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妙英的穿越记事 » 第二十九章 一团乱账

第二十九章 一团乱账

    也许是花花的挥手起了作用,不久之后这两批人在西坊门竟然又撞在一起了,短兵相接之后,两批人双双被守城的羽林军抓到,关进了北衙禁军的驻地。

    夜半时分,长安城内惊现带刀匪人。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深宅大院,大街小巷,每个人都在议论着这件事。显然妙英那带点艳色不知真假的传闻不如这来得有吸引力,每个人都神秘兮兮的重复着听来的小道消息,前两天还议论纷纷的话题现在已经被遗忘了。

    朝堂上更加的不平静,长安城外战乱四起,但只要长安城依然歌舞升平,一切都好粉饰。本来这事只要挂上山贼强盗的名义,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可事情就坏在这些人是被禁军的人抓到了,好大喜功的王国舅发现有几张外族脸孔,连夜进宫将此事禀告了皇上。懿宗自然是大为震怒,下令刑部彻查。

    这事情一查下去就不得了,虽然两伙人都坚称自己是盗贼,但其中一方用得是有卫尉寺标志的武器。这下子卫尉寺就背上了一个私流库器的罪名,卫尉寺也不是省油的灯,根据刀口的钢纹,一口咬定是送到前线沙陀突厥部的兵器。这下子就不是什么长安夜有盗贼的小事了,本应该在于起义军作战的沙陀部竟然持刀出现在长安城内,怎么不令唐懿宗担忧?暴怒之下,几个办事不力的官员就下了狱,满朝文武皆是两股战战。

    一个字,查!沙陀的人还在前线作战,声张不得,那查另一伙人总是没错了吧?可刑部诸人想尽了办法也没有从他们口中挖出一言半语,从这看这些人也算忠义。必须要说,人倒霉喝凉水也要塞牙。苏龙身为刑部侍郎,招揽几个军士替自己效命是再正常不过的。这几个人就是他从回朝的士兵中私自截留下来的,又设法除了他们的兵藉,按理来讲这事情是处理得极妥当的。

    可是偏偏,刑部大牢在这些人边上就关了一伙落草为寇的逃兵,是再过两天就要斩首示众的重犯,线索就这么戏剧性的出现了。这逃兵中有一人贾五,就堪堪认出了这伙人中有一个是跟自己同伍的赵满粮。

    贾五看着刑部诸人为了这伙人的身份大费周章,心思就活络开了,想借着这个机会免除一死。和这伙人的身份相比,区区的一个逃兵实在是不值得一提,刑部尚书大笔一挥就改了流放。

    刑部抓着这个线索,一路查到的赵满粮的家,确认了赵满粮的身份后,兵部却发现找不到赵满粮的军籍。事已自此,这些人必定是某人的私兵无疑,刑部不愿得罪人,这件事就禀由圣裁。懿宗当庭就摔了奏折,拂袖而去。

    这事儿自然是要查下去的,查下去事情就和滚雪球一样大了。连立了大功的王国舅也没讨着好,被狠狠参了一本,豢养私兵。

    事情很快又急转直下,赵满粮为了不牵连家人,交代出了本意是要杀王允宰相的小女儿王宝钏。苏龙的人看有人开了头,其他人就跟竹筒倒豆子一样把事情全交代了。这些人听命行事,知道得不多,但也是足够了。

    只是令刑部诸人不解得是,如果说苏龙要杀王宝钏还勉强可以理解,那沙陀的人怎么会来保护王宝钏呢?

    这下子本来事不关己的王宰相就晕了头,自己的女婿要杀自己的女儿?沙陀部的人保护自己女儿?这都是什么事儿啊?

    王宰相面对懿宗的质问恍然才想起妙英信里说过,薛平贵在西凉娶了玳瓒公主的事,忙把这事禀了懿宗。

    懿宗自然不喜前线唐军反投沙陀,没经过自己的赐封,即由沙陀自封的这位薛将军。但沙陀部自封将军也实属正常,一时间也发作不得,只得严令刑部继续彻查。

    刑部有了王宰相的说辞,使了点小手段从沙陀的人口中诈出了真相。这些人确实是沙陀薛平贵派出的,但是说辞却和之前苏龙的人马完全相反,他们是来杀王宝钏的,苏龙的人是来保护王宝钏的。

    刑部轮番的酷刑伺候,这些人连小时候尿床都交代了,就这事儿口径倒是一致,自己是来杀人的,对方是救人的。

    苏龙早就下狱了,可是因是兵部侍郎,好吃好喝的羁押在大理寺。刑部无法,再次禀了懿宗。

    懿宗见这事牵连甚广,也烦了刑部三天两头请圣求裁,索性让刑部把这事移交给大理寺,并限了一个月之内要真相大白。

    刑部尚书终于成功的把这烫手山芋送出去,却苦了一直坐上壁观大理寺卿。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重刑之下,必有懦夫。苏龙虽然是兵部侍郎,却也是养尊处优的待在长安从没去过战场,大刑之下什么都招了。

    而早在苏龙下狱的时候,王金钏和王宝钏就都回到了相府。

    王金钏成婚多年无子,苏龙纳了一房又一房的小妾。吃斋念佛已久的金钏,反倒比出嫁前多了几分的宽厚从容,对谁都淡淡的,对妙英也没恶言相向,只是躲在自己的院子里念经祈佛。

    王宰相则是日日准时上朝,王夫人劝他称病,避避风头。他拒绝了,这事牵涉到他的女儿女婿,他人在朝堂上还可以辩解一二,要是称病回家就由得别人抹黑栽赃了。

    就在整个朝堂风声鹤唳的时候,长安城下起了今年的第一场雪,这个寒冬有多少人可以渡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