然,这些也是L队长在出发前叮嘱的。

    到达目的地,一切都很糟糕,当天晚上,就是UNKPF突然下达的救援任务,四辆车再穿高风险区,好几次,都是装甲车后门打开,QBZ95击发后迅速关门,期间车还坏了一辆,也是四名队员顶着乱飞的七六二掩护司机钻入车底维修,而吴茵,除了用法语与英语安慰刚刚获救的UN工作人员,其实也是直接挡在了他们身前,毕竟,她还有件防护背心,如果有什么突发状况,也要做最后的保护。

    回到临时驻地,各位下车,装甲车上也是好多洞,说不害怕,是假的。两天之后,四十名行动队员赶到,六十名队员,成为了支援行动的中坚力量,盾牌、37shot还有QBZ95每天睡觉不离身,好几次睡着了又被任务铃惊醒,整个行动期间吴茵也是击发了半个基数,算是她入职以来击发最大量,虽然基本都是警示。

    整个勤务八个月,基本上高风险勤务,UNKPF都是想到这支FPU(整个任务区有八支FPU),八月份,第七支FPU抵达任务区,第六支FPU的最后一次勤务,则是护送他们安全到营地。第七支FPU,由峪西BP局组建,他们也将在任务区执勤八个月。交接回国那天,每人背着一个包,真的都好轻松,尽管前来护送的UNKPF也是全套装备,在车上,各位也是半开玩笑,再见了,比拉国,再也不见。

    回国的包机也是转机,在CA国TR城国际机场,CA航空公司的机组前来接手下一段飞行。飞机降落贝城国际机场的那一刻,一百四十名队员,也是禁不住流泪,整整八个月,每天都是二十五公斤的防护装备,下飞机的时候,才感觉,腰,真的有些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