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人在曹营,下墓开棺 » 第一章 计牛入耕?发丘中郎将。

第一章 计牛入耕?发丘中郎将。

    11月,正是秋天过去东风挂的起劲的时候,尤其是河南顶头上的陈留郡更是如此。

    郡府外面人来人往,但大多数都是穿着红黑官袍的士大夫们。

    “赶快安排下去,春耕刻不容缓,明年要是想要有所动作,就看现在了!咳咳咳……”

    路上,一个看着就瘦弱不堪的年轻人,一边喋喋不休的对着身旁的小吏不知道说着些什么,一边紧了紧衣袍。

    “志才!”

    就在那个年轻人准备上到马车的时候,身后却有两个人叫住了他。

    “子瑛,奉孝,你们不会又喝了一夜酒吧。”

    看着身后跌跌撞撞的两人,戏志才无奈的扶住了额头。

    曹修。

    郭嘉。

    在他看来,这两个人的才能如果真的一心一意的放在这里,怕是在就成就一番丰功伟业。

    其中一人摆了摆手满不在乎的说道。

    “又有什么关系,咱们同窗这么多年,我们两个什么脾气你还不知道吗!怎么样,曹公交给你的春耕怎么样了?”

    “不太好,上次你跟我提的计牛入谷,三十户算一屯,现在还是很难执行下去,第一就是兖州百姓多受贼寇之苦久矣,粮食存储十不存一,别说是春耕种子了,今年冬天还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

    曹修和郭嘉两人低头沉默不语的看着对面的戏志才。

    身穿黑红色边的袍服,头上的包巾束发,须发略微有些凌乱,脸颊瘦的仿佛能看到骨头,整个人就跟个枯木一样。

    说完后,抱了抱拳,就上了马车。

    要说从颍川出来的三人,曹修和郭嘉两人性子洒脱,公事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到了最后少不了戏志才的擦屁股。

    “哎,子瑛,不如今天咱们就到这吧,我跟着志才一起去,还能帮衬帮衬他。”沉默了半晌,看着上了马车还在咳嗽的戏志才,郭嘉开了口。

    在日常吊儿郎不同,郭嘉的能力毋庸置疑。

    “也好,我忙完了就去他府上。”曹修点了点头。

    “子瑛,你……算了,你的差事要多加小心。”

    等到仆从到了,郭嘉临了上了车,还是嘱咐了曹修两句。

    曹修点了点头。

    ……

    看着远去的马车,曹修拿出了别在腰间锦囊里的图纸,上了自家马车,朝着南市直奔而去。

    “洛阳铲,鹤嘴铲,旋风铲……”

    来到这个世界已经五六年了,从上辈子那个低贱的地老鼠穿越到这,成为了惟有读书高的读书人,可没想到,刚刚投效了曹操,就被安排了这么个差事。

    192年,曹操在和十八路诸侯抽空拾掇了董胖子后,自己的军阀野心也是昭然若是,毕竟只有强大自己,才能更好的保护皇帝。

    就这样,曹丞相连着兖州将手伸到了青州边界,对外宣称百万,队内其实就是不到二十万的青州军。

    青州上面临近泰山,就是所谓的山东大汉,战斗力何其彪悍,但是换句话说,你征了兵了,二十万人少说得有四倍的家眷还不止,就这样,现在这也成了军中尾大不掉的问题。

    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在快速发展的时候,这些东西总是在悄无声息的出现。

    和那些网络上小说所说的一样,什么以工代赈,什么加大工作岗位之类的,要知道,这和未来的德国可不同。

    青州遍地贼寇,且不说按照当时曹军的人数,够不够两个看一个的,就是那些穷惯了的人,刁民二字是绝对是可以直接按在他们身上的。

    第二就是耕种,不知道有没有人记得,未来司马懿和诸葛亮所对峙的时候,前来送女装的使者说的什么。

    “丞相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所啖之食,日不过数升”

    这TM换算过来就是每天将近两斤米,就这司马懿还说他活不长了。

    战国时期,赵国的名将廉颇,曾经当着赵王使者的面,一口气干了1斗米和10斤肉。战国的一斗米,大致等于1500—1700克,一斤是十六两,相当于今天的250克。

    也就是说,廉颇光一顿饭,填进胃里的食物就有8斤!

    但是没办法,现在这个时代没油水啊!那时候副食品匮乏,猪肉、鸡蛋、牛奶啥的都没有,顿顿配饭的都是梅干菜、萝卜干啥的,可不就使劲干饭了嘛,一天三斤米还真算不上多。

    你肠子上挂不上油水,进得快出得也快,那不是糟践粮食嘛……

    这几十万人,每天这么个吃法,不出半个月,你干脆把曹老板卖了换钱吧!

    “没想到到了这里,自己还成了个祖宗了。”

    在车上细细的看完了图纸,曹修也是摇着头笑了笑。

    摸金校尉、搬山道人、卸岭力士、发丘将军(中郎将),这是古代盗墓贼的雅称,而肖七现在所被任命的,就是第一代发丘中郎将!

    什么东南角摆蜡烛的,你都下墓了你还怕这个?

    你要是真有点尊重的心思,上辈子找个厂打螺丝才是你最好的选择。

    当初在大营中,曹操把戏志才,郭嘉和曹修三人叫过来商议的时候,这话刚一出口,三个人脸色大变,这要是让荀彧这个老小子知道了,怎么着不得把他心目中的明公曹操给活劈了。

    而曹修这里,则是一脸惊喜!

    好家伙,专业对口?毕业则就业?

    “主公此事就交给修了!”

    看着身边大包大揽的曹修,身边的戏志才和郭嘉都惊了,这个被读书人所不齿,不对,是在这个死者为大的时代被所有人不齿的活,居然还有人抢着拿?

    不过可喜可贺的是,军师祭酒,军师书簏和军师骨董三大军师,终于有一个升官到了发丘校尉,毕竟那时候曹操还任命不了中郎将。

    看着纸上密密麻麻的小字,曹修也不得不重视。

    就是这笔买卖,让曹操度过了最艰难的三年。

    这三年是怎么度过的?吃人干,扒人坟。

    72船珠宝,什么概念?

    曹操整整三年没有为军饷操过心。

    可以说,曹老板是把枭雄两个字展示得淋漓尽致,什么对我的看法,通通都是狗屁,我表现的好了,你看那个陈琳不照样找机会发檄文骂我?

    古时候怎么说他?

    “而操率将校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又署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

    曹操根本就不是盗墓,他是直接开馆,给你把骨灰都扬了!就跟当年孙殿英炸慈溪墓是一个道理……

    但是这一世,曹修为了保住曹操的名声,还是决定自己将这个差事揽过来,毕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嘛。

    “哟!曹军师来了!虽然这些东西比较奇怪,但是都做出来,您瞧瞧!”

    到了地方,曹修才刚到铁匠铺,铁匠铺的大掌柜就迎了出来,毕竟那时候个人产业基本上是没有的,都是一个大家族里什么差事都有,这样也好联系。

    “嗯。”曹修点了点头,踏步就走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