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复活在年代 » 第四十九章 初出茅庐

第四十九章 初出茅庐

    闲聊几句,董老就让人拿了账本过来,让罗光年签字。罗光年看了几眼,就是一些古董的信息。

    昨晚上,两人帮罗光年挑选了将近三百件古董,总价值八千的货物。留两千,是打算以后遇到罕见之物,就优先给罗光年留着,不过将来收购之物,委托店就要收取一定的佣金。

    对此罗光年没有任何意见,说实话,他还想定期汇钱过来呢。

    不过有些事情可一不可再,如今的关照,属于罗光年无偿帮助在先,他们适当关照一下,如果一直特别关照会说不过去,有种假公济私的味道。

    在委托店待不久,罗光年就前往邮政局,将两封信寄出。

    然后还打电话给徐糖,请她帮忙通知徐星宇一声,月底带自己的福伯过来,具体情况已经寄信详细说明。

    回到医院,在张大国离去准备晚餐时,让他帮自己带手电筒以及麻袋。也跟老袁说了自己晚上要去逛天光墟。

    对此老袁没有任何意见,反而有种莫名的轻松,他最怕自己耽误了罗光年的正事。而罗光年如此不见外的行为,则让他觉得自己并么有耽误罗光年以及主家的事情。

    如此一来,晚餐后,张大国就不离开了。

    到了临近九点,罗光年才拿着东西离开医院,先回一趟徐府,从后院进门,进入厨房,准上一点黄金。

    十一点多就到了羊城委托店。

    不久后,就见到董来宝、廖见章,以及被叫为小刘的刘铭三人一同出现。

    三人都没有交通工具,于是四人便是步行前往文北路。

    十二点多钟,才进入文北路范围,只能看到少许的手电筒灯光,路边摊位也不密集,而且摊主基本都躲在摊位外的巷口路口等地方。

    董来宝说:“应该还是怕有什么意外,可以东西不要直接走人。”

    罗光年不太在意,只要有买卖就成。

    三人来到最近一个摊位,除了刘铭,罗光年三人都蹲下,照照摊位上的东西,上手摸索,或者用放大镜看看,罗光年与廖见章都没拿到好东西,就董来宝拿着一个小铜炉看了片刻,手电筒灯光顺着摊位前方前进,照到一双脚,其中一脚上前一步,才问道:“这个多少钱。”

    “两個。(两元)”

    “半個。”

    “最少個半。”

    “一個,能卖我就要了,不能卖就算。”董来宝照了照铜炉的一处凹陷处。

    “拿去吧~~”

    董来宝掏出一元放到摊位前面,起身就将小铜炉递给罗光年,罗光年接过铜炉,有点不明所以。

    四人走向另外一处摊位,董来宝小声道:“有没有觉得吃亏?”

    罗光年想了一下也就明白了董来宝的意思。

    铜炉是大名宣德炉,虽然炉面有点凹陷处,但并不是损坏,以后可以用技术无痕修复。

    大明宣德炉在委托店的定价,在二十到四十之间。

    如今董来宝一元就买到一个,就等于罗光年在委托店买东西花了不少冤枉钱。

    如果罗光年什么都不懂的话还可以另说,而罗光年明明眼光独到,一万多块钱如果拿来天光墟这里收东西,没准能收到万件以上的极品,而在委托店却只买到四五百件。

    罗光年直接摇头道:“晚辈还是那句话,有底蕴才有底气。再说了,如果这点得失就斤斤计较,还玩什么收藏。”

    “呵呵~~行,那这个铜炉,就当是老夫送给你的见面礼了。”

    “多谢先生馈赠。”

    “嗯?也不知道推辞一下。”

    “长者赐不可辞嘛。”

    “哈哈,那老夫也要看看,寻找一件见面礼,可不能比此人差。”

    “晚辈甚是期待。”

    如今摊主不多,几乎是每隔十来米才有一个摊位。

    四人便是走走停停。

    走了百来米,没有再遇到心仪之物。

    更前方,有一位买主正在摊位上看东西,手电灯光罩着一个漆黑带泥土的木箱子。

    木箱子为长方体,长有三十二厘米,宽高都为二十五厘米左右。

    木箱子六面光滑平整,看似浑然一体,如同一块方木,但听买主轻敲,却有腹音回荡。

    “多少?”

    “二十!”

    “你怎么不去抢,一個。”

    “抢也抢不过你,最低十五蚊。”

    “最多一個半,谁知道里面有什么东西。”

    “这箱子几乎浑然天成,保护的这么严密,里面肯定是好东西,没十元不卖。”

    “两個,最多两個,不卖我就走了。”

    “五個,五個都不要的话,你就走吧。”

    “两個半,不能再多了。”

    摊主不在回应,买主则一咬牙道:“三個买不买,三個不少了。”

    “不卖。”

    “爱卖不卖,我还不要了呢。”买主关了手电筒,直接起身走人。

    等他走了几步远之后,罗光年才上前,灯光照了照,拿起来看了看,也敲了敲,放下箱子就道:“五個我要了。”

    “哎~~你怎么不讲价呀?”董来宝有点无语道。

    “这位摊主不是底线五元吗?”

    “那是他们讲的价,那怕你最终还是以五元收下,价钱还是要讲一下的,这是规矩。”

    “呃~~那四個卖不卖?”

    “咳~~本来可以,现在不卖。”

    “呃~~这~~”

    “你看,吃亏了吧!”

    “好吧,就当买个教训,也不亏。”

    “好心态。”

    罗光年先将箱子放到一边,然后照了照摊位,来回两圈,然后忍不住拿起一个灯光下青蓝色非常鲜亮,又满是细小裂纹的破瓷瓶。

    上手很轻很薄,看似很多细小裂纹,但是摸起来却是相当光滑温润,底足粗黄土色,还有六个细如芝麻的支钉痕。

    再照照内部,发现里面有些碎片,轻轻的倒出,仔细对比,能将瓶子拼接成型。

    尽管心脏怦怦跳,但是罗光年还是语气平淡道:“多少?”

    “五十。”

    “你怎么不去抢,五個。”

    “卖了。”

    “呃~~”

    “噗~~哈哈哈哈~~”

    “你还是太年轻了啊。”

    “咳咳~~咳咳~~”

    两人笑声都很爽朗,似乎觉得罗光年有点小聪明,又不够聪明的样子。这让罗光年觉得两位老人,不是带自己来长见识,而是来看自己笑话似的。

    而刘铭好像不敢当面发笑,只能干咳表示自己忍不住了。

    “行吧行吧,就当交学费了,这种瓷器还有吗?要完整的,不要破的。”

    可能是觉得罗光年心态好,摊主也好说话了一些,语气温和道:“没有完整的了,跟这木盒一起发现的,除了这一个瓶子,其它的都凑不齐一整个。”

    “这个瓶子白天看起来,会让人心情愉悦,所以我才开价五十。不过它终究是破了,就算一個两個,我都愿意卖。”

    罗光年心跳的非常厉害,如果灯光照到他的脸上,大概可能看到他整张脸都红了。但是罗光年还是压下内心的激动,有些无语道:“还能找到吗?”

    “你出多少?”

    “你能找到多少?”

    “你出的多,我就尽量去找呗。”

    “半件之内给半个,半件到一件之间,每多一成加一角,整件给两個。”

    “行,明晚过来拿。”

    “呃~~”

    “呵呵,小伙子,不瞒你说,那些碎片看起来也很舒服,我都带回家了,具体能组合到什么程度,你明天过来看就知道了。”

    “好吧!”

    罗光年掏出一张大团结,将木盒放入麻袋,将破瓷瓶拿在手中。

    廖见章拍了拍罗光年的肩膀道:“吃一堑长一智。”

    “嗯!”

    四人走向下一个摊位,走到一半时,旁边突然亮起手电灯光,照在地上,四人都差点吓了一跳。

    “带徒弟长见识?”

    “他呀,算是我等往年之交,眼力不俗,就是缺乏经验而已。”

    对方小声道:“木盒十元出不出?”

    不仅没亏,还赚了一个破瓶子。

    “抱歉,晚辈没有出售的打算。别的不说,留着也算是时刻提醒自身。”

    旁边灯光一灭,好像人就凭空消失了一样。

    四人也没有太过在意,而是继续‘逛街’,两个小时之间,董来宝以及廖见章先后收下两件器物,又十多分钟之后,廖见章才找到心意的,赠送给罗光年的礼物,一件道光年制的粉彩寿山福海瓶。

    找到赠送给罗光年的见面礼之后,没多久,两位老人就表示时间不早了。

    罗光年自然也不能让两位老人真的陪自己一个通宵,准备陪两位老人回家。

    但是两位老人都婉拒了,因为还有刘铭在,以及两位老人都让罗光年先多看少出手,多学习一些讲价的技巧,以及看宝时如何不让摊主察觉自己很喜欢一件物品。

    罗光年点头称是,然后独自逛到凌晨四点,回到徐府,先进入放置藏品的房间,找了一个与破瓶子相差相近大小的盒子,将里面一件康熙年制的笔筒取出,放入破瓶子。然后将盒子与木盒单独放到一边,麻袋也放到一边,以此区分一下。

    罗光年相信张大国会懂自己的意思,将木盒与破瓶好好保存起来。

    然后就早些时间返回宿舍,多休息了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