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妙英的穿越记事 » 第六十章 在路上

第六十章 在路上

    王宰相上表致仕,懿宗半点挽留也没有,朱笔一挥便允了。虽说告老还乡是应了王宰相所求,但是想了这多少年来的兢兢业业,再看看懿宗眼底的厌弃,王宰相还是不胜唏嘘,深感自己急流勇退之英明。

    告老还乡的事情大抵是定下了,但真正启程也是在三个月之后,举家搬迁并不是随口说说的事情,既然要回乡,那长安的田产仆役自然是要安顿好的,老宅那里也要先遣了人去打扫细查,还有库房中的东西也该一件件的在册,这些事情里面只要有一点疏漏,叫人占了便宜事小,着了人家的道栽了大跟头也是可能的。

    王家这头不急不缓的,妙英却已经急急忙忙的先往汝州去了,做生意并不是有决心和毅力便能够成功的事情,尤其解决了心魔以后,继续和锅碗瓢盆死磕反而落了下乘。何况上妙英也算准了王家这一路上不会太平,但是离开长安由禁军护送的这段路应该出不了什么大事,所以妙英施施然的买了头骡子,先往汝州方向去了,打算先在路上等着王家一行。

    因为并不急着赶路,妙英抱着花花专挑着山麓小道行走,沿路采点药草野菜贴补贴补自己的肚子,他们从长安出来的时候买了匹骡子,便有些囊中羞涩,干粮备得不是十分的充足,索性妙英也不是寻常妇人,在野外支起小鼎煮个菜粥有时还炙点野味,这日子过的那是颇为惬意。

    修道讲究的是天人合一,并不是说闹市中无法凝神,而是妙英的心境修为不够,在这样人迹罕至的野味,更容易有天人交感之悟,故而,一开始妙英是出于肚子的考虑专门往这样人踪渺渺的地方跑,后来就是尝到了甜头,在村落补足了米盐,依旧往荒郊野岭而去。毕竟修道一途,常在深山老林,不问世事难有大成;常在市井,一身的铜钱世俗也飞升无望。妙英这些日子历遍世情,换个环境安静沉淀心境,这功力不涨也难。

    花花却没有对长安的半点眷恋,似乎于他来讲市井繁华也好,野外荒芜也好,他都是这么的开心,只是在野外妙英也不怕招人侧目,更由得花花的性子,以至于上次妙英在临近村落换东西的时候,听着村民兴奋的形容着能土遁的人参娃娃,哭笑不得。

    妙英盘算着不过是沿途路过,并不约束花花的行为。花花恶作剧的心思一起,变本加厉的遁到樵夫乡民面前,突然从土里冒出来,欣赏完人家发愣的样子,再遁回妙英身边哈哈的笑,也不管身上的衣服满是泥土。

    妙英和花花慢悠悠的晃着,一路上兴高采烈,然后出乎意料的迷路了。他们走的不是官道,常常是看着天空星辰来辨明方向,这方向妙英自然是没有认错的道理,不过是一连十来天都没有遇见人烟,神念所及也是荒芜一片。

    骡子越走精神头越好,沉甸甸的干粮袋已经见底了,这妙英倒是不着急,她总能找到足够的食物,比较麻烦的是盐,一顿两顿尚可忍耐,可总是这样下去也不是个事,可没有人烟哪来的盐呢?

    盐即使再省着用,也用用完的一天,而下一个村落还遥遥无期,不过几天,妙英便感到浑身无力,吃东西也没什么胃口。左思右想,妙英就把主意打到了猎物身上,放血虽然有些残忍,但是再这样下去,妙英也是受不了的。

    妙英不错的运气,才想着放血饮用,便捉到了两只肥兔子,野兔和温顺的家兔不同,个头有家兔的两倍大,被妙英捆在了木桩上犹自凶悍的蹬着腿,锋利的牙板磨着身上的草绳,灰毛上染了血也凶性十足。

    妙英拿了进食用的小木碗,和烧红的药镰,毫不手软的按住大力扑腾的兔子,一刀还没下去,便听到远处传来一声的大喊,

    “不要啊。”是修士,妙英感觉这人正疾驰而来,抄手抱了花花,在一边凝神戒备。

    不多时,出声的人到了,竟是个眉清目秀的和尚。妙英注意到他僧袍的下摆,绣了三朵的金莲,是莲花台的佛修。

    小和尚很温文的先与妙英见礼,妙英估摸着这和尚也是刚下山历练,因为他的第一句话便是:

    “小僧潜戒,师门莲花台,家师上无下病,敢问道友从何地名山宫观到此?”一句话把自己的老底掀得干干净净不说,要是碰上脾气古怪的散修,这句话也能把人得罪的够呛的。

    不过这小和尚的运气也不错,妙英虽然也是半个散修,但是好歹还算有个门派,不至于恼羞成怒。

    “名山宫观不敢,区区森平山四达门,家师上胜下平,贫道妙英有礼了,敢问道友有何事相商?”妙英太久没用过正式的见礼词,为了免去接下来的“失礼”“曾担何执”之类的寒暄,妙英选择让这和尚快快讲清楚来意。

    小和尚鞠礼正行了一半,喉里还含着半句失礼,听了妙英如此的开门见山,愣了一下,接着更加急切的指着木桩上暂且逃过一劫的兔子,

    “道友广大神通,何必为难一只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