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妙英的穿越记事 » 第八章 长安城

第八章 长安城

    深秋,山林中的雾气还没散去,林子里静悄悄的,只见一个做妇人打扮的女子,身上驮着一个大包,以不合常理的轻盈,快速的往山下而去。

    这个妇人正是妙英,她打算把一些野味和鞣制好的皮子到长安城里卖掉,换些米面油盐,毕竟日日吃野味终究不是正理。

    这武家坡太过偏僻,即便是以妙英的脚力,也走了两个时辰,才远远的望见长安的城门。

    乘着现在人还比较少,妙英迅速拿起怀里的汗巾,细细抹在脸上有些汗意的地方。那汗巾子上抹了几种草汁混合的东西,能掩盖肤色,而少少的几个行人对这个停下来擦汗的妇人也视若无睹。

    很快,妙英就变成了一个皮肤黑黄,脸上还长着不均匀黄斑的丑妇人。她装作极吃力的样子,提着一个大包袱,慢慢的走向长安城。

    “站住”守城的士兵厌恶的瞧了瞧妙英脸,又看了看妙英手上的大包袱,横在妙英身前,傲慢用眼角瞄着她:

    “干什么来的?”

    “替我家相公请大夫,这是点小意思,军爷拿去喝茶。”妙英知道这不过是看着自己一个贫弱女子,故意刁难罢了,取出几个铜板巧妙的塞给**。

    “什么病一定要来长安城请大夫?”**掂了掂手上的几枚铜版,再看看妙英破旧的衣裳,想看看能不能再榨出点油水。

    妙英当然知道这**的意思,如果可以,她也想用几个铜板打发这人,但她身上确实没多少钱了,等下还不知道还有没有要用钱的事情,这钱是万万不能给他的。当下妙英打定主意,用衣袖压住眼角,装出一副哭腔。

    “没……没什么大病,就是得了些小风寒。”

    妙英的这种态度倒是激起了这个士兵的好奇心,他蛮横的喝到:

    “风寒,风寒还要来长安城请大夫?我看你就是匪军派来的细作!”说完,这**横了横手上的红缨枪。

    妙英做出一副极惊慌的样子大叫到:

    “不不不,奴家不是细作,相公他,相公他……得了痨病……和花柳”说完似极羞愧的捂住脸,反正妙英没有夫婿,至于薛平贵,那真是个该杀千刀的东西,让他得痨病花柳,还是便宜他了。

    旁边的行人听见了纷纷避走,也就几个好事的,远远的看着事情的发展。

    **一下子觉得手里的铜板烫手起来,再看看到这妇人病弱蜡黄的脸,似乎也是个痨病鬼?心中已信了七分。

    想要证实什么似的,复又大叫道:“一派胡言!你倒说说你夫家姓甚名谁?哪里人氏?说不出来的话……”

    “奴家相公姓薛名二狗,家住城外武家坡上。”

    那**见妙英答得迅速,却是完全信了。联想起痨病的厉害,倒吸一口冷气,再想想自己拦在她身前又收了她的铜板,慌忙倒退一大步,想想又把铜板掷向妙英。

    “磨磨蹭蹭干什么?还不快走?”可怜的**挥着红缨枪,强作镇定的喝道。

    妙英迅速拾好铜板,就母子俩个现在这境况,半点也容不得浪费。

    妙英用布包掩住脸,飞快的往城里跑,旁边的行人纷纷避让,深怕靠近她就染上什么腌臜病似的。

    妙英走到一条小巷子里整好衣裳又用汗巾补了“妆”,就往人来人往的街上走去。

    王宝钏做女儿时虽也上街游玩,但却从没有来过长安最热闹的西北隅横门大街,王宰相认为这里是鱼龙混杂,从来不许自己三个女儿踏足,而王宝钏嫁给薛平贵之后,连米面也要王夫人偷偷接济,哪有余裕逛街游玩。所以,妙英也只是知道这里热闹,并不清楚哪里可去。

    妙英这次带了些硝制好的皮子和晒干的几种常见药材,她也不急,就这样慢慢细细的看,每家店都仔细观察,也不在意旁人的白眼。

    就这样妙英从辰时(上午7点至9点)硬生生的磨蹭到了未时(下午1点至3点)才不慌不忙的走进一家收皮子的店铺。

    一进皮子店,就有股腥膻的皮臭味扑面而来,王掌柜的趴在桌上,眯着眼打盹,抬起眼睛瞄了眼妙英蜡黄的面色和破旧的衣服,也不招呼。

    妙英不以为意的走过去,道:“王掌柜的收皮子勒。”

    那王掌柜不情不愿的把头从台案上抬起来,多看了妙英几眼,心道,“这丑鬼声音倒是好听,和秋怡坊唱小曲的清倌比也不差了。”

    “皮子拿出来看看。”王掌柜看了妙英的脸什么绮念都没了,懒洋洋的打算看货。

    “好嘞,都说王掌柜您这里最是公道不过了。”妙英表现得就像个普通的村妇。

    “恩,这几块皮子只是寻常兔皮,算三等吧。倒是这块獐子皮不错,可以算是二等。”看在这妇人会说话的份上,王掌柜给了一个自认为“公道”的价格。

    其实妙英的卖的这几块皮子,下刀稳,硝制的又好,油光水滑的,“扒皮王”的价压得也太低了。

    “王掌柜要不你再仔细看看?”妙英说着推了一小串铜钱过去。她早上就注意到了,收皮子的分好几等,算是哪一等完全是看掌柜的意思,而这个“扒皮王”压价最狠,见钱眼开。

    “哎呀,刚刚是我看错了,这几块皮子仔细看看都应该是一等啊!”掌柜毕竟只是替东家做事,有额外的收入,他自己又不亏当然高兴,肥胖的脸上堆满了慈祥的笑意,连带看妙英也顺眼多了。

    最后妙英把皮子全卖了,揣着二两一钱银子出了皮子店的门。王掌柜在后面摸着袖子里的铜钱,笑的像吃了鸡的黄鼠狼。

    妙英找了家公道的药铺,因为她拿来只是寻常药材,数量也少,只卖了八十文铜钱。

    妙英仔细把一两银子贴身收好,余下的钱买了米面和油盐,还剩下的就扯了一大块棉布,又匆匆往家里走,不快一些的话,天就黑了,她现在可没有夜视的本事了。

    妙英过城门的时候,守城的已经不是早上的那两个士兵了,可是态度一样的傲慢粗暴。

    “要关城门了,还不快点!!”

    妙英出城没几步,城门就关上了,吱呀的木头声就像哀鸣,朱红的城门映着晚霞,似涂满鲜血,不详的乌鸦在长安的上空尖叫,行色匆匆的人脸上的表情麻木呆滞。

    回想了今天在长安城里的见闻,何其相似啊,恍然间妙英甚至觉得时间什么也没能改变。

    妙英赶回家的时候,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义山就在屋里规规矩矩的坐着等妙英。待妙英点燃了油灯,他才吃惊的看着妙英买回来的东西。

    寒窑里很少点油灯,油是贵重物品,连吃都不够了,何论用来照明,所以油灯在寒窑里,如非必须是不会点上的。义山懂事至今也甚少看见油灯,他就这么趴在桌上看温暖跃动的火苗,也不在意那火燎的黑烟。

    妙英打开唯一的那口破锅,早上煮得饭菜剩下一大半,摸摸还是温的。

    妙英把饭菜分成两份,示意义山也吃。薛义山早熟,总是想把不多的饭菜留大部分给王宝钏,自己吃得很少。

    “娘,您吃吧,孩儿饱了。”

    “娘一个人也吃不完这么多,来帮娘吃一点。”

    这个家没有男主人其实也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