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穿越之拯救皮皮虾 » 第211章 柯凌续集

第211章 柯凌续集

    老齐的消息真是太惊艳了。

    李建军军回到学校后,心里一直在想着这事。漩涡保住了,贵妃县今后的立县原则就可以有多种方向。

    至于立足点在哪里,这个要看这十年的基础建设和框架设计。李建军真的把自己当成了贵妃县的父母官,在远离家乡的Z大男生寝室操起了这份闲心。

    不久,他收到了杜中华的一封信。信里提到了漩涡工程,说的和老齐的一样。末了,老杜希望他毕业以后回到县里。

    今年贵妃县新建了三家国企,其中就有县建筑公司。老杜说,县里领导特别研究过,等他毕业回来后,公司要特别培养他。因为据上级精神,接下来发展经济要先搞基础设施建设。

    李建军看到信后,想起自己原先也想过这事。不过那天从老齐家里出来后,他的心思开始宽泛起来。

    去年他曾为进入房地产行业有过一些设计,今年,橄榄枝真的就伸出来了,而且还不止一根。

    按李建军去年的设想,进入温鹤飞的公司是最好的起步。只是这好事来得太快了,他的心还没预备好。

    老杜是父母官。虽然现在退居二线,但在县里还是很有威望的,在好多场合都有话语权。而且老杜是个实干家,他想做的事一定能做成。

    他让自己回去,说明他已经有了明确的计划。自己也一定是这计划中的一环,而且还可能是重要的一环。

    如果李建军拒绝,老齐的计划就会调整。李建军不大相信老齐会忌恨报复自己,但对自己以后关于贵妃县的其它建议也许就不大支持了。

    李建军这一世最大的愿望除了挣钱,就是要保住几十万亩的海塘。皮皮虾和各种小海鲜是他这辈子挥之不去的情结。

    他没有及时给老杜回信。

    “婚内分居”调研项目完成庆功茶话会后,有一天李建军在图书馆遇到柯凌。

    他们这一个学期,因为在同一个项目组,关系自然不比一般。柯凌简直把李建军当作了自己人,是那种可以不分彼此的老铁。

    柯凌知道李建军年纪小,经常叫他“小屁孩”。说明一下,柯凌并不喜欢给人起绰号。这是某个北方男生先在项目组里叫开的,后来的三年中,这就成了李建军在大学的别名。

    开始听到这叫法,李建军会抗争,不搭理。慢慢地,寝室里也这么叫了。再后来,他听见了就条件发射,答应得相当自然。

    那天早上李建军去图书馆复习,刚进入自习室,柯凌就向他挥手。李建军还没反应过来,径直朝管东豪给自己占的位置走去。

    柯凌一声“小屁孩,过来。”惹得整个自习室的人齐刷刷地向她行注目礼。柯凌也不尴尬,随着她的目光,大家又齐刷刷地看向了自己。

    李建军脸皮厚,安然自若地走到柯凌身旁,说:“以后说话注意点声量。”

    柯凌吐了吐舌头,装出娇羞模样,笑道:“谁让你不看我?”实际上,她从来不把李建军当男生。

    李建军在她边上的空位上坐下,问:“什么事?”

    柯凌说,想让他问一下温鹤飞,能不能让她这个暑假去贵妃县的漩涡工程去实习。她下学期就要大三了,毕业论文的方向还没定。

    她希望这个暑假能把这事搞定,要不等到大四就太仓促了。

    李建军没有马上答应。不过他觉得这应该没问题,说过几天让齐有粮给老齐先带个话。

    柯凌的故事李建军已经了解了大概。这学期,李建军对于柯凌下半截插队生活从她本人口中听到了好多次。

    他对于这些八卦不是很有欲望去主动了解,但有人讲了,听的兴趣还是挺高的。

    柯凌在富贵大队的日子过得很是轻松,物质是缺乏了些,但阿叶是个乐天派,吃饭的时候,总会有可乐的八卦助餐。

    知青们为了改善伙食,从各处知青点打探消息,寻找能种植在富贵大队这片山坡上的农作物。

    几年下来,荒地开发了好多,新作物也试种了不少,可种出来的大米口感都很不舒服。阿叶说种大米太浪费稻种了,不如给她家老三直接吃了还能长身体。

    后来,知青们也尝试着开发了好多地块,就是种不出像样的水稻。

    柯凌去县城找过专家,说这里的气候,土质都不适合种水稻。这就是为什么,这里的社员每年能补贴三十斤大米的原因。

    柯凌一直爱心泛滥,来插队也是带着自定的使命。她要用自己的力量给象卫胜利他们那样的家庭出一份力。

    有一次,一个不知是什么来头的专家,说土质是可以改变的,只要达到了一定指标,富贵大队也能种出优质的水稻。

    大家都没把这论调当回事,柯凌却思想了好久。越想她越觉得靠谱,只是那个专家也不知道怎样改善土质。

    柯凌后来又跑过一次县城,还是找了她第一次找过的专家。专家的回答和上次一样,土质是没法改变的。

    柯凌觉得这乡下的专家都是没见过世面的,她要回城里去好好研究,总有一天让富贵大队种出像样的水稻。

    她说干就干,打听起回城的政策,发现这事没自己想象的简单。她也了解到回城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就是被推荐上大学。但这对她来说也是困难重重,因为富贵大队并没有特别引人注目的业绩能争取到一个上推荐大学的指标。

    柯凌倒是不急,她想只要自己心志不灭,总有机会做成这事。

    她每年回家探亲一次,都会带一些书过来。其实家里除了他们三兄妹的教课书,也很少其它的书。所以她干脆把这些教课书都带上了。

    她姐留下的教课书她也没放过,有些是重复的,但只要她回家发现有书就不放过。她是准备用这些书给富贵大队的女孩子开个识字班。因为这里的家长大多不让他们的女儿上学,说学了都带别人家去了。

    柯凌这几年在老根和阿叶夫妻的支持下,教会了上百个女孩子可以进行一般的阅读。这些年下来,柯凌把以前的知识不知不觉重新温习了起来。

    当听说要恢复高考后,她很是激动。想着通过高考就可以回城,自己进了大学还愁不能解决土质问题?

    她本来自学能力就好,几个月的复习,顺利地考上了Z大。但她在填志愿的时候,父亲建议去东部沿海学校,说那里是鱼米之乡,对种植优质水稻应该更有研究。

    她觉得有道理,但父亲觉得按她的分数,填农业方向的学校太可惜了。最后在家人的协商一致下,就成了Z大的学生,但这专业和她改变土质的初衷已经没有了太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