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妙英的穿越记事 » 第十七章 乱

第十七章 乱

    妙英在堂屋的门口站定,深吸了一口气……轻轻把门推开,她还是决心搏一搏。地下的灵气平和纯粹,虽不是光明祥瑞,但也不带一丝的不郁之气,要是地下的东西是什么天地宝材呢?

    王宝钏的资质不错,可是被她自己给糟蹋了,整个身体千疮百孔,要是按现在的这个速度,妙英等到身体老死,能不能顺利筑基还得两说,妙英实在是不得不放手一搏。

    小义山她已经安排好了,早上她送小义山去上学的时候就和刘举人说定了,小义山先在他那里住三天,她私底下又把家里所有的银子全塞给小义山,并且在小义山的平安袋里留书一封。

    信是给王宰相的,如果她不能在五天之内去接小义山,找不到她,小义山自然会打开这封信。

    父亲大人膝下,跪禀者:叩别尊颜,已逾数年。女儿不孝,一无光耀门楣,二无承欢膝下。昔日年少轻狂,一意孤行,累及父亲声誉,至今仍烦母亲牵怀垂泪,不孝之至。前日闻归田者曰,薛平贵贪慕富贵,与西凉公主玳瓒成婚多年。孩儿自知有如此下场乃咎由自取,亦无颜面乞怜。薛平贵既已停妻再娶,与女儿恩断义绝。女儿苦守寒窑七载,幸得母亲接济艰难度日,吾儿义山断无承薛姓之理,孩儿此去,义山孑孓一身,望父亲大人多加看顾。草率书此,祈恕不恭。诸事费神,伏乞俯俞。不孝女妙英叩拜。

    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王宰相不过是爱之深、责之切。要是王宰相真铁了心断绝父女天伦,王夫人也难以接济寒窑,衣帛财物一年比一年少,大抵也是府里的下人见王宝钏翻身无望,层层盘剥罢了。

    王宝钏不在了,如果连她也不在了,让义山代替王宝钏承欢祖父母膝下,继承王家香火,也算是略尽一份孝心。

    把一切安排好了,妙英再三确认自己没有什么遗漏的。褐色的泥土仿佛干枯的血迹,妙英发现自己竟然开始紧张。

    “这么多年修心修哪里去了?”妙英暗暗啐了自己一口。

    半寸的泥土,就算妙英多么的小心翼翼,两个时辰之后,吸收灵气“东西”的全貌已经全部展现在妙英眼前。

    看着眼前的东西,妙英的腿都软了。

    那是一个全身雪白如玉,正甜甜酣睡的婴儿。它看起来和平常婴儿不同的地方就只有肚脐的地方是一只紧闭的眼睛。

    太岁,居然是太岁,还是长出了四肢的闭着眼睛的三眼太岁!自己还真是太岁头上动土啊,妙英苦笑到。

    太岁又被称为肉芝,在地下吸收了天地灵气,是体弱补身的上上品。但这是指没长眼睛的太岁,只要太岁生出了眼睛,便算开了灵智,这是太岁就会有一种能力,更改人的命格、让人霉运缠身。民间说的“太岁头上动土”就是指开了灵智,有些神通的太岁。一只太岁有多少神通是很直观的,五官越分明,眼睛越多,神通越大。

    如果说太岁让百姓退避三舍,那修真者就是闻太岁而溃逃。惹恼了了太岁,普通人大不了穷困潦倒致死,对修真者来讲那就是刻在元神上的诅咒啊!

    修真界中关于太岁最广为人知的惨剧就是,两个大神通的尊者斗法,毁了一座山,不幸的是山里埋了一只两眼太岁。于是一个心魔缠身而死,另一个至今下落不明。

    具体一些的事情,知情人都讳莫如深,但是妙英知道那两位尊者修为绝不是妙英当时区区的金丹末期可以相提并论的。那还只是两眼的太岁啊。

    太岁头上不可以动土,现在到底该怎么办?也许是听过太多关于太岁的可怖传说,妙英看见眼前活生生的小太岁,脑子里一片空白。

    就在妙英六神无主的时候,寒窑里却出现了三方乱斗。

    其中一批,自然是苏龙的人马。这批人来的最早,他们本以为三更时分,荒郊野外杀个孤儿寡母再轻松不过了,没想到却扑了个空。

    兵部侍郎手里头自然是有些精于追踪的好手,仔细的检查了寒窑后,这批人就在寒窑里埋伏起来,决心等妙英母子一出现,就下杀手。

    可是不想,到了正午时分,妙英母子还是没有出现,就在他们打算回去复命领罚的时候,打扮成货郎小贩的另一批人进了寒窑。

    这批人是薛平贵的心腹,薛平贵在云州左思右想之后,命他亲兵十五人,乔装改扮,杀死王宝钏再伪装成山贼劫道。

    他人在西凉,又有谁会怀疑他呢?薛平贵自以为得计,却不知道自从小牡丹之后,玳瓒就对他的事情留了个心眼。

    这第三批也就是玳瓒的亲兵,尾随薛平贵的人而来。

    苏龙和薛平贵的目的相同,可两边完全没有要沟通联手的意思,刚打照面就厮杀起来。

    苏龙的人马是大唐精兵,薛平贵的人马是西凉悍将,一时间刀光剑影好不热闹。

    两方人马从屋里打到屋外,正好撞见想上前探动静的玳瓒亲兵,三方人接到的都是万万不可泄露行迹的命令,接下来真真是一场混乱的厮杀。

    这样的打斗是无意义的,三方人马发现不能彻底歼灭对方,且战且退的往三个方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