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穿越之拯救皮皮虾 » 第61章 海边的文旦园

第61章 海边的文旦园

    遇到这么热情的女店家,张来福也自来熟,象见到了老朋友。花四分钱买了四杯白水,很自然地聊了起来。

    店家很健谈,她说在这里开了十几年的店,大队里的人都是认识的。看他们不是本地人,问是来走亲戚的吧?谁家的亲戚,她可以让人带他们过去。

    这热情得都让人不好意思。

    张来福说是来看看这里的文旦园,想学习一些经验,自己也想种。

    店家听了,轻描淡写地一笑:“你们是想要种文旦?又不是什么好东西,还特地来学习。”

    张来福看这女人对自己提种文旦的事有些反感,态度也淡了,就适时止住了话题。介绍了自己的身份,说自己大队搞了好多集体经济,现在想把山坡用起来,看看能不能种些水果。

    女人的脸色终于回暖了,说:“种水果有什么用,又卖不了几个钱,还不是放着烂掉了。”指了指桌子底下的文旦,“你看,这几个,放了这么久,都快烂了也没人买。”

    李建军看了看,确实如她所说,文旦的表面有点起皱了。问:“这文旦不好吃吗?”

    “好吃也没用,家家户户都有,天天吃。现在人家看到文旦都反胃了。”看来这些是准备卖给外人的。

    张金生一直听他们在说,眼睛里满是星星,忍不住问:“你们现在都不吃吗?可以送人呢。”

    李建军忍住笑,说:“还可以拿到城里去卖。”

    “有人家也搭便车去的,不过这里的便车很少。”

    张来福想想也是。这里出去很不方便,自己今天来就绕好大的一个圈。他们进城关或其它集镇都要坐三轮卡车。文旦体积大,租一辆车没放几个就满了。社员不敢冒这个险,怕运费都收不回。

    张来福知道了这里确实有大量的文旦,直接问:“你们的文旦园在什么地方,我们想去看看。”女人详细地给他们指了路。四个人直接朝果园方向走去。

    张金生似乎想起了什么,说:“怪不得没人看园,原来是没人要的。害我白担心了。”

    一行人都笑了,说他运气真好,连张来福也难得被儿子的经历逗笑了。

    老孙头刚才一直没说话,听了店家一顿抱怨,他在想,楚城集市日的时候,文旦还是卖得比较好的。如果把这些文旦运到楚城,说不定……

    他心里想着,口里就说了出来。张来福刚才也想过这事,只是觉得店家说的有道理,这运费有点玄。万一卖不出,不是雪上加霜了。

    按着店家的指点,路上还问了几个社员。四人一路往山脚方向走去。不一会儿就看到前面一大片文旦树。背靠大山

    “这么大一片啊。”

    “应该有十几亩吧?”

    “有有,树身还这么高。”

    一行人你一言我一语,走近了树林,有几个人在摘文旦。见了他们,有个四十来岁的女人,赶紧小跑着过来,后面还跟着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子。

    到了跟前,女人喘着气问:“你们是来买文旦的吧?我家的文旦个个都很甜,过去尝尝。”张金生连连说:“好好。”话没说完,已跑出了好远。

    大家也随着女人往前走。

    来到一棵树下,地上堆满了文旦,一个中年男子站在树杈上,拿着剪刀在剪果子。

    看到他们,直溜地从树上蹿了下来,捡起地上的一个文旦,扫视了他们一圈,递到老孙头面前,说:“老哥,你看看,这果子多水灵。”说着,把文旦往老孙头的鼻子跟前凑了凑,“你闻闻,多香呐。我们这一片的文旦随便拣一个都是包甜的。”

    老孙头闻了一下,有用手在青黄色的表皮上磨砂了一会儿,说:“文旦是好文旦,树也是好树。”

    捡起地上一个小一点的,闻了一下,说这小的更香。

    张金生见地上有一个剥开的,问:“这个可以吃吗?”

    女人赶紧扳出一瓣递了过去,张金生接过来,牙齿咬住一端就撕开了一个口子,露出了梳子一样的果肉。他咬了一口,还没咽下去,口齿不清地说:“甜甜,比老孙你家的还要甜。”

    儿子好像又要开始出丑了,张来福忍住火,扳着脸说:“你去一边,别在这里捣乱。”

    张金上知道父亲又嫌弃自己了,想,刚过了河就拆桥。伸手一捞,拿了地上那半个剥开的文旦坐到了旁边的树底下。

    张来福这才说起自己的来意。问:“你们这文旦种了几年了。”

    “有十几年了,我以为你们是来买文旦的。”男人失望地答道。

    李建军想起刚才店家的抱怨,问:“这些果树都是你们自己的吗?”

    “是啊,生产队分给我们每户人家自己打理。我家分了十几棵,今年长得多,又要烂掉了。唉…..”

    李建军怕又被带偏了,赶紧回归正题:“你们是怎么打理的,这果子长得这么好?”

    他刚才一进来就看到这片果树都长得很高,粗粗一看,挂果率也不错,才有这么一问。

    女人懒懒地说:“什么打理啊,我巴不得长不高。你看摘个果子还要爬得老高的。”

    老孙头笑着说:“我看你们确实没怎么打理。这枝子是要每年修剪的,让它疯长,就只能往高出蹿了。”

    “谁愿意花这功夫去修剪,又卖不了几个钱。”男人又开始数落了。

    张来福今天是来找经验的,得问出点名堂来。说:“这里应该是盐滩地,这文旦倒比耕地上长的更甜些。”

    “就是啊,这也是怪事,我们都不明白。”男人也是一脸的迷惘。

    张来福本想问更多的种植细节,看这货不象个有技术的。又不甘心就这么回去,看地上蹲着个男孩,就是刚才跟在女人身后的。他笑着打趣:“小后生,这么多文旦卖了,你妈就给你娶媳妇了。”

    女人也打趣道:“怕是文旦烂掉,儿媳妇也跑了。”

    男孩害羞了,低头不敢看他们。张来福毕竟是大队书记,脑子一转,想到了一个注意,问:“你们的大队书记叫什么?”

    他想和他们的大队书记聊聊,说不定会聊出点经验来。

    他这次来,要解决的问题,一山坡上能不能种文旦,二嫁接的技术怎么解决。其他小问题可以慢慢聊。

    这个时代的人不需要警觉,男人很爽快地说:“辛博晖。”

    张来福没听过这个名字。红星大队和海边大队分属两个区,平时很少有机会遇见。

    张来福说时候不早了,就告辞离开了。张金生给小男孩做了个鬼脸。

    一上午聊下来,好像什么收获也没有。老孙头觉得白来了。张来福倒不这么认为,至少以后嫁接的母树有着落了。

    李建军却另有发现,这里的文旦就如同楚城的虾姑,要是想个法子做文旦深加工,谁说不是一条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