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大梁御都卫 » 第十五章 考试

第十五章 考试

    李宁亦找到咸亨酒楼的账房先生,这两日的酒账已算清。

    他拿了银两,正要离开,又被王掌柜叫住。

    只见王掌柜揉搓着双手,一脸谄笑,似是有所求。

    王掌柜说万年醉很快就会随着李慕白的诗文传遍大梁,到时候一定会被整个大梁的酒蒙子追捧。但万年醉毕竟不是咸亨酒楼自己酿制的,而是由李宁亦两兄弟酿制,再由咸亨酒楼出售。

    王掌柜希望买断万年醉的专利,让李宁亦把制酒方法教给他。

    李宁亦知道酒精蒸馏不是多么高深的技术,很容易复制。只是这个时代的人不懂得蒸馏原理,也不知道酒精为何物,所以才没有发明出提纯高度酒的方法。

    李宁亦深知这一点,因此从一开始就对很重视对蒸馏技术的保密工作。

    王掌柜想要买断专利,李宁亦自然不肯。他一口回绝了王掌柜。

    王掌柜见他不同意,就又提起酒籍的事情。

    “李兄酿酒用的可是咸亨酒楼的酒籍。若我将酒籍收回,李兄可就不能再酿酒了。”

    李宁亦见他用酒籍相要挟,心里十分不爽。

    他大声问道:“王掌柜这么说,可是想毁约?”

    “奉县可不止你咸亨酒楼有酒籍,但万年醉可只有我们两兄弟能酿出来。”

    “外面有多少酒楼想要这万年醉,王掌柜不会不知吧。”

    王掌柜自知是被拿捏的一方,便不再试探。悻悻地说一切都好商量,莫要伤了和气。

    此时天色已晚,李宁亦回家还有要事要办,不再与他废话。

    ···

    回到家中,二弟李存浩也已经放课,一家人正在用晚膳。

    婶婶看二郎的情绪不好,让柳姨炖了他爱吃的酸菜鱼。

    但李存浩全然没有心思吃饭,他有一搭没一搭的在汤碗里挑挑拣拣,惹得婶婶也极不高兴。

    一向好脾气的婶婶实在没忍住说了他两句。李存浩放下碗筷便回了房里。留下婶婶自个生闷气。

    李宁亦见状也没说啥,匆匆吃完碗里的饭,就去找二弟。

    “我今天听人说了两道有趣的兵法题,二弟可有兴趣听听?”

    “大哥也对兵法有研究?”

    “不妨说来听听。”

    李存浩心情不好,百无聊赖,心想有人说说话也挺好。

    李宁亦随即将下午出给秦风凉的两道兵法题说给了二弟李存浩。

    “这也算兵法题?”

    李存浩对兵法的研究不深,只是因为考试会考,他才勉强看一点。但即使如此,他也能看出这两道题目甚是古怪,很难称的上是兵法题。

    “但那秦风凉不是就喜欢用古怪题目刁难学生吗?”李宁亦提醒道。

    “这题目与秦风凉有关?”李存浩问道。

    “无关,只是偶然听人说起,觉得对你应对西池书院的考试可能有帮助。”

    李存浩没再多想,他在纸上写写划划,试着解题。

    李宁亦则在书房里踱步,顺便翻翻桌案上的书。

    一盏茶的功夫,李存浩便给出了解答。

    ···

    几日后,西池书院在奉县的招生考试,在兵法大家秦风凉的主持下开考。

    考试的内容有经典、策言、文章、兵法四科。其中经典考的是儒家四书五经的内容。策言则是就某一社会问题阐述想法,但要避免对朝廷的抨击。文章则是考验学子的文采。兵法考的是行军布阵的战术。

    录取的规则是按四科的总分,只选拔每个县的前三名。但若有一科的得分不及格,也不能录取。

    秦风凉前三次任主考官的招生考试,之所以无一人考中,就是因为兵法不及格。

    李誉一家人都非常重视这次考试。考试的当日一家人备了马车,在知行学堂的考场外等候。

    考试结束后,从考场出来的考生无不唉声叹气,有的人还骂骂咧咧,问候秦风凉的列祖列宗。

    只有李存浩一言不发,面露古怪。

    他见到大哥李宁亦也来了,便叫他到一边叙话。

    “怎么样,考的还顺利吧?”李宁亦问他。

    “大哥你是不是贿赂考官了?”

    李存浩没有答他的话,直接了当的质问起他。

    “今日的兵法题,正是那晚大哥与我说的两道题目。”

    李宁亦知道瞒不住,便将那日在咸亨酒楼拜会秦风凉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大哥可知道这是作弊?”

    李存浩被气的不行,他宁可考不上,也不想靠作弊考中。

    “自然知道,但大哥不想你苦读十年,却做了秦风凉这恶煞刁难学生的牺牲品啊。”

    “你可知,这第二道兵法题,连秦风凉自己都解不出。可他竟拿来考学生,他就是故意要刁难考生啊。”

    李宁亦也有些激动,但他强压着声音,怕被周围人听到。

    “大哥知道你耿直,但好汉不吃眼前亏,明知道被人刁难,总要有对付的办法。”

    正说着,叔叔李誉出现在他们身后。兄弟俩的谈话他都已经听到。

    “秦风凉这号人不配做人师,二郎不必对此介怀。”李誉安抚道。

    “日后你若能入仕治国,会遇到更多比秦风凉更刁钻难缠的对手。朝堂之上风波诡谲,远比你想象的要复杂百倍。真正要匡扶天下,不只要有鸿鹄之志治世之才,还要有对付险恶歹人的雷霆手段。”

    “今日之事,便是生动的一课。”

    听完李誉意味深长的一席话,李存浩微微地颔首。他知道是自己过于单纯了,若不是大哥在背后帮他,今日怕是已经名落孙山。

    ···

    翌日,秦风凉让人整理考生的成绩和名单。那人回报,奉县今年的入学考试,仅有一人考中。

    有一人考中?那意味着此人解出了那道兵法题目。秦风凉暗自想着。

    “考生叫什么?”秦风凉问道。

    “李存浩。”

    “竟然也姓李,可有他家属亲朋的记录?”

    “其父李誉,是奉县县衙主簿。其兄李宁亦,是奉县县衙捕快…”

    只听砰的一声,秦风凉气的将手里的茶盏摔在地上。

    正在汇报的那人被吓了一跳。

    好你个李宁亦,算计到老夫头上了。秦风凉喃喃自语。

    他刚想说李存浩有作弊嫌疑,让人彻查。但忽而又想到这两道兵法题是从筵席上听来的,而且更重要的是其中一题他自己也解不出。

    秦风凉拿自己也不会解的题目来考学生,这事情如果传扬出去,便会使他颜面大损。

    他暗自思量了一会儿,慢慢平静下来。

    兵法本就是虚虚实实的艺术。这两兄弟年纪轻轻,就能设下这个请君入瓮局引他入套,也着实让他钦佩。

    奉县第一当之无愧。

    他决定不揭穿这两兄弟,将来在西池书院还有机会再切磋。