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穿越之拯救皮皮虾 » 第147 第一顿晚餐

第147 第一顿晚餐

    柯凌的房东叫梁老根,三十八岁,个子不高,脸夹上带着高原阳光照射充足的印记,黑里透着红。

    他们是夫妻二人一起来大队部把柯凌领回去的。

    妻子阿叶,一样的脸颊,两根细小半长的辫子拖在后背,发丝枯黄,辫子上的皮筋缠着红色的细丝线。

    见到这群刚从拖拉机上下来的年轻人,阿叶的眼睛放出了强烈的光芒。用这强光在这群城里人身上扫了好几圈,最后停留在柯凌身上,满意地点了点头。

    阿叶和丈夫是最早来领人的房东。不一会陆陆续续来了几十个人。

    他们象在市场看牲口一样,目光犀利,一边说着柯凌们听不懂的本地土话,一边对着这群知情指指点点。

    大队书记彭连喜大概见人来得差不多了,举起一个红色封面印有头像的笔记本,让大家安静下来,用口音浓重的普通话说:

    “各位知青同志,今天你们正式成了我们富贵大队的新社员。这里的情况我已经让老尧给你们介绍了。相信刚才来的路上老尧说得差不多了,我就不重复了。”

    原来老尧不是八卦,而是奉命行事。

    柯凌和同来的知情不觉多看了这位身材矮小的大队书记几眼。

    别看彭连喜身材不高,嗓音却洪亮。

    他没多理会听众的反应,继续用他的本地普通话给这些新社员做入社第一天的动员讲话:

    “富贵大队是个不怎么富裕的大队,相反,可能还算得上比较贫穷的大队。为什么这么说呢?我先不告诉你们,让你们自己慢慢体会。”

    他看了一下这些被自己带入悬念的新社员,很是得意地笑了,说:“就是你们以后要和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老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用心去体会广阔天地给我们的各种考验。”

    柯凌没有被他说的所吓倒,倒是对他的口才和用语产生了兴趣。

    最后,他说到了重点。

    这十七个知青要被分住到十七个家庭中。

    原来他说的同吃同住同劳动是字面意思,不需要引申到某些重要含义上去。

    话音刚落,知情们还没有表达自己的意见,陆续过来的这些社员就开始抢着抬起了知情们的行李。

    这帮知青都来自成都市的不同居委,最大的吴东亮也只有十八岁,最小的范薇薇,才十五岁。

    见社员们动了自己的行李,女知青魏剑虹一急,脱口而出:“不许动我的东西。”

    不过她的声音太轻柔,立刻被淹没在社员们的吵杂声里。

    彭连喜用土话吼了几声,社员们放下了身上的行李,过来围着看他手中的笔记本。

    彭连喜用普通话说:“你们都不要抢,十七户人家都有份,一个都不拉下。”

    这听起来怎么像是一场分赃大会。

    柯凌觉得怪怪的,其他同伴也莫名其妙地看着彭连喜。

    突然一个中年女人过来抓着柯凌的胳膊,问:“你叫什么?我要你住我家。”

    柯凌想也没想,说:“好啊,我叫柯凌。”

    女人猛地松开手,挤过人群来到彭连喜身边,说:“柯凌住我家,是我的一个远房亲戚。”

    “什么?公社没有说知青在这里有亲戚。”彭连喜不耐烦地推开了她,说:“我都安排好了,马上就把分配的名单念出来。”

    站在远处的阿根见妻子被书记推开了,马上跑过来,问:“推她做什么?我们就要那个女知青。”

    他还不知道柯凌的姓名,但他们夫妻刚才已经相中了柯凌。

    彭连喜本来也就是随机安排的接待家庭,见他们夫妻有了接待的意向,说让他找找看,柯凌的房东是谁。

    很快,他就把柯凌调整到了老根的名下。

    柯凌的知青生活就在老根家的西院里正式开始了。

    老根和阿叶是同村的社员。阿叶娘家是第六生产队的,老根家是十三生产队的。两家的距离也就三百多米的土路。

    老根是家里独子,一圈院墙围着一座老旧的四合院。去年守了三十年寡的老母亲去世后,这院子就显得冷清了许多。

    这院子是解放前老根的爷爷修建的。爷爷是个泥水匠,常年在外给财主造房子。有了一些积蓄,就回家建了这四合院。

    富贵村原来是一座偏远山村,但在土匪横行的时代,这个地方却是处非常安全的避难所。平时外界很少有人进来。

    老根的爷爷建了院子以后,积蓄也花光了。定成分的时候,他们家还租着财主的两亩橡胶林。

    现在,老根除了比别人多了一所大院子,成分也是贫农。阿叶听说今年有知青来插队,还说要让各家踊跃接待。

    她就和丈夫商量也接待一个。一来可以让这大院子多点人气,二来,听说接待的家庭还有一百斤大米的补贴。

    夫妻二人很快就达成了一致。只是阿叶还提出要接待女知青,不然家里的三个女儿会不方便。

    当他们夫妻第一个来到大队部的时候,就相中了柯凌。因为她看起来要比其他几个女生老成些,不那么娇气。

    那一天,柯凌在老根家吃了第一顿入社后的晚饭,一锅的蔬菜根叶里混进了几块面疙瘩。

    上桌前,老根的儿子,是家里的老幺分分,一进入厨房就高声喊起来:“今天吃白面了?真香。”

    柯凌在厨房里帮阿叶忙了半天,奇怪自己怎么一点白面味都没闻出来。虽然她看见阿叶往锅里放进了一些面疙瘩。

    因为柯凌的到来,老根让全家都学说普通话,但柯凌也只能连蒙带猜地听懂一点点,刚才分分的“真香”她是猜对了。

    经历过卫胜利的尴尬,柯凌稳重了许多,没有把自己的心里话往外掏。她猜今天的这顿面疙瘩一定是为招待自己而做的。

    饭桌上,柯凌有意问了富贵大队社员家里的粮食储备情况。

    让她惊讶的是,老根家里根本不储备粮食。

    柯凌很是奇怪,问:“不储备粮食,平时吃的食物哪里来的?”

    阿叶笑道:“除了红薯丝,我们吃的这些蔬菜在山上平时都有,有些人家种了生姜卖了钱也能换一些大米。”

    柯凌想不出一个家庭可以这样过日子,有些不明白,问:“这些蔬菜不会被大家抢光吗?没了怎么办?”

    大女儿大笑道:“姐姐真笨,政府有救济粮的。”

    

    自从去年婆婆去世后,阿叶觉得院子总是笼罩着一种阴寒的气息。她一个人都不敢进婆婆以前住过的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