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妙英的穿越记事 » 第二十六章 宰相府

第二十六章 宰相府

    妙英沿着咒术的感应,果然,小义山就在宰相府里头。

    就算是再不好意思,妙英还是要去宰相府上把义山接回来。昔日王宝钏立誓再不登宰相府的大门,如果是临终托孤也便罢了,若是想着沾宰相府的光过日子,无论是妙英还是王宝钏都不是这样的人。王宝钏必须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忏悔自己犯的错,并不能免去应受的惩罚,虽然妙英可以无视这些,但是她并不想改变什么。

    既然是久不登门的女儿回娘家,少不得是要带礼物,聊表心意的。可惜,以妙英的财力实在置办不了能让相府看得上的礼物。现在妙英的宅子全空了,置办的东西全不翼而飞,连身上衣裳都是练功室备用的,一时间哪来的银钱进项?也只好空着手上门了。

    俗话说的好,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妙英背着太岁爷,到了宰相府门前还没开口呢,就被看门的小厮给拦下来了。宰相门前七品官,这小厮对自己宰相门前的身份似乎颇为自得,今天眼见递门贴的是个背孩子的美貌妇人,却一身粗棉衣裳,手里也没提什么东西,怎么看也看不出得势得样子,心头就动起了歪心思。

    “小娘子,你可进错了地方喽。”小厮流流里流气得得就想伸手模妙英的脸。

    妙英那里会让他得逞,身子轻轻往外一侧就躲过去了。妙英皱着眉头暗骂自己糊涂,当初王宝钏出入相府自然是走府门边上的侧门。但那时她是宰相千金,今非昔比,如今的妙英自然是没有资格再往相府的大门进出的。妙英思及此,掉转身子,便想往府后面的小门而去。

    那小厮见妙英不搭理自己,心头顿时起了邪火。这种仗势欺人之辈,若是被有权有势的人啐了口唾沫倒是全身舒爽,心里还道人就算是口唾沫也是琼浆玉液,巴不得多啐几口。若是无权无势之人见了他低骂几声走狗,他也会洋洋得意,认为是嫉妒。这种人尤其受不了的就是,无视他,这样似乎就把他不值得一提的本质给暴露了,必定是要恼羞成怒。这小厮也是如此,原是打算沾点便宜,如今他就非要让这女子看看马王爷有几只眼。

    当下这小厮就栏在妙英身前,喝道:“宰相府起使你说来便来说走便在的地方。”一副的小人嘴脸。

    妙英心系义山,不欲与他多做纠缠,身子一歪,甩开了小厮便走。那小厮如何肯罢休,见妙英如泥鳅般的滑不溜手,索性抓住妙英身上背得“小娃娃”用力一扯,居然把太岁给抓在手里,心道孩子在我手上,这小娘子可跑不了。

    小厮得意的看着妙英一脸惊慌得样子,更恶劣的用力晃了晃手上的“小娃娃”。

    妙英心惊胆颤的看着皱着张脸的太岁爷,这里可是王宝钏的娘家门口啊,在这里惹恼了太岁爷,那小厮自己自作自受姑且不论,要是牵连到王家自己难辞其咎。

    妙英一个箭步冲上前去,把太岁夺回来,转身便走。一面走一面沿着宰相府的围墙对太岁比划,这里面是她的家,里面都是她的家人。太岁回到了妙英怀里很高兴似地咯咯直笑,也不知道听进去了多少。妙英抱着着怀里的小祖宗,无论如何也不敢回转去宰相府,谁知道太岁爷会不会对宰相府不高兴。

    心道出师不利以最快速度打道回府的妙英自然也没注意,身后不甘追来的小厮被飞速掠过的奔马给撞得高高飞起。

    原来宰相府门前自然是不许奔马的,可王国舅的马“恰好”受惊,而王贵妃盛眷正隆,此事自然就不了了之。至于那小厮,宰相府抚恤纹银30两,此事就此揭过,这是后话。

    妙英在门口不得其门而入,小义山这半年在门内过得却是颇舒服。

    原来义山在刘举人家久候不见母亲,想起妙英嘱咐,如果不知道该怎么怎么办的时候打开平安袋。打开信义山就知道了自己父亲的“英熊行径”,而此时刘举人才知道义山的外祖竟是当朝宰相王允。刘举人虽说是书生意气,但也不是死板的憨人,心到若是能趁此机会博得王允的赏识举荐,简直是天赐良机。刘举人当即送小义山进了宰相府。

    王宰相当然知道自己有个外孙,他原是想自己女儿终于是熬不住了,来认错来着。结果认错是认错了,人却不见了。自己的女儿是怎么样子,王宰相自然清楚,心高气傲的拧性子,自尽是不至于,恐怕现在正往西凉而去讨公道呢。

    于是王宰相派人查看了王宝钏置的宅子,没找着人,便让人沿路往西凉方向寻找,这一找便是大半年,此是后话。有了王宰相的首肯,义山便留在府里,连刘举人也顺势聘着西席。

    王宰相初时看见义山便想起自己苦命的女儿,见着义山也没什么好脸色。反倒是王夫人,因着金钏、银钏都至今无子,又对宝钏爱屋及乌,看着义山的小模样心肝宝贝的叫着,又时时带在身边,义山倒也没有给府中势力的下人欺负去。

    义山毕竟是王宝钏手把手教出的孩子,行事礼数俱是大家风范,小小年纪做事说话便稳重内敛,又兼聪明伶俐。王宰相越看义山越似王宝钏小时候,眉目间反倒没有薛平贵的影子,又想到女儿信中提到不让义山姓薛的话,不姓薛的话,能姓什么呢?

    王宰相心思活络开了,他这一生除了王夫人,又纳了七房小妾,这是过了明面的,没有名分通房丫头不计其数。但是除了王夫人给他生了三个女儿,其他竟没有人一人替他诞下一儿半女。没有儿子替他继承王家香火,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遗憾,他也不是没想过过继一个,可是不是亲生的到底隔了一层,其次愿意过继的大多是纨绔,王宰相可不打算败掉他辛苦攒下的这偌大的基业。

    如今,义山这送上门的孙子,实在是太对王宰相的胃口了。

    于是王宰相对义山越来越和颜悦色,常常督导义山的功课。随着王宰相的重视,下人们对义山也越来越殷勤,义山初入府时难听的流言蜚语也销声匿迹,现在在府里俨然成了正经的小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