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人在曹营,下墓开棺 » 第十章 陪葬

第十章 陪葬

    漆器、陶器、竹器、木器、乐器……

    曹修在军营中看着乐进送回来的书信一个劲的摇头,这些东西如果放在后世,怕不是要轰动世界,但是放在现在,他妈的一文不值。

    信中写的很明白,西耳室已经快清理到一半了,大多数的字画都被被水泡了,随后有风干,脆的都拿不起来,要不是那群专业人士在那待命,怕时早就被乐进给糟践了。

    “看来那帮人也去了耳室。”

    曹修放下手中的书信,捏了捏酸疼的鼻梁。

    南方派系细心的很,如果耳室中真的有什么宝贝,怕是早就被掏走了,要不然青铜器也不会被散乱的扔在地上。

    而出土的那些青铜器,大多数都是水银封面的,有毒,所以也不太好清理。

    信里唯一乐进唯一报告的好消息,就是发现了几具棺材。

    但是听着描述,曹修也是撇了撇嘴。

    整个棺材上虽然有些已经锈蚀,但是能看得出来,棺材钉貌似不到六根。

    对这个说法,上辈子的他也是了解。

    古代的丧葬风俗一直在演变,但也有几百几千年来变化不大。比如入土为安躺棺材,棺钉封材隔阴阳。

    一具棺材盖棺的时候,六根钉七根钉都正常,但要是六根以下,那就不太好了。

    五根钉子的,那叫封魂钉,还有打四根钉子的,那叫镇魂钉,在传统文化的说法中,这都是对死人和活人都很不吉利的。

    而棺材钉在秦汉之前都是没有的,富贵人家一般是用卯榫结构,普通人则是用绳子绑住,只有地位及其尊贵的,才会用上棺材钉。

    但是到了后来,慢慢的就变成了三根,头脚各一根,第三根根据墓主的性别,男左女右。

    而信封里后半段,则是说了棺材里面的情景。

    除了还没完全腐烂的尸体,最亮眼的,就是每具尸体身上都有寸把长的金线。

    后世最出名的汉墓尸体,就是马王堆所出土的辛追夫人不腐不烂,而他的棺材上就有水印混着朱砂还有几位药草所涂抹,估计这次的情况也是差不多。

    但是那金线肯定不会是金缕玉衣所遗留下来的了。

    除了金线,还有一个石球,曹修猜测是窍珠。

    这就跟之前说的六小邪里面的差不多,但是这个窍珠是石头的,而且只有一颗,应该是殉葬者卡在后脑勺里的,寓意就是把你钉死在这里,魂魄不灭,陪伴墓主。

    奴隶殉葬制其实在西周刚刚成立的时候就被废除了,不过,周天子大封诸侯,那时候偏远地区的诸侯王很多,有些冥顽不灵的诸侯国地区,仍延续着商代时活人殉葬这个陋习。

    那时候不像现在,妇女社会地位不高,在殉人中,女人占了非常大的比例,眼前棺材里的这堆白骨应该也是个女的。

    但是这说法也有变故,最后一代人皇,也就是商纣王帝辛就曾想废除人殉,但是却被贵族所阻拦。

    反而是周武王,打着废除的幌子,但是无论是那本史书,你都能看到他活人祭祀的场景。

    史书毕竟是胜利者的军功章,帝辛的所作所为也算是不能眼见为实,而人殉彻底铲除,都到了朱祁镇了,所以中间的心酸坎坷可想而知。

    “梁王还真能玩。”曹修摇了摇头,没想到历史上说的是真的。

    三千年的西周时期,那一天是夏天,天很热,家里雇佣的女织布工们都暂时休工,大家坐在一块家长里短的聊天。

    忽然,主人家发善心,在这炎炎夏日拉来了一车香瓜让大家吃,诓骗这些女工们来吃瓜解暑。

    不料,这些香瓜里都被下了蒙汗药,所有人吃了香瓜后都晕倒了。

    这时候,主人家拿来石球,直接从女工们的后窍塞了进去,可能会有些人疼醒了,但没用,还是被直接钉上棺材盖,在棺材里面活活疼死了。

    这种让人活活疼死,惨绝人寰的殉葬方式,其实是来源于古越国一地的习俗。

    不光后窍塞珠,紧接着还得用金线缝嘴,这样做的寓意是不进不出,安心侍主。

    那点残存下来数量不多的金线,就是用来缝住女殉人嘴巴的。

    干完这一切,还有相当一部分女人是活着的,不过因为嘴巴被金线缝住了,她们在棺材里也喊不出来,嘴都张不开。

    几天以后,就这么暗无天日的死去。

    悲惨至极。

    上辈子就是盗墓贼的曹修对于这样的场景也是见多了,心里对于此也是没有太大的波动,但是还是一个劲的摇头。

    不能说接受不了,只能说有点过分,毕竟更过分还有很多,直接将劳工尸体封在积沙墓,以便感应地面倾斜的见过吗?我见过,不,上辈子曹修见过。

    合上书信,曹修的回复也是很简单。

    不要动尸体,棺内少量的的陪葬品就交给那帮地老鼠,相信他们不会嫌弃,其次就是让乐进小心处理,等两边的耳室都处理完毕了在回信。

    毕竟仲德公给了不少钱,这次要还是把功劳揽在身上,那就太不地道了。

    ……

    “文谦,这活你要干多长时间?就是清理完耳室。”还记得临走前曹修拍着乐进肩膀问道。

    “最多两周!”乐进自信满满的说道。

    “两周?”曹修皱紧了眉头。

    “那一周?”乐进疑惑的问道。

    “哎,文谦,明公十万两起步的事情,你跟我说两周?”

    “那加加紧,也能……”

    曹修挥手打断。

    “照着半年干,一个耳室,青州兵暂时还没有选拔完毕,好不了太多钱粮,等到缺钱了,你再把这些宝贝送上去,岂不是能得到曹公欢心?”

    “这几个周,先下人,把东耳室的水挑出来灌到西耳室去,再从西耳室挑出来,有人问,就说是雨季多水。”

    “当然,你得保证里面的宝贝别出问题,尺度自己把握!”

    曹修随即拍了拍乐进的肩膀走了,而愣在原地的乐进看着曹修瞪大了双眼。

    “读书人真是一肚子坏水。”

    而走远的曹修也是心中想着。

    “就这人干工程赔死你!”

    ……

    正在此时,门外传来了如洪钟般的声音。

    “小人典韦,参见军师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