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人在曹营,下墓开棺 » 第八章 日后再议。

第八章 日后再议。

    曹修拿过身边人的火把向着灌顶照去,果然一个明显的到洞口就挂在东南角上。

    “这是生生用打金尖楔下来的,起初应该是布料堵住防止有太大的声音。”王勇看着上面盗洞打下来的痕迹说道。

    “那帮南方人!这不成捡破鞋来了吗!”

    张定山越说越来气,他从大东北的跑过来,就是为了喝点人家剩下的汤?

    而李江也是摇了摇头,毕竟先来后到这个问题谁也没法解决。

    “这样吧,既然不知道什么时候摸得,就先进主墓室。”

    “如果那边没有东西,耳室也就不用去了,直接收拾东西上来,咱们说好的条件照常如何?”

    曹修靠口说道。

    “这怎么一股烧香的味道?”这时候,李婉突然向着空中嗅了嗅,疑惑的开口问道。

    她这么一说,其他人都是在空中用力嗅了嗅。

    “是楠香!”李江开口说道。

    “这楠香是何物?”王勇和这边有地域差别,并不知道楠香是什么、

    在他看来,现在有钱人死了都是用金丝楠的棺材,金丝楠有香味那岂不是很正常?

    曹修摇了摇头,一把从乐进身边拉来一个约摸着十三四岁的小孩,拿起腰间的佩刀就割在了他的手腕之上,霎时间鲜血直流。

    看着殷红的血液流出,几人都拿手往自己额头上点了几点。

    “总把头,这是何意?”

    “咱们北派摸金倒斗,很怕遇到所谓的四大邪六小邪。”

    “淡如花的奇楠香,汪如大海的长明灯,红漆不烂的黑棺材,斗鸡眼的镇墓兽,这是四大邪,老祖宗的规矩就是鲜血破邪,还得是这种童男血。”

    看着曹修说的认真,王勇也是点头答应,毕竟南派的规矩比这还要多的多。

    和北方的鲜血破邪不同,他们一般都是辟殃沙来驱邪。

    据说南派正宗的辟殃沙辟邪很厉害,制作方法就是铁犁头上带的那种黄色沙土,犁完地后用小刀把那些沙土刮下来,放在铁锅里炒成细面面,随后把一些大块石子和杂物捡出去,最后剩下一点像沙子一样细的一捧黄土。

    把这一捧黄土和中药里的五灵脂(鼹鼠屎)夜明砂(蝙蝠屎)望月砂(兔子屎)白丁香(麻雀屎)蚕砂(蚕屎)一起按比例混合,最后变成一种五颜六色的半砂状物体,这东西就是辟殃沙。

    “而流沙漠,天火灌顶,东家主事(尸身不烂)七窍塞珠,椁大于棺,老鼠做窝,这就是所谓的六小邪。”

    “三百六十行,谁家都有绝学的,倒斗摸金被称为偏八门,正八门上九流,偏八门下九流,还有和死人打交道的阴七门,这些在你们南方都是合并了的。”

    “哦?总把手再讲讲。”王勇看着侃侃而谈的曹修也是瞪大了眼,对于他么你这些读书人来说,只要有了机会就巴不得和这个行当摆脱的一干二净,而曹修不仅不避讳,反而还知道的不少。

    而身边的北派三人也是聚精会神的听着,他们在各自的地方就跟流水线一样,只跟自己的上线下线打交道,就比如说上线就是告诉他们地方的眼把头,而下线就是出手的小货郎,其余的一概不知。

    “这阴七门,缝尸人,刽子手,赶尸匠,吹大坟(办白事),扎纸人,捡骨师,以及最邪性的小棺材匠,也就是给小孩打棺材的。”

    给大家介绍一个,缝尸人。

    缝尸人,行内叫二皮脸。给死人_上第二层脸皮。毕竟看透这些刑罚会让人有肢体损伤咱们又讲究死者为大所以这个职业就应运而生。用针线,尽量复原生前的容貌。还有些,就是给死人换一副脸皮,毕竟有些人死了,不能让人知道。干这种的,叫接黑尸

    其余的跟咱们关系不大,也就不要了解了。

    这些乱七八糟的看样子王勇也只是听了个大概,毕竟不是自己那面的东西,听个乐呵也好。

    “总把头,真看不出来,你年纪这么轻,居然知道的这么多!”旁边的张定山和李江几人也是赞叹不已。

    “干路吧。”

    几人仗着童子血,趟着水顺着墓道走了两三分钟,前面还是没有出现主墓室,走进打起火把,前方居然是堵石墙。

    走到石墙前抬头看去。

    头顶就是那个南派盗洞的所在,风顺着盗洞呼啸而下,吹的这帮站在水里的人不禁打了个寒颤。

    “我都怀疑他们是不是用硝石硫石炸开的。”李婉皱着眉头说道。

    没错,三国时期是绝对有火药的,最初的火药就是春秋战国那帮君王祈求长生不老,在炼丹的时候发生的爆炸,炉子里机缘巧合的发现到了火药。

    “把头,这堵石墙怎么办?先去耳室?”张定山上前摸着石墙,敲了两下,感觉声音不像是有机关的样子,反而就像是单纯的石墙。

    “嗯,先去西耳室,一般主墓室都是连着那边。”曹修点了点头。

    “有青膏泥的墓不可能没有主墓室,招子放亮一点!”

    几人顺着石墙绕了过去,朝着西耳室摸去。

    所谓耳室,就是一个掏空了的小房间,看着墙上清晰的水线位置,这里之前肯定是泡在水下的。

    石门后并没有自来石,轻而易举的推开后,几人终于是看了清楚。

    第一眼,成堆的青铜器胡乱的堆在了西耳室地上,完整的,破的,都有,圆鼎方鼎什么都有,粗看一下不下百件!

    “发了发了!水银古!”张定山在旁边声音颤抖的说道。

    所谓的水银古,在各大拍卖平台上的古钱上都有,通体发亮,就跟新的一样。

    可别觉得只有周的青铜器值钱。

    西汉中期至东汉早期(西汉武帝至东汉章帝)是西汉青铜器最发达的时期,也是汉代青铜器新风格最终形成的时期。这时期最多见的青铜用器是鼎、壶、钫、尊、熨斗、带钩、铜镜。

    西汉初期高祖至景帝),此时的青铜器,基本为素面。其鼎主要承自秦式,但般三足更矮。敦盒形。壶有大小二型并存,大型壶腹下部略呈收缩之状,腹比秦壶要鼓小型壶的腹部较瘦长,经常铸出变形璃纹。钫此时更流行,有的做得很讲究,通腹有镶嵌绿松石的三角云纹。

    鉴和蒜头壶继续流行。日用器皿中,高灯多见,豆式重炉盛行,带钩显琵琶形、棒形、琴形讲究的多做成鎏金、错金银、镶玉或绿松石。

    在各大拍卖上,绝对算得上跟周齐头并进的宝贝。

    “上去!开挖!”曹修一声令下,这已经不用再看了,肯定是稳赚不赔,地上一地的青铜器,这还不算周围尚未锈蚀的檀木架子上的大号青铜器和盒子,里面不用想,至少比地上的值钱。

    “哈哈哈,李江,咱们干完这一票,不得去烟花巷子好好地找个小女放松放松?”

    “咳咳,日后再议日后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